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重洋驚瀾
- 哇喔!我一覺醒來咋成了李尋歡?
- 天媛浩軒
- 2744字
- 2025-06-06 23:18:21
永樂十七年,泉州港迎來前所未有的盛景。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船隊整裝待發,寶船龍骨上嵌著天機閣特制的“定海神針”——那是用南海鮫人骨、西域太陽石、東瀛御神石熔鑄的鎮魔之物,頂端刻著“天下大同”四字。李尋歡站在碼頭上,望著桅桿上飄揚的日月旗,腰間的雙魂石突然發出微光——這次的光芒不再是紅藍相纏,而是化作溫潤的白光,映得海面波光粼粼。
“公子,西洋商隊送來一封密信?!蹦斑f上泛黃的羊皮紙,邊緣用西洋油墨畫著巨大的海怪,“落款是‘新大陸的羽蛇祭司’,說他們的‘羽蛇之眼’感應到了雙魂石的波動,邀請我們共商‘世界之眼’的秘密?!?
阿依夏撫著懷中的《瀛洲異志》新譯本,書頁間夾著從西洋傳教士那里得來的星圖:“龜茲古卷里的‘天下之眼’,或許并非單指某件神器,而是各地文明守護世界的信念共鳴。就像西洋人說的‘諾亞方舟’、新大陸的‘羽蛇預言’,本質上都是對‘平衡’的追求。”
船隊穿越馬六甲海峽時,第三日午夜,瞭望手突然驚呼:“前方有‘鬼船’!”只見一艘掛著骷髏旗的西洋帆船在海面漂蕩,甲板上散落著銹蝕的十字架,桅桿上纏著的海草里,竟裹著刻著中原漢字的瓷器碎片——那是二十年前失蹤的大明商隊遺物。
“小心!是‘海魔藤’!”李尋歡剛喊出聲,船身已被墨綠色的藤蔓纏住。那些藤蔓比南海的噬心藤更堅韌,表面布滿吸盤,竟能吸取船只的木料精華。墨家弟子啟動船底的“噴火機關”,龍形噴嘴噴出的火焰卻被藤蔓吸收,反而讓其生長得更旺盛。
阿依夏突然想起新大陸商隊帶來的仙人掌汁液,將陶罐中的黏液潑向藤蔓。滋滋聲響中,海魔藤冒出青煙,吸盤紛紛脫落——原來這種來自美洲的植物汁液,正是海魔藤的天敵。藤蔓退去的瞬間,鬼船甲板下傳來微弱的呼救聲,竟是幾個被囚禁的西洋水手,他們胸前的銀質十字架上,刻著與羽蛇祭司密信相同的圖騰。
“感謝東方的神明...”水手們顫抖著掏出羊皮卷,上面畫著新大陸火山口的祭壇,中心位置赫然刻著與雙魂石相似的“世界之眼”圖案,“我們的祭司說,當四海的‘地域之眼’亮起,真正的危機就會降臨——而你們手中的石頭,正是喚醒‘平衡之力’的鑰匙。”
二十日后,船隊抵達新大陸東海岸。濕熱的雨林中,羽蛇祭司戴著羽毛頭飾,手持鑲嵌綠松石的權杖迎接:“東方的使者,‘羽蛇之眼’已等待你們三百年?!彼麕ьI眾人穿過刻著神秘符文的石門,眼前的火山祭壇上,八座石雕像分別握著代表不同文明的信物——中原的青銅鼎、西域的駝鈴、東瀛的和扇、西洋的十字架...中央的石臺上,一枚刻著世界地圖的水晶正在發光,邊緣的缺口,恰好能嵌入雙魂石。
“根據羽蛇神的預言,當四海文明的‘守護之眼’匯聚,就能阻止‘暗影之潮’的吞噬?!奔浪局钢е蟹康暮陟F,“五十年前,我們在海底發現了東瀛人遺留的‘八岐殘魂’,他們試圖用黑巫術污染世界地脈,而你們帶來的雙魂石,正是凈化的關鍵?!?
