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課:中國本土IP實訓指南
- 劉麗朵
- 1368字
- 2025-06-06 16:20:27
第1課
結構意識:小白和作家的最大區別
在寫作這件事上,你是小白嗎?你是否發表過任何小說,得到過任何稿費,受過任何讀者的認可?
“我雖然還沒有得到認可,但是我讀書不少,而且很有才華,這個世界只是還沒有來得及認可我而已!”“很多偉大的作品已經在我心中生成了,我的想法萬分地好,只是還沒來得及生成小說而已,有一天我的這些故事會震驚世界的!”“從來人們都說我多愁善感,我的感情的確比別人敏銳豐富多了,所以我應該是一個作家的料子,可我還沒有想好怎么去寫。”“我經歷了很多,比任何一部小說都精彩,所有這些只要我寫出來,我就會成為當紅小說家的!”……
這些想法,真的對嗎?如果有了這些想法,說明你根本就不承認寫作的專業性。
我們應當了解:有各種各樣氣質、各種各樣性格、各種各樣想法的作家,但是他們都是在寫作方面取得了成就、受到讀者認可、靠著寫作贏得一份人生和事業的作家。
寫作的技藝才是成為作家的關鍵。
我們必須承認:“小白”,就是缺乏寫作技藝的人。小白跟作家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通過看一份又一份的作業,我發現:跟作家充滿創作個性、千人千面的寫作不同,大部分小白都是極其相似的,就連大家所犯的錯誤,往往也出奇地一致。因此,在本書中,我將在“思維方式”這個層面,試圖扭轉各位的小白狀態,像禪宗那樣直取心源,用最快的速度狂風驟雨般打碎你們過去的思維方式。
第一個必須扭轉的小白意識,是這樣的:從開頭的開頭,一直寫到結尾的結尾,在講述的過程中,一直都在努力陳述和呈現事實,這種寫作方式,是典型的小白的寫作方式。
有沒有結構意識,是小白和作家最大的區別。
在此,我們首先厘清兩個概念:“故事”與“事實”。事實,只對跟事實相關的人有意義:你的初中同學李小明最近結婚了。這是你生活中的事實,可是,就算你說出來,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關心呢?而故事,是用來講述給陌生人,并且讓陌生人發生興趣的。雖然他們并不認識故事中的主人公,但他們就是關心這些不認識的人的人生,關心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每一件“事實”。怎樣能讓所有人對你的初中同學李小明發生興趣?小白們總是誤以為:讓自己無限關心的事實,也會引起別人的興趣。想象一下你自己急切、熱情地向現在的朋友介紹李小明的樣子:“我們倆從幼兒園開始就認識了!我們倆玩得最好了!他現在結婚的媳婦是住在科學路的!比我們小兩屆,也是同一個初中的!他倆是我們班長介紹認識的!”對方之所以關心這些事實,乃是因為他也是你的朋友,知道這么一個初中,也有潛在的可能性認識李小明、他媳婦和老班長。所有這些事實,是絕不可能引起陌生讀者的興趣的。
但是我接觸到的小白作業,作者往往以同樣的急切和熱情展開他們的寫作。他們把主人公當成自己生命中的李小明,固執地認為“你應該認識他一下”,生怕遺漏什么關于李小明的重要信息,而完全不考慮陌生人為什么要認識他。很多小白作業熱切地跳進了“事實”的旋渦,急赤白臉地想把主人公身上發生的任何事逐一陳述清楚,然后就開始問我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寫的東西枯燥乏味?
一個作家,是絕對不會把一個故事,像羅列一些事實一樣,平鋪直敘地說出來的。枯燥乏味、引不起任何人興趣的原因,是因為你寫的全都是事實,而不是故事。
什么是故事?故事是有因果關系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有“結構”的。先把你急切地想要拋出來的所有事實放在一邊,認真考慮一下:我要寫的,是一個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