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小小的“洞天福地”
- 猩紅吞噬:開局煉成弒神母菌
- 車輪要打氣
- 2793字
- 2025-06-22 00:05:00
滴乳石洞內,時間仿佛被菌髓液粘稠的滴答聲拉長。林墨的菌體盤踞在鐘乳石洞深處最干燥的巖臺上,體表暗鐵色的菌鐵鍍層在潭水氤氳的乳白微光下流轉著內斂的冷澤。
所有的波動都會被時間抹平。
等一切歸于平靜后,林墨利用這段平靜的時間,開始慢慢梳理自己占領的滴乳石洞。此刻,他不再是初入此地時重傷蟄伏的傷者,而是這片新生“福地”冷靜的規劃者與掌控者。
升級菌脈流水線,優化菌毯模式,實現滴乳石洞的菌髓液流程高效運轉!
共享視野中,洞頂幾根最為粗壯的鐘乳石筍根部,被一層致密的、散發著灰白微光的特化菌毯牢牢包裹。這層菌毯不同于地面覆蓋的普通菌絲網絡,其結構更加精密,表面布滿細小的蜂窩狀孔洞和螺旋狀的引導紋路,如同生物版的精密濾網與泵送系統。
“滴答…”又一滴飽滿的乳白色原生菌髓液,從石筍尖端滲出,墜落在下方的特化菌毯上。
奇妙的一幕發生了!
液滴并未直接滑落,而是如同被無形的力量牽引,瞬間被菌毯表面的蜂窩孔洞吸入。在菌毯內部復雜的生物管道中穿行,分解酶高效工作,剝離其中微量的惰性礦物雜質和共生孢子殘骸。短短數息,當這滴液體從菌毯底部特定的“輸出口”重新滲出時,它變得更加清澈、純粹,散發出的生命源能波動也更加凝練柔和!提純完成!
緊接著,幾條相對粗壯、中空且內壁強化過的輸送菌絲(導管型)如同活體的管道,精準地接住了這滴提純后的菌髓液。這些菌絲導管并非簡單直線,而是如同精密的電路,在洞壁和地面菌毯網絡中蜿蜒分布,最終匯入幾個被安置在潭邊、由堅韌菌絲編織加固的儲藏菌孢中。
整個過程無聲、高效、循環往復。原生菌髓液滴落、菌毯富集提純、導管輸送、菌孢儲存。一條完整的、自給自足的生物生產線已然成型!
【系統提示:菌髓液富集區優化完成!】
【富集效率提升!菌髓液純度(微量)→(低階)!】
【導管網絡布局優化!輸送效率+15%!】
【當前日產量:19.5單位→ 25單位!】
【菌髓液總儲量:420單位(持續增長中)】
冰冷的系統數據映照著肉眼可見的成果。林墨的核心意識掃過儲藏菌孢中蕩漾的乳白液體,一種踏實而滿足的“豐收”感油然而生。這是他用命搏殺、精心經營換來的根基!有了穩定的菌髓液供應,枯萎度的修復、污染的壓制、乃至未來的進化,都有了堅實的保障。
正當林墨沉浸在資源增長的愉悅中,洞口菌絲哨兵傳來輕微震動警報!共享視野瞬間切換!林墨“視線”掃到洞口處,那具被半嵌入巖壁、覆蓋著暗紫色蕈傘的蕈蟒骸骨,如同沉默的守護者,散發著混合了死亡、精英妖獸威壓以及林墨菌類意志的無形力場。
就在這時,一只體長近米、渾身覆蓋著滑膩青黑色鱗片、散發著煉氣一層氣息的小小淺淵蜥蜴,沿著潮濕的巖壁,鬼鬼祟祟地爬到了滴乳石洞的入口附近。它猩紅的小眼睛貪婪地盯著洞內菌髓液潭散發的生命微光,細長的舌頭快速吞吐著,捕捉著空氣中那誘人的芬芳,顯然是被這濃郁的氣息吸引而來。
“嘶嘶…”它發出一聲低鳴,小心翼翼地靠近洞口,粗短的四肢在濕滑的地面上挪動,距離那豎立在洞口內側、嵌入巖壁的龐然大物——蕈蟒骸骨,越來越近!
然而,就在它的前爪剛剛踏入洞口陰影范圍的剎那——
嗡!一股冰冷、死寂、帶著強烈掠食者威壓和濃重死亡氣息的無形沖擊波,猛地從蕈蟒那灰敗的猩紅豎瞳中擴散開來!那覆蓋著暗紫色蕈傘的猙獰蟒頭,空洞的猩紅豎瞳仿佛活了過來!一股混合著低階精英妖獸殘留的死亡威壓、林墨菌類意志的冰冷警告、以及骸骨本身散發的濃烈煞氣,如同無形的重錘,狠狠砸在淺淵蜥蜴那脆弱的精神感知上!
