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大明海軍首戰
- 大明:大孫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一杯冰美式
- 2173字
- 2025-07-22 11:19:31
騎士掉轉馬頭去了都指揮使司。
藍破虜、吳楨這些武將,早就在廣場等著了。
但這次宣的不是圣旨,而是皇太孫的懿旨。
旨意讀完,這些武將們臉都漲紅了,齊聲高喊。
“臣等,定不負殿下重望!”
吳楨在指揮所大廳一拍桌子,大聲呵道。
“總算等到這天了!”
“南海的??芴焯鞊屔檀轮恢焊鄄蛔屵^,這口氣老子忍夠了!”
底下將領吼成一片。
“干他娘的!”
“殺!”
吳楨壓了壓手,沉聲道。
“這是南海水軍的頭一仗,這場仗關系到了太孫殿下的臉面,交趾越重要,盯著的人也就越多,所以咱們只能贏,不能輸!”
“都明白吧?!”
眾人臉色一肅,齊呼道。
“明白!”
吳楨猛地拔劍。
“咱有好火器、有硬骨頭兵,要是打敗了,我第一個提頭回應天!”
“我藍破虜也提頭!”
“我于正信提頭!”
……
將領們的吼聲,震得房梁直顫!
吳楨揮劍大吼。
“給我打出威風!”
“讓他們海盜知道,咱大明的海域里,敢挑釁的只有死路一條!”
“殺!殺!殺!”
吼聲剛落,將領們唰地起身披甲,刀槍出鞘的寒光映得大廳發亮。
他們個個腳步生風的向外走去,鐵甲摩擦聲里全是殺氣!
……
大明的市舶司大門一鎖,就像給海岸線拉上了防盜鐵閘。
可朝貢體系那扇窗縫里,還是漏出了金光閃閃的誘惑。
東南沿海的走私船跟雨后春筍似的冒了出來,商人們揣著滿兜銀子,把朝廷禁令當耳旁風。
為啥后來開海難如登天?
因為等海商跟朝廷高官們勾肩搭背,同氣連枝時,那利益鏈簡直比鐵鏈還結實!
好在現在動手還來得及。
交趾港是海路進大明的唯一通道,眼下南疆海面密密麻麻全是商船,跟下餃子似的。
跑南海航線的商船都清楚,進大明海域就得踩刀尖。
近海的海盜都跟蒼蠅似的盯著,撞上了就得被扒層皮。
不過這些海盜也懂規矩,只要錢不要命,畢竟殺人容易捅馬蜂窩,真把明軍招來就得蹲海底喂魚了。
可就算海路跟龍潭似的,外邦商船還是擠破頭往里鉆,畢竟風浪越大,魚越貴!
從交趾港倒騰點絲綢茶葉,回國能賺七八倍差價,換誰都得扛著風險沖!
這天晴空萬里。
兩艘從馬六甲晃悠來的暹羅、古里商船剛駛入大明海域,船員就跟撞見鬼似的尖叫了起來。
只見左右突然殺出幾艘快船,海盜們光著膀子在船頭蹦跶,活像見了肥肉的鬣狗。
商船隊正準備上演速度與激情,海面就突然炸開了鍋!
轟!
轟!
轟!
猛然間,海平面上傳來了巨大的轟鳴聲。
“我滴個乖乖!那是啥?”
海盜們望著飄來的紅龍旗,眼珠子差點掉海里。
三發虎蹲炮跟長了眼睛似的,一炮就把海盜船砸成了木渣渣!
“他們瘋了吧!這兒還有商船呢,怎么敢開炮?”
“你才瘋了!趕緊跑!明軍敢這么打,肯定有把握不傷著商船!”
“我的天!明軍戰斗力都這么猛了?”
“別慌!上去試試!”
海盜頭子大吼一聲,穩住了局面。
這群海盜明顯不是福廣兩地的漢人團伙,而是南蠻諸島的勢力,偏有人頭鐵想跟大明海軍硬剛。
可他們剛湊上前,迎接的就是呼嘯而來的虎蹲炮!
大明寶船和戰艦里不僅裝著精良的虎蹲炮,近身戰時更是火銃齊發。
海盜船剛靠近,要么被包鐵的明軍戰船撞得木板四濺,要么就被火銃轟得船上人仰馬翻,當場死傷一片。
交趾衛千戶站在船頭喊得霸氣。
“一個都別放過!”
不到一炷香功夫,海盜們就從打劫大佬變成了落水狗,邊逃邊哭嚎。
“快掉頭!快掉頭!”
“明軍是怪物?。 ?
可明軍壓根沒準備給海盜留活路,小型戰艦跟離弦箭似的追了上去,眨眼間就把逃竄的海盜船撞翻在海里。
不遠處兩艘商船上的商人全看傻了。
大明海軍的船炮亮得晃眼,打起仗來跟砍瓜切菜似的。
此時,海面上漂滿了碎船板。
要知道,以前大明從沒派海軍出過海,誰也不知道這東方大國的海上力量到底是個啥成色!
這可是南海水軍頭一回露臉,猛得簡直不像樣!
不管是西邊來的,還是南海小島的商人,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后來他們把這場面添油加醋一說,大明海軍的狠勁兒就傳遍了各個小國,成了他們心里抹不掉的陰影。
可這邊吳楨卻撇著嘴嫌不過癮。
“就來了些小魚小蝦?大魚呢?”
這些小股海盜不過是出來撈油水的,真正的大海盜團伙才叫厲害。
他們的船更結實,武器也更兇,每艘大船上都架著長弩和長弓。
要是拉開距離打,雖說比不了大明的虎蹲炮,但那長弩長弓射起來,殺傷力也夠嚇人的。
與此同時,馬六甲海域正駛來一支“移動城堡”。
四層樓高的大明寶船,帶著六艘護衛艦,船帆一展開能遮半邊天。
放眼全球,沒哪個國家能造出這般氣派的寶船!
甲板上站著個穿麒麟袍的少年,正是鄭和。
他懷里揣著張畫滿紅勾的圖紙,那是皇孫殿下交代的尋寶清單,其中一半的寶貝都已收入囊中。
鄭和望著大明的方向,眼眶漸漸發熱。
他喃喃自語。
“殿下,您進皇宮了嗎?皇爺可宣布您做皇長孫了?”
“鄭和……把您要的東西帶回來了……”
鄭和猛地抹了把眼睛,然后朝后艙下令。
“去馬六甲補淡水!”
海風卷著他的話掠過桅桿,驚起一群海鳥撲棱棱飛向了遠方。
這趟環海航行,讓他眼界大開。
每到一個國家,大明的瓷器、絲綢等一擺出來,那遮天蔽日的船隊往港口一停,就能將當地的君臣全都看傻了眼。
哪個國王見著,不忙著遞國書認大哥,巴巴地想搭上朝貢的路子?
畢竟,誰不惦記著東方那個富得流油的大國呢!
但三佛齊和呂宋這倆刺頭偏不買賬。
因為呂宋島上盤踞著陳友諒和方國珍的后代,陳三麻和王光國。
這倆海盜頭子簡直是移動帶貨王,隔三差五的給島上送大明特產。
就因為這倆海盜團伙在中間折騰,反倒把兩國生意帶火了,能白得大明的茶葉、絲綢不說,還能順道捎來各國的香料、薄荷之類的玩意兒。
所以就算大明遞了國書過來,他們權衡利弊之后,終究是把國書扔在了一邊兒,沒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