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的深夜,麥城主將府內,眾人圍坐在火爐旁,趙雷冷聲嘆息:“西川千里迢迢,救兵又難以及時到達,我們不能在此孤城中等死啊!”
眾人聞言,皆沉聲以對。
燭火搖曳的上庸府衙內,廖樺渾身是血的闖入府衙內:“二位將軍!”
劉峰和蒙達見狀起身看向廖樺:“廖將軍!”
廖樺拱手,急躁地向劉峰和蒙達訴說著錢羽的處境:“二位將軍,錢將軍兵敗,現困于麥城,萬分危急,蜀中援兵不能旦夕就到。錢將軍特命我冒死突圍前來求救。倘若稍有遲延,錢將軍必陷于敵手。”
劉峰和蒙達對視一眼,他在蒙達的示意下看向廖樺:“請廖將軍先到驛館歇息,容我與蒙將軍稍作商議。”
廖樺見此無奈搖頭:“望二位將軍速作安排。”說完便轉身離去。
第三日,麥城主將府內,周昌為錢羽包扎右手臂的傷口,錢羽詢問:“上庸救兵今日應該到達,為何不見動靜?趙都督!”
一旁正在洗臉的趙雷應聲:“在!”
錢羽看向他:“城中糧草怎樣?”
趙雷搖頭:“城中無糧啊!”
“那士卒怎樣?”
周昌停下手上的動作:“總計只有五六百人,而且……多半帶傷。”
而此時的上庸城府衙內,蒙達將酒樽重重頓在案上:“將軍以秦王為兄,以錢將軍為叔,恐怕錢將軍未必以將軍為侄吧!”
劉峰放下手中酒杯,伸手指向蒙達:“將軍何出此言?”
蒙達冷笑一聲:“聽人說當年漢中王帶秦王入川時,收將軍為義子時,錢將軍就頗為不悅。”他拿起手中酒杯一飲而盡,“后來漢中王登位,欲立將軍為后嗣,問諸葛均,諸葛均說:‘此乃家事,可問錢、孫。’漢中王便派人到荊州去問錢羽!”
“他怎回答?”劉峰放下手中的酒杯,一臉嚴肅的看向蒙達。
“錢羽說,將軍乃螟蛉之子,切不可立。”蒙達饒有意味的看向劉峰,“錢羽還勸漢中王,將公子遠置于上庸,這座偏僻山城,以絕后患。”
劉峰手指捏得發白,酒水從指縫中滲出:“哼!當真是豈有此理!錢羽欺我太甚!”
“千真萬確!”蒙達湊近低語,“如今他困守麥城,正是天意,我們只需按兵不動即可……”
窗外,廖樺焦急踱步的身影被月光拉得很長。
麥城主將府內,錢羽將龍吟槍橫放膝上,槍尖血跡未干。親兵急促的腳步聲打破此時的沉寂:
“錢將軍!”
錢羽欣喜的看向親兵:“哦!救兵到了?”
親兵搖頭:“救兵未到,是東吳長使諸葛錦來見將軍。”
錢羽思慮片刻:“諸葛錦!請!”他右臂傷口滲出的血,已浸透三層繃帶。
親兵拱手:“是,有請諸葛錦!”
諸葛錦大步入內,目光掃過空蕩的糧倉:“錢將軍!”
錢羽抬頭看向諸葛錦:“此刻,你為何而來?”
諸葛錦玩味的看向錢羽:“錦奉吳侯之命,特來勸諭將軍。”
錢羽冷哼一聲:“坐。”手指指向一旁的座位。
諸葛錦緩步走向案桌:“自古道,識時務者為俊杰,當今時務,將軍想必盡知。”
“你說說,當今時務如何?”錢羽聞言輕笑。
“當今將軍所統轄的荊州九郡皆已屬于他人,只剩下這區區一座孤城。”諸葛錦看向錢羽,臉上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意,“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危在旦夕,將軍的處境令人擔憂啊!”
“以足下之見,又當如何?”錢羽輕笑幾聲。
“將軍,吳侯乃英明之主,德才均不下于東方傲,早晚必成大業,吳侯對將軍素懷景仰,將軍乃明事達理之人,何不趁麥城未破之際,歸順吳侯?”諸葛錦緩步上前,直視錢羽的眼神,“如此,將軍既能重振荊襄,又可保全家眷,望將軍深思!”
“住口!”錢羽突然起身,手中的龍吟槍震地有聲:“孫博虎賊子,怎能與我兄漢中王相提并論!”
“我乃吳郡一武夫,蒙我主以兄弟相待,桃園結義已有五年,情同手足,從不相疑。”錢羽怒目看向諸葛錦,“漢中王委我以大任,義重如山,我堂堂丈夫,焉能背義投敵?”
他快步走到門口,伸手指向城樓處:“城若破,猶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死,名可垂于竹帛也,又何懼哉!”
諸葛錦被這聲怒喝聲震退兩步,臉上滿是驚愕之色。
他趕忙上前勸阻:“將軍!”
錢羽擺手:“休要多言!”
諸葛錦想要再次相勸:“將軍!”
錢羽背過身去:“請你速去!我誓與孫博虎決一死戰!”
“將軍,吳侯確是一片好心,愿與將軍結秦晉之好,同力破袁,共扶漢室,別無他意,將軍何必如此執迷!”
一旁的關杰將佩刀架在諸葛錦頸間:“住口!不許毀謗錢將軍。”
諸葛錦趕忙求饒:“錢將軍!錢將軍!”
錢羽背身而立:“住手。”他望向蜀中方向,“諸葛錦之弟,諸葛均現在蜀中輔佐漢中王,殺了他,豈不傷了先生之心,退下。”
關杰識趣的退下去。
諸葛錦趕忙上前:“將軍,將軍。”
“休再多言,來人,將他轟出城去!”錢羽看向一旁的親兵。
“這這這……”
親兵上前示意諸葛錦:“請!”
夜風穿過破敗的城垛,發出嗚咽般的聲響。皎潔的月光灑在錢羽身上,他輕輕撫摸著龍吟槍上的蟠龍紋:
“趙雷,還有多少箭矢?”
“不足千支,恐不足以應對吳軍的下一次進攻了。”趙雷聲音嘶啞,“但每人還能分得三支毒箭。”
周昌突然跪下:“將軍!還請將軍準許末將率領死士夜襲吳營!”
錢羽扶起愛將,龍吟槍在月光下泛起血色:“暫時走一步算一步吧,還不知道明天是否有援兵到來……”
月光如潮水般,自深邃的天空中傾瀉而下,映照在每一個士卒那帶傷的身軀上。偶爾幾顆流星劃過,為那些士卒增添一些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