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白衣入洛陽
- 大秦:開局被祭旗,神筆誅趙高
- 木蛇年
- 2241字
- 2025-08-01 11:05:36
華夏二年,春,洛陽。
整座城,安靜得有些過分。
天街上的車馬稀疏了許多,連沿街叫賣的小販都下意識壓低了嗓門。
御道兩側(cè),禁軍校尉李三石感覺自己的喉嚨像塞了一團(tuán)沙子,又干又澀。握著長戟的手心,已經(jīng)全是黏膩的汗。
他不自覺地,將目光一次又一次地投向御道盡頭。
那里,一行身影出現(xiàn)了。
一身洗得發(fā)白的素衣,一個簡單的木簪束著花白頭發(fā)。
沒有劍,沒有冠,甚至沒有隨從打著旗號。
但當(dāng)那個身影出現(xiàn)時,李三石感到身邊的老兵都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
漢王,劉邦。
不,現(xiàn)在不像王了。
他身后,蕭何、曹參、樊噲……每一個名字,都曾是讓北軍將士們夜里做噩夢的存在。
此刻,他們卻像一群被拔了牙的老狼,低著頭,沉默地跟在劉邦身后。
一步,又一步。
他們走得很慢,仿佛腳下的青石板是燒紅的烙鐵。
李三石的喉結(jié),狠狠滾動了一下。
這就是……那個沛縣的劉季?
根本沒啥特別,看起來,就像個田埂上隨處可見的老農(nóng)啊?
可就是這個老農(nóng),讓整個洛陽,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是來……認(rèn)罪的。
政事堂。
香爐里燃著凝神的檀香,青煙裊裊,卻驅(qū)不散大殿內(nèi)沉悶的空氣。
首席執(zhí)政官文魁,正坐在主位上,用一塊干凈的白布,不緊不慢地擦拭著一把短劍的劍鞘。
仿佛殿外那個即將走進(jìn)來的男人,還不如這把劍重要。
他身側(cè),大宗正扶蘇,則正襟危坐,面色復(fù)雜地望著殿門的方向。
終于,腳步聲到了。
劉邦領(lǐng)著眾人,踏入殿門。
在看到文魁的那一刻,這位年過半百的梟雄沒有絲毫猶豫,膝蓋一軟。
“撲通!”
沉重的雙膝砸在地磚上的聲音,在大殿里激起了一陣回響。
跟在后面的樊噲,眼皮狠狠一跳,鐵鉗般的大手瞬間攥成了拳頭。
“罪臣劉邦,叩見執(zhí)政大人,大宗正殿下。”
劉邦的額頭,死死貼著冰冷的地面。聲音沙啞,但每個字都清晰可聞。
文魁沒有看他。
甚至沒有停下手中的動作。
擦拭劍鞘的白布,依舊有條不紊地移動著。
大殿內(nèi),死一樣的寂靜。
只有“沙…沙…”的輕微摩擦聲,像一把鈍刀,一下下割著所有人的神經(jīng)。
大殿內(nèi),死一般的寂靜。
每一息,都像是一場煎熬。
汗水,從劉邦的鬢角滲出,滴落在地磚上,洇開一小片深色的痕跡。
他知道,對方在等。
等他撕開所有的偽裝和體面。
良久,劉邦再次開口,聲音里帶著一絲自嘲的苦笑。
“邦,有罪。”
“邦就藩之后,心懷不軌,私藏兵甲,意圖謀逆……”
他竹筒倒豆子般“坦白”著。
文魁還在擦拭著劍鞘,仿佛在聽一個遙遠(yuǎn)的故事。
直到劉邦說到最后,幾乎是帶著哭腔嘶吼出來:
“一切罪責(zé),皆因邦一人野心!與眾兄弟無關(guān)!懇請執(zhí)政大人明鑒,邦愿一死,以謝天下!”
