第25章 拜訪村正!
- 自駕游到大唐,物資每日刷新!
- 雅靈軒plus
- 2043字
- 2025-06-17 01:14:25
早上,剛剛醒來的小公主就在找西紅柿。
“殿下,西紅柿在這里,”貼身宮女青嵐,把西紅柿給小公主,小公主這才放心。
“嘻嘻~系阿娘噠~”
換上自己的小裙子,小公主抱著西紅柿出了寢殿。
長孫皇后和李麗質早早就在前殿了。
“阿娘~阿姐~”
“兕子的西紅柿還留著呢?”李麗質沒想到一晚上了小公主還抱著。
“嗯吶嗯吶~系給阿娘噠~”
看到小公主如此稀罕,長孫皇后這個老母親也不能要。
“丫頭,你寫信問問蕭然,還有沒有西紅柿,我們可以花錢買的。”
“我試試...”李麗質得想想怎么表達合適,直接說買感覺不太好。
“紅袖,拿本宮的紙筆來!”長孫皇后喊了一聲。
“是,殿下!”貼身宮女紅袖小跑離開。
準備好筆墨,李麗質提筆思索起來。
緊接著開始快速書寫。
【小郎君,展信舒顏!】
【時維入秋,天漸清肅,早晚風露已帶涼意。】
【伏惟珍重,添衣保暖,勿使秋寒侵及。】
【自君別后,轉瞬晨露初凝,憶及昨暮叨擾,君以珍味相款,至今感念。】
【兕子、梵音常于左右念叨君之溫厚,尤記君所饋贈,色澤妍麗,滋味酸甜,兕子視若珍寶,至今仍藏一枚于妝奩,從不離身。】
【憶昔兩次造訪,君以珍饈相款,廚藝之精妙,令人嘆為觀止。】
【蒙君傾蓋相交,盛情相待,銘感五內,愧無以為報。】
【今特備胡麻糕、梅花餅數品,雖非珍奇,聊表寸心。此物雖微,實含拳拳謝意,萬望小郎君勿辭!】
【順頌秋安,珍重萬千。】
【五娘,頓首!】
李麗質表達的很含蓄,把書信準備好,“玉舒,準備糕點,再準備些綾羅綢緞一起送去吧!”
“是殿下!”
......
蕭然習慣性早起,一邊遛狗,一邊隨便吃點東西。
餅干面包這些,湊合一下就好。
離開前,把山洞堵嚴實了。
帶上小黑,準備去張大郎兄妹家里。
剛剛走沒多遠,就看到三娘了,還是和之前一樣,抱著栲栳。
好像是都習慣了,只不過這一次沒有去地里撿粟穗。
朝著水潭而來,兄妹三人都知道蕭然在水潭附近,但是具體在哪里不知道。
也沒有問過蕭然,算是比較有邊界感。
看到蕭然,三娘小跑起來。
“汪汪汪!”小黑也跑了過去。
蕭然順便帶了些鈣奶餅干,“三娘,給你!”
“多謝小郎君!”三娘接過塑料袋。
能吃這樣的餅干,是之前的三娘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三娘話不多,屬于是蕭然問,就回答,蕭然不問就乖巧的跟著,從小丫頭走路蹦蹦跳跳的狀態來看,心情不錯。
拎著塑料袋,時不時的還摸摸小黑。
很快兩個人到了張大郎家院子門口。
張二丫在院子里面掃地,看到蕭然笑著出來,“小郎君!”
聽到動靜,張大郎也從屋子里面走出來,只是想到昨天晚上的事情,張大郎還有點不好意思。
“小郎君,屋里坐。”張大郎喊了一聲。
蕭然其實是想直接去辦事的,不想耽誤。
但是連門都不進去,又不合適。
蕭然在木凳上坐下,張二丫端出來吃的。
還是柿子,獼猴桃,栗子,這一次還多了松子。
這個點還沒有到吃早食的時間,兄妹幾個肯定沒有吃飯。
蕭然拿起松子嗑起來,“村正家里距離這里遠不遠?”
張大郎現在很尷尬,蕭然主動找話題。
“不遠,村正家在村子靠里的位置,走過去很快的,半炷香的時間吧!”張二丫倒是比較自然。
“二娘現在有其他事情嗎?”
張二丫搖搖頭,“沒,小郎君現在去嗎?”
“嗯,就說我是你遠方表哥,過不下去了,來投靠你們,之前在龜茲高昌那一帶流浪...”
張二丫點點頭,“好,我記住了!”
蕭然起身,“三娘,我們走!”
“小郎君稍等,我給村正阿翁準備點東西帶去。”張二丫拿起一個栲栳,應該是去裝東西。
張大郎連忙說道:“小郎君,我幫不上忙,我就不去了!”
“嗯,好!”
沒多久,張二丫抱著栲栳出來了,里面是柿子和獼猴桃,裝的滿滿的。
蕭然之前也想過準備東西去,但是感覺有賄賂的嫌疑,自己的東西在這個時代有點特殊。
主要是蕭然不熟,
張二丫準備點水果,不能算賄賂。
村正也算是張二丫的長輩,送點土特產不過分。
三人帶著薩摩耶出了院子。
想到蕭然以后和自己家走的更近了,張二丫心里很高興。
這個點很多人沒有出門,在自己家院子里面也看到蕭然和張家姐妹了。
很好奇蕭然的來歷。
“小郎君,前面就是了。”張二丫指了指。
村正家的石砌院墻在茅草屋群里格外顯眼,青瓦覆頂的正房比別家高出一頭,兩扇榆木大門擦得發亮。
剛好看到一個女子從另一邊走過來,差不多十八九歲模樣,
肩膀上扛著一架直轅犁,絲毫不影響走路的速度。
皮膚有點黑,少了幾分女子的柔美,多了幾分陽剛之氣。
“二娘,三娘...”張錦禾喊了一聲。
“阿姐!”張二丫喊了一聲,連忙走過去,“我找村正阿翁。”
“阿翁,怕是還沒有起,得等等...”張錦禾說話的時候,目光落在蕭然的身上,露出好奇之色。
“阿姐,這是我遠房表哥,蕭然!”張二丫介紹了一下。
“娘子好!”
“小郎君好!”
蕭然穿著打扮就是異于常人,但是很精神。
吸引張錦禾的,是三娘旁邊的薩摩耶,“好大的狗,真好看。”
“先進院子里面去,請!”張錦禾很客氣。
栲栳村的都是張姓,算是同宗,這樣客氣,其實也是疏遠。
蕭然幾人進入小院,院子不算大,卻拾掇得寸土不亂。
檐下掛著農具和曬干的草藥,架子上擺著幾盆野菊,磚縫里甚至插著束剛摘的扁豆花,雖無豪門氣派,卻透著精打細算的殷實,該有的生活物件樣樣不缺。
張錦禾把直轅犁放下,笑著說道:“小郎君,二娘,三娘屋里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