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朝廷內(nèi);
調(diào)兵的命令已經(jīng)發(fā)出幾日,眼下僅有黃得功一部進入了宣城。
劉良佐、劉澤清則按兵不動,馬世英也是急不可耐。
馬士英看到他們的奏報,一時之間氣笑了,這兩人按兵不動的理由如此荒唐可笑,這是把朝廷上的人都當成傻子了嗎?!
只見劉良佐奏報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雨天路途被毀,故行軍緩慢,難以抵達。”
而劉澤清的理由竟是因劉良佐不渡江,止在長江北岸,那他便也不好再去長江北岸。
如此一來,兩人便形成了你怪我,我怪你如此循環(huán),無懈可擊的怪圈。
他們竟視朝廷的命令如兒戲,朝廷危難之際,生死存亡之間卻還在長江北岸邊上如兩小兒辯日,阮大鋮心中腹誹了一番卻也毫無對策。
馬世英也對劉良佐、劉澤清的無賴耍滑無語至極,如今也只好再到朝上請示陛下的意思。
“陛下!”馬士英拱手說道:“臣以為,倒不如將那黃得功再調(diào)回太平府一帶進行防御;眼下當務之急,是阻擋左良玉這逆賊南下。劉良佐、劉澤清這二人的事,待到平定之后再秋后算賬!若是黃得功未能夠阻擋左良玉,我們也好有時間逃出南京京城,前往杭州城再做打算。”
面對如此情形,阮大鋮早已是急得滿頭大汗,也在一旁隨聲附議道。
“不可。”朱元璋皺著眉頭回道,“南京乃朝廷基業(yè)所在,一旦有失,那左良玉便是要翻了天了;一旦有失,那必將是國不將國。屆時我等再想要回來,更是難如登天!”
朱元璋沉思了一會便繼續(xù)說道:“馬愛卿,你以兵部的名義再行催促。若劉良佐還是如此這般執(zhí)迷不悟,違抗皇命,待日后平定了左良玉后,便下旨讓他們二人也別想再統(tǒng)領軍隊,往后就在大牢中茍活于世。若是他還能及時帶領軍隊,勤王護駕。將來平定左良玉之后,便可把揚州一帶,劃為他的轄區(qū),讓他好好管理。”
馬士英聞言,震驚極了!“陛下三思!揚州乃是江南重鎮(zhèn),稅收糧賦數(shù)不勝數(shù)。若是將揚州劃為了劉良佐的轄區(qū),恐怕日后他會更加驕橫跋扈,目無王法。”
“況且,揚州離京師不過百里。這一驕藩隨時便可兵臨南京。若讓其壯大發(fā)展起來,必是比左良玉還更加麻煩,更難處理呀!”
朱元璋此刻也顧不得這么多了,眼下必須要讓劉良佐、劉澤清按照他的計劃抵達指定位置。
但朱元璋知道,僅憑這恐怕還是不夠讓劉良佐乖乖聽旨南下。
“馬愛卿,你覺得劉良佐會聽命朝廷的安排嗎?”
“陛下,這...恕臣無知。且這旨意,該派何人前去宣令才合適呢?”
朱元璋微微一笑,說道:“我看詔獄之中便有一人非常合適。”
馬士英一愣,心中想到一人,難道是太監(jiān)盧九德?
但他也不敢出聲,只是直視著朱元璋。
朱元璋也知道馬士英的心思,無非就是怕盧九德東山再起;
朱元璋笑著說道:“盧九德原本就是劉良佐的頂頭上司,若派他選去選取朝廷的這封旨意,必定事半功倍。”
馬士英仍然對那盧九德心有芥蒂,但是眼下軍情緊急,他也深知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比盧九德更好的選擇了,但仍然有一個問題需要考慮,馬士英說道:“陛下,那盧九德幾天前才下的詔獄,如今又要啟用,難免他會心生怨意,若是他到了劉良佐軍前不僅不宣讀圣上的意思,反而又從中挑唆。豈不耽誤了大事?到時便想守住京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馬愛卿實在是多慮了。你別忘了,這盧九德歸根到底也只是一個太監(jiān)。”
阮大鋮在一旁順勢說道:“若是南京城破,陛下受辱!那盧九德沒了權(quán)勢,也只有淪為一個廢人的下場;我瞧這盧九德也還算個聰明之人,他應當知曉這種道理。再加上此番朝廷恩威并施,那劉良佐也不敢再陽奉陰違,若是他再按兵不動,朝廷可調(diào)高杰之兵馬,南下壓迫此二人。到那時候,他們便是不想下,也得南下!”
阮大鋮一席話,算是定海神針,徹底讓朱元璋和馬士英放下心來。
接著,朱元璋便立刻下詔:著盧九德戴罪立功,立刻前往劉良佐處宣旨。
接著,幾人便走到一處沙盤前,開始指點江山起來。
第一個重要的關(guān)鍵地點便是京師門戶,太平府。
太平府西臨長江,自南向北分別有著青山,黃梅山和白馬山等幾座山峰。
而太平府城,就正好是處于這長江和這眾多座山峰之間,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是前往南京的必經(jīng)之路。
“陛下,若劉良佐能夠及時到達太平府進行布防,在這狹窄的通道中便可以少敵多。”
馬士英指著地圖上的太平府說道:
“雖然劉良佐的兵馬不過四萬,而那左良玉擁兵二十萬;卻想必也對劉良佐無可奈何。等到雙方相持日久,朝廷再命領黃得功部從宣城殺出,直擊左良玉兵馬后方,一來可包圍住左良玉,二來可逆流而上,直上武昌,端了左良玉的大本營,屆時他們兵軍心必然大亂。再讓劉良佐和黃得功前后夾擊,劉澤清率師渡江,令左良玉三面受敵,屆時他們進不得退不得,只有必敗而已!”
朱元璋聽子,卻是不得不在心里慶幸:
多虧左良玉會在九江病死,不然憑他怎么可能識不出此等陰謀小計!
可惜他的兒子左夢庚,既沒有勇,也無謀;根本堪當不起這20萬大軍的統(tǒng)帥;
更何況,在那夢境之中,清軍南下之時,這左夢庚便率著20萬大軍不戰(zhàn)而降。
我大明耗費無數(shù)錢財豢養(yǎng)的軍隊竟成了捅向自己的尖刀。
朱元璋心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一定要送左夢庚和左良玉他們一家團圓;只不過,那時一定是要讓那左夢庚東一塊西一塊,北一塊南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