話音未落,大地突然震動。火山口噴出的不再是巖漿,而是黑色的瘴氣,石雕像上的信物紛紛亮起紅光——那是東瀛殘余勢力用蠱毒催動的“暗影侵蝕”。李尋歡將雙魂石嵌入水晶缺口,白光閃過,地圖上的各大文明發源地依次亮起,形成一道橫跨重洋的光帶。
“不好了!海面上出現巨型漩渦!”瞭望手的驚呼傳來。眾人趕到海岸,只見大西洋的海水正被吸入一個巨大的黑洞,黑洞中心,隱約可見東瀛巫女藤原千鶴的虛影——她竟用殘余的八岐之力,在世界地脈節點制造漩渦,試圖將所有文明的“守護之眼”拖入深淵。
“啟動各地的鎮魔陣!”羽蛇祭司揮舞權杖,新大陸的金字塔頂端亮起綠光;西洋傳教士敲響教堂的青銅鐘,鐘聲化作光盾籠罩港口;中原船隊的“定海神針”噴出白光,與西域的太陽石、東瀛的御神石光芒相連,形成一張覆蓋全球的光網。
李尋歡與阿依夏踏上水晶舟,順著光帶飛向漩渦中心。藤原千鶴的虛影發出刺耳的笑聲:“你們以為‘世界之眼’是祝福?錯了!它是對所有文明的審判——只有強者的信念,才能在暗影中存活!”她身后的黑霧凝聚成巨大的八岐蛇影,蛇信子掃過之處,光網出現裂痕。
“信念從不分強弱,只分善惡?!卑⒁老牡奶柤y與李尋歡腰間的墨家令牌同時發光,雙魂石的白光中,浮現出南海鮫人、西域駝隊、東瀛櫻花、西洋帆船的虛影——那是各地文明和平共處的記憶。光芒落在八岐蛇影身上,黑霧竟開始消散,露出里面蜷縮的“暗影核心”——那是一顆被蠱毒污染的“地脈之心”。
“用各地的‘守護之力’凈化它!”李尋歡甩出涂滿鮫人油、西域草藥、東瀛清酒、西洋圣水的繩索,纏住核心。阿依夏唱起龜茲古調,羽蛇祭司的咒語、西洋圣歌、墨家機關術的運轉聲隨之響起,五種不同的力量匯入雙魂石,白光化作巨手,捧起地脈之心。
劇烈的震動中,漩渦逐漸平息。藤原千鶴的虛影終于露出恐懼:“不可能...為什么你們的信念...能融合...”話未說完,便被白光吞噬。地脈之心恢復澄明的瞬間,全球的地脈節點同時亮起,形成一個巨大的“世界之眼”投影,照亮了每一片海洋與陸地。
危機解除后,羽蛇祭司將水晶地圖贈給李尋歡,缺口處的雙魂石已與地圖融為一體:“從此,四海的‘守護之眼’將永遠相連。當暗影再次降臨,只要人心尚存光明,世界就不會崩塌。”
船隊返航時,李尋歡站在寶船甲板,望著新大陸漸漸消失在海平面。腰間的水晶地圖傳來溫熱——那是各地文明的心跳共鳴。阿依夏指著遠方的極光:“你看,北極的‘星之眼’也亮了,或許那里也有等待我們的故事。”
回到洛陽后,天機閣開設“萬邦司”,收納世界各地的典籍與信物。李尋歡在鎮魔臺旁種下從新大陸帶回的向日葵,花盤永遠朝著太陽——就像各地文明,始終向往光明。每當雙魂石的白光掠過,花瓣上就會浮現出不同文字的“和平”——漢字、龜茲文、東瀛假名、西洋字母、羽蛇文...
某個秋分日,李尋歡在書房翻閱《天下輿圖》,目光落在南極大陸的空白處。案頭的水晶地圖突然發出微光,映出冰原下隱約的古城輪廓——那是尚未被發現的“南極之眼”。他笑了笑,提起毛筆在地圖邊緣寫下:“四海之外,尚有八荒;萬邦雖遠,心燈相通?!?
窗外,洛陽的市集依舊熱鬧,西域的胡旋舞、東瀛的茶道、西洋的自鳴鐘、新大陸的玉米酒,共同編織成一幅繁華畫卷。李尋歡摸著腰間的水晶地圖,忽然明白:真正的“天下之眼”,從來不是某個人或某個文明的力量,而是當所有人心的光明匯聚時,所形成的永不熄滅的希望。
而江湖的故事,從此不再局限于中原的山水。它隨著鄭和的船隊漂向重洋,跟著西洋的帆船抵達新大陸,在羽蛇神的金字塔下、在北極的極光中,續寫著新的傳奇——關于包容,關于共生,關于讓每一片土地的信念,都能在“世界之眼”的光芒中,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畢竟,比征服更偉大的,是理解;比力量更永恒的,是人心。當雙魂石的白光掠過七大洲、四大洋,李尋歡知道,這個世界的每一次心跳,都在為和平而歌。而他的故事,不過是這長歌中的一個注腳——但只要有人愿意聆聽,這注腳,就會永遠回蕩在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