“嘰——!”淺淵腐沼蜥蜴發出一聲短促尖銳到變形的驚叫!全身鱗片瞬間炸起!猩紅的小眼睛中充滿了無法言喻的恐懼,仿佛看到了天敵降臨!它那點微不足道的貪婪瞬間被碾碎,只剩下源自本能的、最強烈的逃命欲望!
沒有任何猶豫!淺淵蜥蜴猛地扭轉身軀,四爪在濕滑的巖壁上瘋狂刨抓,甚至因為用力過猛而打滑翻滾了一下,然后以比來時快數倍的速度,頭也不回地朝著遠離洞口的方向倉皇逃竄,眨眼間就消失在菌洞的陰影里,只留下一道狼狽的濕痕和空氣中淡淡的腥臊恐懼氣息。
洞內,林墨的感知清晰地捕捉到了這一幕。骸骨威懾裝置,效果顯著!
“威懾煉氣三層以下…夠了。”林墨的意念冷靜評估。對于目前階段可能騷擾洞府的低階妖獸和不開眼的小型菌獸,這具精英妖獸的骸骨足以形成強大的精神威懾屏障,為他節省大量精力。但想到深淵礦道深處那股帶著金屬摩擦嘶鳴的復仇意念,這骸骨的威懾就顯得蒼白無力了。
“骸骨終究是死物…威懾力有其上限。需要更強大的守護力量,或者…更堅固的堡壘。”這個念頭在林墨核心深處盤旋。
林墨的“目光”從洞口收回,他的注意力落在了菌髓液潭邊緣、靠近洞壁的一小塊區域。這里的地面菌毯被他刻意加厚、改造,形成了一塊約莫半平方米大小的微型“苗床”。這里土壤濕潤,富含礦質,也是絕佳的培育點。
苗床的菌毯不再是灰白色,而是呈現出一種溫潤的、帶著生命綠意的光澤。幾株極其幼小的、呈現出半透明嫩綠色的幼苗,正怯生生地從菌毯中探出頭來。它們的葉片如同最纖薄的翡翠,脈絡中隱隱流淌著極其微弱的藍綠色熒光,與磷光苔的光澤有幾分相似,卻更加內斂溫和。
這正是林墨利用之前收集的磷光苔殘片和微量菌髓液精華,嘗試培育的新作物——熒光薯!這是林墨從之前磷光苔田中無意注意到順便采集到的幾顆極其微小的「熒光薯」塊莖碎片。這些碎片被林墨輕柔地埋入菌毯下的沃土中,現在已經冒出了嫩芽了。
菌毯的菌絲如同最溫柔的保姆,小心地纏繞、托扶著這些脆弱的幼苗。菌絲末端持續分泌出溫和的生命能量和微量提純的礦物養分,精準地輸送到幼苗的根部。同時,菌毯本身也在緩慢吸收著洞內游離的微弱靈氣和菌髓液潭散逸的源能,轉化為幼苗可吸收的養分。
這是一個小型的、菌毯供能的生態循環培育系統!
【熒光薯幼苗培育中…】
【培育基質:菌毯(特化營養型)】
【能量供應:菌毯吸收環境游離能量+微量菌髓液(0.1單位/日)】
【生長狀態:良好】
【預計成熟周期:15天】
【預估產出:熒光薯塊莖(富含微弱凈化能量及生命源質,可食用/藥用)】
雖然距離成熟還很遙遠,產量也注定不高,但這代表著林墨在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從單純的資源采集和掠奪,走向了可持續的生態培育!熒光薯一旦成熟,不僅可以作為修復自身的高效補充,更可能在未來成為與外界(尤其是人類)交易的重要籌碼!
洞內一片寧靜祥和。菌髓液滴落、富集、儲存的“滴答”聲和菌絲導管內液體流動的微弱“汩汩”聲,交織成一首生命的樂章。新生的熒光薯幼苗在菌毯的呵護下,努力伸展著稚嫩的葉片。洞口,蕈蟒的骸骨無聲地守護著這片小小的“洞天福地”。
林墨的菌體在巖臺上微微起伏,汲取著空氣中濃郁的、令人安心的生命源能氣息,緩慢而堅定地修復著根基,補充著大戰的消耗。枯萎度在菌髓液的滋養下穩步回落。左菌絲群上的猩紅紋路,在充足生命能量的安撫和沉靈鐵精粹的壓制下,搏動也變得相對平穩。
【枯萎度:76.5%→ 76.3%(持續修復中)】
【污染指數:8.87%(保持穩定,猩紅紋路搏動頻率降低)】
洞內,菌髓液依舊滴答,熒光薯苗依舊嫩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