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完整版的儒學體系 求投資求追讀
- 大明:轉生幼龍,搞崩老朱心態
- 秦時明月漢時關j
- 2008字
- 2025-06-15 10:09:55
聞言,朱棣跟朱柏都來了興趣。
“漢唐雄風?”
多么誘人的一個詞語。
眾所周知,漢以強亡。
自漢以后,中原大地子民以漢家兒女的身份自居,這個身份到現在都未曾改變。
一直延續了幾千年,漢人的觀念深入人心。
可想而知,漢朝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那是發自內心的敬仰,而到了唐朝以后,雖然略有所不如,但是李世民萬國來朝這一個壯舉,就足以讓人津津樂道。
李世民“天可汗”的稱號同樣傳承千年,深入人心。
想想看,誰不想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他們過世幾千年后,也有人時長提起他們的功績贊嘆不已,這不就是他們奮斗的終極目標嗎?
朱棣當即拜倒在地,道:“還請真龍大人教我。”
一旁的朱柏也有樣學樣,張維高深莫測道:“既然你們誠信好學,本龍就教教你們吧。”
一旁負責貼身照顧朱柏的大太監已經嚇瘋了。
尼瑪,堂堂燕王和湘王殿下就這樣給別人,不,是別的龍跪下了,還要拜師?
這事得趕緊通知陛下還有太子殿下。
于是,大太監急忙命人去通知了。
不過人來,還得有一會兒,更別說這會兒還在朝會,有什么事也得等朝會結束了再說。
“你們倆起來吧。”
張維道:“想要讓大明也像漢唐那樣名傳千古,首先那就得明白,為什么漢唐那么受人推崇。
首先本龍就拿漢朝舉例,什么叫做漢以強亡?
什么意思呢?
在漢朝末期,諸侯爭斗,這個時候游牧民族就想要來偷襲中原腹地。
結果被一個不怎么出名的諸侯勢力吊打,只能灰溜溜地跑回了草原。
后世的人都調侃說,東漢末年中原腹地都是高段位玩家,而那些游牧民族就是低段位的,結果沒有認清自己的實力,就貿然闖了進去。
結果顯而易見,被錘了一頓,丟盔棄甲地逃走了。
再加上一個漢武帝時期你們都知道了,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的開創者。
那么同樣問題來了,封狼居胥是霍去病一個人就能做到的嗎?
那肯定不是,漢朝有強大的軍隊、有強大的領導者,那么漢朝強大,根本原因是什么?
那就是漢武帝制訂的治國方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不過在這里,本龍要解釋一句,漢朝時期的儒學可不像大明現在的閹割版儒學,漢朝時期的儒學體系更加豐富和完整。”
“等一下真龍大人……”
正在認真聽的朱棣實在是沒忍住打斷,道:“真龍大人,我實在是忍不住了,想問一下,什么叫閹割版的儒學?”
張維故作奇怪道:“你們不知道嗎?你們現在學習的就是閹割版本的儒學思想,你看那些學習儒學的酸腐文人,是不是個個都手無縛雞之力,而且還特別看不起武人,覺得朝中那些將軍都是武夫、粗鄙不堪?
你覺得如果靠他們去抵抗外敵,能撐得住嗎?”
朱棣搖頭,朝中的那些酸腐文人,弱不禁風,可以與女子比肩,感覺他一拳下去,對方就要暈好久的樣子。
“所以啊,這就是閹割版儒學帶來的危害。”
一旁的朱柏問道:“那先生,完整的儒學思想是什么樣子?”
“問得好。”
張維夸贊了一句,道:“其實,完整版的儒學思想是分成兩種體系的,一個對內,一個對外。”
聞言,朱柏跟朱棣對視了一眼,面面相覷,他們從未聽說過這種說法。
張維可沒有理會他們,忽悠地勁頭起來了,根本停不下來。
“對內,你們學過閹割版儒學都知道,核心無非就是六個字概括:仁義禮智信
無論如何千變萬化,對內版的儒學思想的大綱就是這六個字。
而對外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什么意思?
就是說對待敵人一定下狠手跟死手,不說是亡族滅種,但最起碼要把對方給打趴下,讓他們毫無反抗之力。
把一個打怕了,其他的敵人還敢過來挑釁嗎?
敢來挑釁,就是這個下場。
所以霍去病封狼居胥以后,保證了漢朝邊境好多年的平穩發展,沒有異族敢來騷擾。
本龍說這些,可能你們覺得太過聳人聽聞。
甚至認為本龍是異端。
但是本龍這么說也是有依據的,首先來看孔夫子是什么人?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那個時期,可是諸侯爭霸,戰亂紛爭不止。
《論語》是弟子記錄他的言行舉止寫出來的。
當時孔子周游列國,如果單單只是閹割版的儒學思想,去跟那些君主講什么之乎者也,你要善良,不要妄造殺孽。
在那些君主面前逼逼賴賴,你說你如果是國主,你會怎么做?
不亂刀砍死他才怪,還周游列國?
估計連一國都過不去。
但是很明顯,孔夫子那個時候的儒學體系不是現在這樣的。
現在的儒學軟弱無力,而那個時候完整的儒學可是王道和霸道并存。
我孔夫子跟你好好講道理,如果你不聽。
那么我的劍也未嘗不利?!
史書記載:孔夫子身高兩米,肌肉虬結,腰懸佩劍,其佩劍刻著一個“德字”,此為之以德服人!
因為不服的人都死了。
正所謂:君子不重則不威,意思就是君子不下狠手,就難以樹立自己的威信。
說人話你們不聽,那我只能動手了,而且還要下狠手。
當時孔子并不是一個人,他沿途手下七十二個一代弟子,后面還有三千精銳小弟。
這七十二個一代弟子,其實各個身份不凡。
孔子本身的出身就非常顯赫,他的父親是魯國的大將軍,你覺得孔子會不會武藝?
同時他挑的七十二個弟子,同樣也是七十二個高手,而且都是各個國家的貴族。
還有三千個能打的小弟,所以一路走來才能安然無恙。
畢竟七十二個貴族來自各國,就連君主都要給一些薄面。
知道孔子一行人不好惹,于是孔子便闖下了偌大的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