“沙……”
擦拭的聲音,停了。
文魁終于將那把短劍放到桌上,抬起了眼。
他的目光很平靜,落在伏跪在地的劉邦身上。
“劉季。”他叫了劉邦的本名。
劉邦的身子,猛地一僵。
“你有野心,我信。”
“但你說,你怕了……”
文魁身體微微前傾,目不轉(zhuǎn)睛盯著劉邦。
“你是怕我像項羽一樣,把你爹架鍋里?”
“還是怕我學(xué)秦二世,把你們這幫功臣在城外挖個坑,全埋了?”
話音未落!
蕭何與曹參的臉色,血色盡失、煞白如紙!
誅心!
這兩句話,比刀子還狠!
這根本不是在審判,這是在告訴他們:別演了,你們那點心思,我早就看穿了。
劉邦趴在地上的身體,徹底僵住了。
腦子里“嗡”的一聲,一片空白。
他終于明白,自己面對的,根本不是什么帝王,也不是什么君主。
那是一頭能看穿人心的怪物!
自己那點市井流氓的智慧,在他面前,就像三歲小兒的把戲!
冷汗,浸透了整片后背。
劉邦像是被抽走了全身所有的骨頭,再次叩首。
這一次,額頭砸在地上的聲音,無比沉重,再沒有任何表演的成分。
“是邦,小人之心。”
“執(zhí)政官……胸懷,遠(yuǎn)勝天地。”
看到他這副模樣,文魁才緩緩起身,走下臺階,親手將劉邦扶了起來。
“漢王,請起。”
這一次,他叫了“漢王”。
“亂世之中,想活下去,不寒磣。”
文魁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卻越過劉邦,掃了一眼他身后的蕭何等人,
“今日你能來,是為天下萬民,免了一場大戰(zhàn)。”
“這是大功。”
“我華夏,有功必賞。”
他轉(zhuǎn)身,重新面向眾人,聲音恢復(fù)了威嚴(yán)。
“內(nèi)閣決議!”
“收回漢中,設(shè)漢郡,直歸華夏中央。”
“封劉邦為安樂公,食邑萬戶,留居洛陽。”
“蕭何,任戶部左侍郎。”
“曹參,任京兆尹。”
“樊噲,任北軍都尉……”
一道道任命,干脆利落。沒有一個虛職,全是實權(quán)!
蕭何長長地呼出一口濁氣,整個人像是剛從水里撈出來一樣,對著文魁深深一躬。
樊噲也懵了,他本以為自己人頭不保,結(jié)果……成了京城的衛(wèi)戍軍官?
劉邦看著自己的老兄弟一個個都有了著落,眼眶一熱,對著文魁,第一次發(fā)自內(nèi)心地、恭恭敬敬躬身到底。
“臣,劉季……謝主公!”
解決了內(nèi)部最后一個隱患,文魁終于將目光投向了更遠(yuǎn)的地方。
三日后。
國家工學(xué)院,最高機(jī)密造船工坊。
他站在巨大的干船塢邊,仰頭望著那艘靜靜蟄伏的龐然大物——“華夏號”寶船。
它那宛如巨獸肋骨般的龍骨,充滿了力量感。
工匠們正在為它安裝最后的青銅撞角。
華夏的故事,絕不該只在這片土地上。
“執(zhí)政官,最新的世界海圖已經(jīng)繪制完成,西域的商路情報也已整合完畢。”
一名工學(xué)院的院士,恭敬地遞上一卷羊皮紙。
文魁展開海圖,他的手指,從“華夏”二字劃過,越過蔥嶺,越過更西方的未知之地,最終,停在了那片蔚藍(lán)色的海洋上。
就在此時,一道只有他能看見的湛藍(lán)色光幕,于眼前悄然浮現(xiàn)。
【每日情報系統(tǒng),已刷新】
【情報來源:西方商路開拓隊(馬庫斯商隊)】
【情報等級:驚天】
【情報內(nèi)容:于極西之地,一個名為‘羅馬’的強(qiáng)大共和國,正爆發(fā)一場史無前例的奴隸起義。起義軍已連破數(shù)支羅馬軍團(tuán),其勢燎原。】
文魁的瞳孔,驟然收縮。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住了情報的最后一行。
【起義領(lǐng)袖,名為——斯巴達(dá)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