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為什么要推掉?
- 重生:清冷校花?背后竟是戀愛腦
- 月影姬
- 2025字
- 2025-07-04 18:12:44
姜芷夢猶豫一番,最終站在了雪人旁。
姜芷夢拍照片的時候,并不像其他女生那樣,會擺造型,而是俏生生站在原地,繃著小臉。
陳時并沒有打算去幫姜芷夢矯正姿勢。
高冷少女性格本就是那般,在性格沒有轉變之前,讓她擺出那種甜妹風,多少有些為難姜芷夢了。
而且在陳時看來,這也是獨屬于姜芷夢的風格了。
姜芷夢靜靜看著陳時。
從小到大,她還是第一次跟親人以外的人一起堆雪人,而且,對方還是一個男生。
這在以前,是她從未想過的。
姜芷夢心里暗暗道:“只是堆雪人而已,反正也沒有什么的。”
給姜芷夢拍完照片,陳時也讓姜芷夢給他拍幾張。
至于合照,并沒有。
以兩人現在的關系,還沒熟到那種程度,姜芷夢肯定是不同意的。
但這即便是單人照片,也已經很好了。
陳時這樣做,并不是想要一張姜芷夢的照片,才拉著對方拍照的。
只是想將姜芷夢的每一次改變都記錄下來。
上一世,姜芷夢的人生截至高三,除了學習,她的人生幾乎沒有其他色彩。
而這一世,自然不會再像以前那般了。
兩人玩完以后,陳時將自己前面的雪人推倒。
“為什么要推掉?”姜芷夢有些不解。
“咱們自己堆起來的,我寧愿自己推掉。”
“至少不會被別人當皮球一樣,一腳將頭給踹飛。”
陳時看了一眼散落在地上的雪人殘骸。
“哦哦。”姜芷夢點了點頭。
周五晚上下了大雪,后面兩天的天氣都是晴天,氣溫也回升了不少。
這次的復賽比賽地點,位于平城師范大學。
比賽時間從十點開始,截止十二點結束,總共兩個小時的時間。
周一早上,陳時等人吃過早餐后,八點便坐車前往了平城師范。
此時,已經有不少人來到了這里。
都是其他學校的學生,以及帶隊老師。
平城一中,這次的帶隊領導副校長江川,以及兩名年級主任。
隨著江川到來,旁邊幾個其他學校高中領導迎了上來。
身為高中校長這一層面的人,幾人也算是老相識了。
雖然都是競爭關系,但至少表面上都把樣子做足了。
“老江啊,剛才還說起你們學校,沒想到你正好就來了。”
一名身材有些發福的中年男子笑瞇瞇道,正是二中副校長胡海峰。
“哦?”說起我們學校?”
江川聞言,露出了好奇神色。
二中的副校長胡海峰笑呵呵道:“這次的初賽,除了五中,你們學校可是唯一一個拿滿分的學校了。”
“照這情況,我們其他幾個學校,怕是只能淪為陪襯了。”
“哈哈哈,初賽而已,運氣好罷了。”
江川聞言謙虛道,同時朝著陳時那邊看了一眼。
其他人說,倒也不是真的恭維,畢竟滿分也只是初賽而已,并不代表最終成績,都只是表面做派而已。
但只有他知道,他們學校的滿分,那可是有真本事的。
哪怕五中也有滿分,他就不信,還能是陳時那種?
此時,一些學校的老師在扎堆聊天,而學校學生則是以學校為單位,站在一起,時不時互相打量著其他學校的學生。
可以說,來到這里的,基本上都是競爭關系。
但很多人的討論點跟注意力,都不是哪個學校的學生給自己的威脅最大。
反而是哪個學校的女生最好看,哪個男生最帥,成為了大多數人的討論點。
“那是哪個學校的啊,那個女生長的真好看,旁邊幾個也很不錯哎。”
“那個男生長的也很帥。”
“要不······去要個聯系方式?”
“還是算了吧,這么多人,多不好意思。”
九點半左右,所有人開始陸續進入比賽場地。
而各學校老師,則考場外等著。
復賽的比賽方式,依舊是筆試答題的方式。
陳時這次沒有跟姜芷夢在一個考場。
陳時在八號考場,而姜芷夢在三號考場。
九點五十,兩名監考老師走進了考場。
一名四十歲左右的禿頂男老師,以及一名三十歲左右的女老師。
禿頂男老師看著眾人道:
“相比初賽,復賽題型增加詩詞翻譯、對比分析、詩詞創作等,難度高于初賽,全面考查學生詩詞素養。”
“大家有120分鐘,也就是兩個小時的考試時間。”
“比賽結束,會依據復賽成績從高到低排序,選取這次參賽人里的前50名選手晉級決賽。”
“若成績相同,依次比較詩詞創作、對比分析題得分,高者優先晉級。”
“參賽者的前五十人。”
“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現在可以盡早提出來。”
眾人聞言道:“沒有。”
前五十名,平均下來,每個學校能晉級的學生人數,都不超過五人。
甚至這還是平均人數。
稍微偏差一些,有些學校可能一兩個,甚至全部淘汰也不是沒有可能。
十點鐘,準時發試卷。
拿到試卷后,陳時先將自己個人信息都填上,隨后便開始看起了整體題目。
相比初賽,復賽確實要難一些。
第一道大題是詩詞理解與賞析,每題7分,共40分。
第二大題是詩詞對比與探究,占了二十分。
第三大題是詩詞創作,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題。
專門考量學生的詩詞創作能力,總分共占據了四十分。
陳時翻過試卷,從第一道題開始做起。
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此句以壯闊的景象開篇,奠定全詞基調,請分析該句在情景交融上的藝術特色。
答:“時空交織,引發歷史感慨,此句打破了時空的界限,實現了時間與空間的完美交融。
“大江東去”是眼前實景,屬于空間范疇。”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則將思緒拉回到遙遠的過去,進入時間維度。”
“江水滾滾東流,沖刷著歲月,那些曾經在歷史舞臺上叱咤風云的“千古風流人物”,也如同這江水淘盡的泥沙,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