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重鑄軍魂
- 三國:七星照我舊征袍
- 寒玉孤鴻
- 2118字
- 2025-06-12 20:09:06
那些平日里確實疏于治軍,或是對手下士卒管束不嚴的將校們,此刻更是面如土色,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只覺得曹操那銳利的目光,仿佛正盯著自己一般。
曹昂站在父親身后,亦被父親這突如其來的雷霆之怒所震懾。
他從未見過父親在如此眾多的將士面前,發過這般大的火氣,但他心中卻也明白,父親所言,句句屬實。
今日這軍容,確實有些……不堪入目。
曹操深吸一口氣,語氣稍緩,卻依舊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孤知道,爾等之中,有不少人是新募之兵,未經戰陣,亦有不少人,是久歷沙場的老卒,曾為孤立下過汗馬功勞?!?
“但戰場之上,敵人不會因為你是新兵而手下留情,更不會因為你曾有功勞而放你一馬!”
“一支沒有鐵的紀律、沒有旺盛士氣的軍隊,便是一盤散沙!便是一群烏合之眾!上了戰場,便是任人宰割的魚肉!”
“孤今日,便在此宣布!”
曹操的聲音陡然提高,“自即日起,我兗州全軍上下,必須雷厲風行,整頓軍紀!嚴明賞罰!”
“有功者,無論是誰,哪怕只是一個尋常小卒,只要奮勇殺敵,恪盡職守,孤必不吝封賞!金銀布帛,田宅官爵,只要孤拿得出來,絕不吝嗇!”
“但——”
曹操話鋒一轉,眼中寒光一閃,“若有違反軍紀,臨陣退縮,懈怠操練,玩忽職守者,無論其職位高低,無論其與孤有何淵源,亦無論其曾立下何等功勞,孤必將一一軍法從事,絕不姑息!無論是誰,概莫能外!”
“軍法如山!言出必行!”
這八個字,如同八柄重錘,狠狠地砸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曹操的目光,如同銳利的鷹隼一般,緩緩掃過臺下那些將領的面龐,尤其是在幾位平日里略顯散漫的宗室將領臉上一掠而過,那眼神之中,帶著一絲冰冷的警告。
臺下,一片死寂。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沉默之中,忽聽得“噗通”一聲,卻是站在將領隊列前列的曹洪,猛地單膝跪倒在地!
他面色肅然,抱拳于胸,對著高臺之上的曹操,朗聲應道,其聲洪亮,傳遍整個校場:
“主公將令如山!末將曹洪,謹遵主公將令!自當以身作則,嚴束部下,若有違犯,甘受軍法!”
曹洪乃是曹操的從弟,亦是軍中宿將,素有威望。他這一帶頭表態,便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一塊巨石,立刻激起了層層漣漪。
緊隨其后,一眾曹氏、夏侯氏的宗親將領,亦是紛紛單膝跪地,齊聲應道:“末將等謹遵主公將令!愿為主公效死!”
他們的表態,如同燎原的星火,迅速帶動了其后那些中下級的軍官。
一時間,校場之上,跪倒一片,請命之聲,此起彼伏,匯聚成一股震人心魄的洪流:
“謹遵主公將令!愿為主公效死!”
曹操在高臺上,迎著獵獵作響的旌旗,目光望向遠方,眼神深邃,嘴角不自覺地勾起一絲弧度。
他深吸一口氣,聽著那山呼海嘯般的應諾之聲,胸中一股熱流激蕩,仿佛有千軍萬馬在奔騰。
“但這,僅僅是個開始……”
待校場之上眾將士的請命之聲稍歇,曹操微微抬手,示意眾人起身。
他的目光掃過隊列前方的各級將校,聲音復又變得清晰有力,繼續下達具體的整軍指令:
“諸位將軍、校尉、司馬、都伯!孤今日既言整頓軍紀,嚴明賞罰,便絕非空談!自即刻起,全軍上下,立刻展開甄別整肅!”
“其一?!?
曹操伸出一指,語氣果決,“凡軍中士卒,年老體弱,不堪驅馳者,或久病纏身,難以痊愈,已無再戰之力者,或平日操練懈怠,屢教不改,朽木不可雕者,此三類人,一律清退出伍!”
“由各營主將負責統計名冊,上報兵曹,核實無誤后,發放遣散之費,令其或歸鄉安家,或轉入屯田,自食其力,不得再濫竽充數,耗我軍糧!”
“其二?!?
曹操又伸出第二指,眼中寒光一閃,“凡軍中將校,若有平日疏于治軍,縱容部下,致使軍紀渙散,或克扣軍餉,魚肉士卒,貪贓枉法者,或臨陣怯懦,指揮失當,貽誤戰機者,此三類人,一經查實,輕則降職免官,重則依律論罪,絕不姑息!”
“其三?!?
曹操目光炯炯,掃視著那些年輕的軍官,“凡軍中青壯,驍勇善戰,武藝出眾,或通曉兵法,頗有謀略者,或忠勇可嘉,恪盡職守,堪為表率者,此三類人,各營主將當悉心察訪,登記在冊,孤將親自考校,擇優擢升!”
“不拘出身,不問資歷,唯才是舉!有能者上,無能者下!”
一連三道指令,堂下將校聽得心頭皆是一凜。
“此事,便由子廉你來總領,各營主將務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誤!限期十日,孤要看到成效!”曹操的目光最后落在曹洪身上。
曹洪聞言,精神一振,當即出列,抱拳領命:“末將遵命!定不負主公所托!”
閱兵訓話之后,曹操并未立刻返回府中,而是直接下令,將議事地點,從那肅穆的議事廳,移至了各個軍營之中。
各軍營之內,原本的操練之聲,漸漸被各種紛雜的聲響所取代。
有負責甄別的兵曹吏員,手持名冊,在各營主將的陪同下,逐隊逐列地進行查驗。
他們目光仔細打量著每一個士卒的體格,神情,不時地詢問幾句,或是令其演練幾招武藝。
一時間,營中眾生百態,盡顯無疑。
那些確實年老體衰,或是身有舊疾的老兵,在聽到清退的命令后,有的默然無語,眼神中充滿了失落與不舍。
他們中的許多人,自黃巾之亂起便追隨曹操,南征北戰,戎馬半生,早已將這軍營視作了自己的家,如今要離開這熟悉的袍澤,解甲歸田,心中自是百般滋味。
一些性情剛烈的老卒,更是忍不住老淚縱橫,拉著自家都伯的手,哽咽道:“將軍,某還能戰!某還能為主公效死啊!莫要趕某走……”
那場景,著實令人心酸。
對于這些老兵,負責的將校倒也并非全無情面,大多會好言勸慰,并確保其遣散費用足額發放,也算是給了他們最后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