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天子劍至!君要臣死?
- 大秦:開局被祭旗,神筆誅趙高
- 木蛇年
- 2249字
- 2025-07-03 21:50:36
“蜀郡新政,頗見成效。著令,蜀郡稅收,自即日起,劃撥五成上繳國庫,以資長城、阿房宮、驪山皇陵之用!不得有誤!”
“廷尉剛正,朕甚倚重。特遣監(jiān)察御史一名,常駐蜀郡,協(xié)理政務(wù),監(jiān)察百官!欽此!”
三道旨意,如三座大山,狠狠壓下!
收其利器,奪其錢糧,再縛其手足!
當(dāng)宦官念完最后一個字,整個府衙前,靜得落針可聞。
“臣,文魁,領(lǐng)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雙手高舉,接過圣旨。
抬頭時,臉上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甚至還對宦官露出一絲淡笑。
當(dāng)晚,關(guān)內(nèi)侯府邸,書房。
文魁將兩份卷宗推過桌面。
一份,來自咸陽的絲帛圣旨;另一份,趙高親筆密信的拓本。
扶蘇和李信,早已看過。
扶蘇那張素來溫潤的臉,一片灰白。
李信魁梧的身軀坐得筆直,但緊握的拳頭,青筋畢露。
文魁端起早已涼透的茶,輕輕抿了一口,然后,問了個石破天驚的問題。
“公子,將軍。”
“若有朝一日,君要臣死。”
“臣,是該引頸就戮,全人臣之節(jié)?”
“還是……另尋出路,求一線生機(jī)?”
“住口!”
扶蘇猛然起身,帶翻了案幾上的茶盞。他死死盯著文魁,眼中滿是驚駭與失望:
“文先生,此言大逆不道!君父,臣子!此乃天道綱常!”
“你……你想讓本公子,陷于不忠不孝之絕地嗎?”
李信雖未起身,但右手,已經(jīng)下意識,握住了腰間佩劍的劍柄。
“文先生,我李家三代將門,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背叛帝國,乃萬死莫贖之罪!”
文魁沒有爭辯,只是將目光轉(zhuǎn)向扶蘇:
“公子,您心懷仁念。但敢問公子,在陛下的鐵腕下,在嚴(yán)酷的秦法下,您所渴望的‘仁政盛世’,有一絲一毫,生根發(fā)芽的土壤嗎?”
扶蘇的臉色,瞬間慘白,嘴唇翕動,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隨即,文魁的目光又轉(zhuǎn)向了李信,
“將軍,您為大秦浴血。可麾下萬千將士,他們的軍功田,夠不夠家中妻兒老小,吃上一頓飽飯?”
“當(dāng)陛下的阿旁宮,需要靠奪走他們最后一塊口糧來維持時!當(dāng)陛下的猜忌,要將您我這般功臣逼上絕路時!”
“將軍,您對陛下的‘忠’,對麾下萬千袍澤的‘義’,又該……如何抉擇?”
李信渾身劇震,握著劍柄的手,已微微發(fā)紅。
他想起了那些,臨死前還在念叨家里婆姨的袍澤;
想起了那些退役后,依舊在貧瘠土地上,苦苦刨食的老兵……
他一直以為,為大秦而戰(zhàn),就是為陛下而戰(zhàn),為家人而戰(zhàn)。
可文魁卻用最殘忍的方式,將真相撕開,擺在面前,讓他去選。
他,選不了。
書房內(nèi),再度陷入死寂。
種子,已經(jīng)埋下。
帶著倒刺,帶著血腥,深深扎進(jìn)了這兩位帝國棟梁的心里。
三日后。
新的一期《蜀郡邸報(bào)》,如期發(fā)行。
頭版頭條,用最大的字號,刊登一篇《蜀郡萬民,感念天恩,踴躍納稅,以助國建》的文章。
文章用華麗的辭藻,盛贊了始皇帝的豐功偉績,
然后,用清晰的賬目,一筆一筆,列出了蜀郡上繳的巨額稅款。
每一筆錢的后面,都用括號標(biāo)注了用途:
【……錢,二十萬,撥付阿房宮營造。】
【……糧,十萬石,撥付驪山皇陵修建。】
【……鐵,三萬斤,撥付北疆長城督造處。】
整個大秦,都知道蜀郡富了。
現(xiàn)在,也知道了蜀郡的錢,都花去了哪里。
一時間,天下嘩然。
而在蜀郡公學(xué)的最深處,一間不起眼的庫房內(nèi)。
李二郎正帶著幾名學(xué)子,將一份份寫滿了符號和圖紙的草稿,小心翼翼封入涂滿桐油的陶罐中。
“先生交代,最高機(jī)密。”
“一套,封存。另一套,帶往南郡商站,深埋地下。”
“沒有先生的信物,任何人不得開啟。”
自從始皇帝的三道旨意下來,文魁已經(jīng)開始了謀劃后路。
果不其然,
兩日后,蜀郡城門。
一列風(fēng)塵仆仆的隊(duì)伍,緩緩駛?cè)搿?
