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老秤,新秤
書名: 重回八四,那年漁火正旺作者名: 喝的是古井本章字數: 2053字更新時間: 2025-06-19 17:59:00
而現在小老頭這樣過來,放著坐在門口的陸恒不搭理,反而是喊著里面的楊桃,
明擺著就想著占點便宜。
“沒多少水,就網兜往里面撈的時候,順便帶了點。
小伙子,我跟林家是親戚。
楊桃還得喊我一聲五叔呢。
楊桃,楊桃……
你收不收螞蝗了?”老頭還想著糊弄過去,把桶往身后一背,繼續(xù)張著他那滿嘴黃牙,對著里面叫嚷。
“我說了,去水,去樹葉水草,八分錢一斤。
你找誰收,也得在我這拿錢。
你要是嫌我這邊收的便宜,那就找馬三他們去收。
我也在馬家兄弟那邊設了個點。”不是陸恒不懂人情世故,而是他知道這種老頭的難纏。
更知道,只要他現在退一步,老頭等會出去一宣傳,那各種破爛事,就會接踵而至。
陸恒的話語,帶上了一些惱怒。
這讓小老頭不由重視了起來。
小老頭抬頭瞅向陸恒,眼見陸恒就是一臉嚴肅。
“哎,哎,誰收都一樣,就是這點玩意,還當個真呢。
小伙子,你說怎么收,你來處理。
反正我老頭子也不懂這個。”老頭子沒跟陸恒死犟,要這個時候,只有林家收這個,他說不定要胡攪蠻纏一番。
但現在陸恒說到了馬家,也就說明,這個小年輕已經跟馬家商量好了。
這就是不管去什么地方做生意,都要拉一個地頭蛇的原因。
也別說現在,就是到了后世,去地方上收土特產,要是不經過當地的中間商,能把外地商人坑得褲衩都沒有。
不管是經公還是經私,人家就是不跟你講道理。
而那些中間商,大多都是地方上的狠人。
不論是地上長的,還是樹上結的,又或者是水里養(yǎng)的,
都得先經過那些中間商扒一層皮。
就是這么回事。
不然陸恒干嘛要想著先找馬家這個仇人,來摻和這個生意呢?
而且還是給馬家送上了暴利。
因為這部分利益不舍出去,陸恒這個生意根本就做不起來。
“嬸子,過來幫忙清理一下,把這家的螞蝗稱一下。”陸恒眼見著老頭服軟了,這才對著里面喊了一聲。
楊桃大概也是有數的。
不然剛才老頭那么大聲,楊桃不可能沒聽到。
但她一直就是繃住了沒出來。
估計也有試試陸恒成色的想法。
這個倒不是說楊桃想著算計陸恒什么。
而是通過這種小事,試探一下陸恒的性格。
要是陸恒只是老好人,那楊桃就會把對陸恒的期望調低。
這個年頭,要是撐不住這種場面的人,那也就護不住她跟林茵。
那原來楊桃把林茵拜托給陸恒的想法,可能就要改變了。
不論什么年頭,男人都得該講道理的時候,講道理。
該狠的時候,也別考慮太多。
“哎,出來了。
呦,五叔啊。你老還有這個閑工夫,去搞這些東西?
咦,還搞了不少呢。
五叔,不過,這生意不是我家的。
是這位陸同志跟馬主任家合伙的。
以后,這些水,還有混在螞蝗里的螺絲,你先弄出來。
不然我這邊不好說話。····”楊桃麻利的走了出來,把老頭手里的木桶往手里一接,順手就倒在了籃子里,眼疾手快的一番挑揀,籃子里面就光剩螞蝗了。
嘴皮上,楊桃也沒停,客氣話沒少一句,精挑細選沒少一樣。
等做完這些,還把籃子拎了起來,上下甩了兩下,這才對著屋里喊道:“茵茵,茵茵,把廚房那桿小秤拿出來。”
看楊桃麻利的動作,就說明,她對收購上的事早就準備好了。
陸恒沒想到的是,林家竟然連秤都有。
這玩意,現在普通人家可不多見。
就是去農貿市場,現在還專門有一種人。什么生意都不做,就拿著一桿秤幫買賣雙方稱量斤兩,就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續(xù)費。
這種人也被稱為“秤匠”。
沒奈何,現在一把秤,便宜的幾塊,好的也得十幾塊錢。
要是中藥鋪里那種帶戥子托盤的小秤,能賣到二三十。
精度越高,價格越貴。
所以這個時候的市管,要是抓小商小販,第一個沒收的,就是秤桿秤砣。
這個上面,的確是陸恒疏忽了。
他沒想到稱量的上面。
卻是沒想到林家還有這個底蘊,家里竟然有秤。
不過想想林家的家世,家里有秤,也不是太難理解的事。
畢竟這東西小,不占地方,隨便往哪個洞里一塞,都能藏得住。
“除去籃子重量,四斤五兩!算你五斤二兩,八分一斤,陸同志,得付四毛二。”楊桃麻利的報出了價格。
陸恒都有點暈乎了。
這斤兩換算的,他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怎么一會是四斤五兩,一會又是五斤二兩來的?
陸恒呆萌的目光投向楊桃,楊桃并沒有回答他,而是對著他使了個眼色。
陸恒直接掏錢。
楊桃迎上了陸恒,從陸恒手上的錢里,抽出兩張兩毛的。
眼見陸恒手里沒有分幣,也不耽擱,從自己口袋一陣摸索,掏出一個手絹,打開來,撿出一張兩分的,直接遞給了小老頭。
“五叔,你收好了。就五斤一兩五,給你算的五斤二兩,你回家算算對不對。”楊桃說話麻利,辦事也麻利,就這么一會功夫,已然把這單生意做成了。
而這個時候的老頭,根本就顧不上挑毛病了。
他把那兩張兩毛的紙幣,對著太陽光,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
臉上的笑容都能堆砌成菊花了。
“沒錯,沒錯,侄媳婦你不會忽悠我老頭子。
等會我再去撈,撈來了還賣給你。”老頭這輩子不是沒見過錢。
但沒見過來錢這么容易的。
他家門后面有口淺塘,里面長滿了茭白。
他剛才聽了螞蝗能賣錢的事,直接回家喊了兒子家,用趟網把那個塘清了一遍。
怕陸恒只是忽悠,都沒想著炮制成螞蝗干,新鮮的就來賣了。
卻是沒想到,真的能賣錢。
現在他哪里還顧得上找麻煩的事。
有這個時候,多去撈點螞蝗換錢多好。
老頭樂顛顛的走了。
這個時候,楊桃才湊到陸恒身邊解釋道:“我家這桿秤,是老秤,十六兩的,跟現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