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白岳的指點
- 天生大反賊:招安是不可能招安的
- 醉貓笑俠
- 2023字
- 2025-07-02 07:06:00
白岳寨后山的懸崖邊,場景一時有些許的沉默。
也不知道是不是彭舉人一番話語,成功的讓對方同樣感同身受破防了還是怎么回事,那道身影半天沒有說話。
“你……你還在嗎?”
就在雙方的沉默中,彭舉人終于忍受不住這種煎熬,開口詢問道。
“自然是在的!”
沙啞的聲音繼續響起,但卻是一副不想和他們說話的樣子。
“那你為什么不說話?”
彭舉人情緒有點失控,你這個時候跑過來,難道就是為了陪我們吹風的嗎?
對于來人的身份,彭舉人其實也有所猜測。
畢竟,這座山寨原本是誰的,后來又是怎么易得主,他們可都是旁觀者,要說今天那個明顯表情不對的前寨主沒有想法,狗都不信。
就算是狗不信,彭舉人也信。
“因為我本想著給二位講一個故事,但是彭舉人現在的狀態,似乎并不需要這個故事。”
來人還是慢條斯理的說著話,卻在暗處不由得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怪不得陳大頭領在他過來之前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要和這些地主老爺們耍小聰明,否則不知道什么地方就會被他們繞進去了。
沒想到自己都沒怎么說話,差點讓這家伙用家族和祖宗忽悠的產生共情。
啊呸,他一個近乎死了全家,就靠著自己一個光棍漢落草為寇養活幾個孩子的鰥夫,要不是因為跟著陳大頭領造了反,有什么資格和老爺共情?
就你特么也配姓趙?
“既如此,我似乎也不知道該說點什么了!”
雖然如此,但是陳大頭領安排的任務還是要完成的,躲在暗處的白岳繼續壓低著嗓子,故作深沉。
“閣下此言何意?”
彭舉人只覺得此人說話如同兒戲。
不是,什么叫你也不知道該說什么?
這深更半夜的,你一個白岳寨的前任大當家,偷偷摸摸的前來見我們,難道不是因為咽不下心中這口氣,所以偷偷過來放了我們,給陳石那魔王添堵嗎?
難不成你們一幫盜匪,竟然也有圣賢書中所說的三代先王那樣擇賢者禪讓的覺悟?
天可憐見,這是什么魔幻的世道,俺們讀書人自己都不信的故事而已,你們土匪竟然當做行動指南?
“就是字面意思,本來我只不過是不愿看到二位和故事中人一個下場,所以才冒點風險。”
“既然二位死意已決,那多說也無益處,不如留待有用之身,見證二位的英雄佳話,也好流傳后來人,樹個榜樣!”
“正好,我這個藏頭露尾之輩,最是欽佩二位這樣鐵骨錚錚,絕不與賊人虛與委蛇的英雄好漢。”
如果白岳有他心通,能夠知道彭舉人心中所想,一定唾他一臉,然后轉身就走。
聽聽說的那叫人話嗎?我至于為了一個朝不保夕的土匪頭子位置,去和明顯實力存在著斷層式差距的陳石玩命?
土匪的命就不是命了嗎?你們這些老爺能不能當個人?
不過此時我為刀俎人為魚肉,白岳也沒心思去和他們置氣。
因為老爺們比他們更著急。
“別走……兄弟,別走!什么故事,你說??!”
彭舉人看著黑暗中緩緩后退的陰影,趕緊出口挽留。
雖然自己判斷失誤,這慫貨不敢和陳石搞內訌,但是這幫人內部只要有矛盾就好,說不定可以成為自己逃離的契機。
就算是不行,等將來回去后也可以為縣衙剿滅陳石提供情報啊,匪巢內部矛盾要是用好了,比軍隊還有用。
白岳停住腳步,也不再和彭舉人二人打嘴仗,直接說出了王老爺遺孀遺孤被殺死的故事。
時間緊迫,白岳也不了解內情,自然不可能說的很詳細,所以沒幾句話就講完了。
就這簡單的幾句話,彭舉人和趙老爺便開始破防。
他們之所以不懼生死,唯一的倚仗就是家族的存在,家族會為他們料理好后事。
但是,如果死后是讓別人睡你的婆娘打你的娃,這種結果無論如何二人都無法接受啊。
誰也不敢保證,宋押司和官府會不會對自己的家財感興趣,尤其是彭舉人,他家的田畝數量和質量可比王有財家多多了。
而且,白岳還殺人誅心的添了一句。
“二位放心,我們這幫土匪也不是不講道理的,等二位死后我會向大當家的求情,讓二位可以歸葬祖墳,并讓二位家族知道你們的忠貞和堅持!”
我們要忠貞和堅持有個屁用?。?
彭舉人和趙老爺心中崩潰,恨不得大聲罵出來。
“兄弟別走,別走,咱們有話好商量,好商量的。還請兄弟指點一條明路??!”
白岳心中剛剛冷笑一聲,暗想你們這些老爺們也不過如此,只不過是拿著家人嚇唬……
只是幸災樂禍剛開始,白岳不由得想到自己的情況,頓時感覺笑話他們也沒什么意思了。
“我們大當家的性格你們也清楚了,那就是個吃硬不吃軟的主兒,而且他的要求其實也不高啊,不就是些軍械、糧食之類的嘛。”
“我知道那是你們大半家財,但是人死了縱有萬貫家財也是別人的,而且這些東西你們和縣衙接觸接觸,也不是不可以便宜么,畢竟二位這次也算是為縣衙辦事,難道縣尊就沒有一點補償?”
“下次你們家人前來談的時候,你們可以……”
夜風徐徐吹動,白岳的聲音也漸漸不可見。
-----------------
“包縣尉,這就是你為朝廷帶出來的縣兵嗎?”
縣尊并不知道此時正有不少人在為他操碎了心,反而正對著縣里的三把手縣尉大發雷霆。
雖然按照常理來說,縣令、縣丞、縣尉所謂的“縣中三官”都是由朝廷任命,雖然以縣令為首,但是好歹也要給縣尉面子。
但是大周三百年文華錦繡,文官的地位大大提高,這些武夫也不怎么敢在文官老爺面前放肆。
也就是在邊遠的定州,要是在中州那些文華鼎盛的地方,縣令當眾扒了縣尉的官袍也是有的,反正州郡和吏部的那些同年會為他補上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