為首的,是一輛通體漆黑的馬車,
車前掛著一面代表“監(jiān)察御史”的黑色旗幟,上面繡著一只怒目而視的獬豸。
守城都尉,上前查驗(yàn)文書,
看清文書名字時,手,忍不住微微一抖。
他抬起頭,看了一眼緊閉的車簾,立刻揮了揮手,低聲對身邊的士卒道:
“放行!快放行!”
“是那位……從廷尉府來的‘鐵面判官’!”
馬車,在無數(shù)復(fù)雜的目光注視下,緩緩駛?cè)氤侵小?
車輪碾過青石板路,“咯噔”聲臨近北門,
“吁——”
車隊(duì)在十丈外戛然而止,動作整齊劃一,卷起的煙塵漫向兩側(cè)墻壁。
車簾掀開,一只穿著黑色官靴的腳探出,落地?zé)o聲。
緊接著,一個身形枯瘦、面容冷峻的中年人走下來。
御史官服,嶄新筆挺。
法令紋深如刀刻,一雙鷹眼掃過眾人,像在審視一群待罪的囚徒。
此人,便是新任監(jiān)察御史,杜遠(yuǎn)。
李斯的爪牙,趙高的走狗。
也是始皇帝……懸在文魁頭頂?shù)哪前褎Α?
杜遠(yuǎn)無視躬身行禮的眾人,徑直走到文魁面前三步處,站定。
拜,還是不拜?
圍觀群眾,比本人還操心。
文魁是關(guān)內(nèi)侯,位比九卿,見官不拜。
但杜遠(yuǎn)手持節(jié)杖,代表始皇帝親臨!
拜,則關(guān)內(nèi)侯威嚴(yán)掃地。
不拜,便是大不敬之罪!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但文魁神色平靜,仿佛只是在迎接一位遠(yuǎn)道而來的同僚。
他向前一步,微微拱手:
“蜀郡關(guān)內(nèi)侯文魁,率合郡官吏,恭迎陛下欽差。”
一句話,滴水不漏。
既全了君臣之禮,又守住了爵位尊嚴(yán)。
杜遠(yuǎn)陰鷙的眼中,寒光一閃,他精心準(zhǔn)備的下馬威,竟被如此輕描淡寫化解了。
“文侯,客氣了。”
“陛下命本官前來,是為監(jiān)察,而非做客。這些虛禮,免了。”
他話鋒一轉(zhuǎn),聲音陡然變利,
但本官奉陛下口諭:
‘始皇新政’乃國之大計(jì),不容有失!文侯主政蜀郡,耗費(fèi)國帑巨萬,功過是非,需有定論!
“即刻起,封存府庫!”
“所有賬目、卷宗、人事任免、工程圖錄,盡數(shù)交由本官查閱!”
“本官,要親自看看,這天府之國,究竟是被你變成了人間樂土,還是……藏污納垢的安樂窩?”
話音落下,殺氣凜然!
這是赤裸裸的奪權(quán)!
所有官員臉色煞白,都以為文魁會勃然大怒。
文魁卻笑了,
“杜大人說的是。正好,本侯也有些東西,想請杜大人斧正。”
他側(cè)過身,對身后的書吏吩咐道:
“去,將咱們?yōu)槎庞窚?zhǔn)備的‘見面禮’,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