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陳蒲學習還算努力,奈何小學的學霸,到了高中就泯然眾人矣,再加上有些偏科,導致成績總是上不去,最終只考了一個專科,以至于進入社會后,薪水、職位總提不上去,過了十多年的牛馬生活,若非覺醒異能,恐怕會一直這么庸庸碌碌下去。
但現在不一樣了,雖說電流作用大腦,不見得讓自己變的更加聰明,但可以讓他腦清目明,提高記憶力,增加自身精力,這樣就能保證學習的投入程度。
畢竟是二世為人,只要把精力投入進去,成績還是能提高的。
成績提高,性格也有所改變,未來肯定不一樣了。
陳蒲沒想過自己現在就離開學校走向社會,憑著一身異能打下榮華富貴。
但是他不能無視父母的期望。
再加上他上一輩子只上了一個專科,內心深處自然也渴望去名校讀書。
再說了,他這點異能太LOW了,連一顆子彈都擋不住,所以按部就班,低調發育不好嗎……
“叮鈴鈴……”家里的電話響了。
這年頭手機還沒有進入農村的千家萬戶,電話還是主流。
鈴聲響起,也打斷了陳蒲的思索。
那邊陳池已經接了電話,寒暄幾句便叫道:“陳蒲,你的電話,你同學!”
“好咯。”陳蒲答應了一聲,走出臥室接了電話。
“陳蒲,在家干嘛呢?”
是初中同學蘇天貴的聲音。
“沒事,正無聊呢。”
“我和老胡騎車去趙博家玩,這不經過你們村了,一起出來玩啊。”
這蘇天貴和胡尚凱,還有趙博是陳蒲的初中同班同學,大家都是出身農村普通家庭的孩子,從小除了學習之外,也都是上樹抓鳥,下河撈魚的野小子,因此有共同的話題,是一起玩了三年的好友。
中考之后,陳蒲和趙博去了寧南二中上高中,胡尚凱去了寧南職業中專,而蘇天貴家里有關系,去了桃縣一中讀書。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大熱天騎自行車?你們真能抗曬啊。”陳蒲嘆道。
“我們約好一起去找趙博,他家在寧南河上劃了一片做農家樂,除了吃飯之外,能劃船,能釣魚,聽說旁邊還開了一家臺球廳,劃完船一起去打臺球。”
“行啊,你們在哪兒?”陳蒲高興地問道。
在家里實在太無聊了,賺錢的事不著急,有朋友喊他去玩,他當然不會矯情!
“我們在你村門口呢。”
“好,我去接你們。”陳蒲放下電話,給爸爸陳池打了一個招呼,就騎著自行車出門了。
不過臨出門的時候想了想,便又厚著臉皮給爸爸要了一百元錢。
陳池覺得孩子大了,應該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和朋友們去外面玩太應該了,只要天黑回家就行。
所以哪怕經濟再困難,還是從錢包里擠出了一百元錢。
陳蒲騎著車在村口接到蘇天貴和胡尚凱,三人有說有笑,向趙博的村子趕去。
趙博家的村子名叫龍安村,和鎮政府所在地蓮山村緊挨著,同時靠近寧南河。
一座公路橋跨河而過,連接了河兩岸的交通,也讓龍安村地處交通要道,帶動了村里的經濟,因此河堤的柏油路兩旁,有很多臨時的商鋪,自然也有臺球廳、錄像廳之類的東西。
趙博本來長的高大肥胖,乍一看有點像《灌籃高手》里面河田美紀男那般,但是今天一見面,三人都愣了。
“趙博,你可真瘦了啊!”
不錯,眼前這個人確實是趙博,只是整個人足足瘦了兩圈,雖然還是那么高大,可是卻不怎么胖了。
不僅瘦了兩圈,而且黑了兩圈,整個人精神的不像話。
“哈哈。”趙博跨在自行車上,一手扶著車把,一手抹著后腦勺,嘴巴開裂到耳朵,“今年暑假,我一直在劃船,給你們說劃船可真鍛煉身體,我現在感覺自己是猿腰蜂背。”
的確是猿腰蜂背,昔日的由河田美紀男已經變成櫻木花道了。
事實上劃船也確實很能鍛煉身體,尤其對于初學者沒有運動基礎和習慣的人來說,劃船對膝蓋和雙腳的損傷很少,卻能有效鍛煉腰背胸腹減肥。
陳蒲感嘆:“你要是堅持到明年,你就是流川楓了。”
胡尚凱道:“這方法好,以后要是胖了,就連劃一個月的船,一百斤的體重都能減下來。”
“趙博二百五十多斤,減下一百斤照樣硬朗,就你這瘦猴子,減了一百斤就沒你了。”
“哈哈哈哈……”
幾個人說說笑笑,一起騎著自行車去了趙博家的農家樂。
站在農家樂的碼頭旁邊的遮陽傘里,看著波濤寬闊的水面,感受到兩側綠柳拂動帶來的威風,陳蒲只感覺頭上的太陽也不那么曬了。
趙博家的農家樂還在最后的裝修中,附近的涼亭和樹蔭、竹林已經建好,有三三兩兩的人過來乘涼,就是劃船的碼頭沒人。
看著他們過來了,趙博的父親趙存義從屋里走出來,手里提著一筐洗的干干凈凈、鮮嫩亮澤的水果,還有一些鮮榨的果汁,醬魚片,牛肉條等等。
“你們都是嘗嘗,這都是自家弄的。”趙存義看著幾個少年很高興,他知道這幾個人都是能在上學的好學生,而且都長得很精神,看著就是好孩子。
兒子和這樣的好孩子做朋友,那是好事。
趙存義年輕時候,仗著家族兄弟人多在街上混,搶下了一處河沙買賣,慢慢發家致富。
但他心里清楚地知道,他這一路走來,運氣沾了大部分。
他親眼目睹過,像他這樣在街上混的街溜子,下場有多慘。
所以兒子一定要讀書上大學,找個體面的工作,徹底擺脫他這種生活。
“謝謝伯伯。”陳蒲他們連忙道謝。
趙存義看上去年紀比較大,很有一種樸素憨厚的氣質,一看就讓人心存好感。
但陳蒲用幾十年的經驗看得出,趙存義屬于面相憨厚實則精明。
前世的時候,陳蒲就知道趙博他爸爸趙存義的厲害,屬于村里的強人。
前幾年寧南河遍布沙場,很多人或者巧取,或者豪奪,各自劃分許多地盤,趙存義就憑著家族兄弟多,搶到一處,很快以挖沙起家,賺了一大筆錢。
但是時間一長,竭澤而漁的挖沙生意,極大地破壞了寧南河的生態,沙場的存在造成河床整體下切,連續幾年都引發洪汛災害。
眼看這條河就要毀了,在上級部門的強力推動下,縣里抽調精兵強將,組建沙治安管理局,大力整治挖沙產業,進而推廣生態農業,以保護寧南河的水文資源。
趙存義沒有強硬的人脈,知道挖沙不好干了,立刻響應號召,把沙場給停了,開辦了農家樂,據說獲得了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手續很容易就辦下來了。
這個外表老實而顯得有些木訥的中年人腦子活絡的很,根據政策調整自己的產業,這才是真正的聰明絕頂。
“吃完水果我們劃船比賽吧!”趙博提議,“我們二對二,我和陳蒲一組,天哥和老胡一族,下午去隔壁臺球廳打球,我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