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安和杜普半路相遇,兩人一起回到216宿舍,卻看見吳超已經脫了外套,正坐在床沿看小說。
“吳超,你出來挺早啊。”
“考語文而已,不過是基礎題,作文也不難,就提前半小時出來了。”
“厲害!”劉長安點頭:“看來你肯定考的不錯。”
“還行吧。”吳超也覺得自己考的還可以。“我做完題,寫完作文,又睡了一覺,醒來之后看了看時間,居然還有半小時,干脆就出來了。正好出來回宿舍休息一下,養精蓄銳準備下午的考試。”
劉長安和杜普對視一眼,心里同時閃過兩個字:‘裝逼’。
不過畢竟一個宿舍一個月了,劉長安和杜普知道吳超這種性子,也懶得理會,直接拿起各自的飯缸去食堂打飯去了。
吳超看他倆居然不接著問了,頓時有些悻悻然。
正好又有同學進來了,趕緊裝作隨口問道:“考得怎么樣?”
……
下午兩點到四點,是英語考試。
在前世,陳蒲是英語老大難。
他也不知道為什么,別的科目怎么也能學進去,就英語學不進去,高考的時候只考了46分——沒錯,選擇題就是亂選的。
二十多年來,他心里無時無刻不在后悔當日沒有下功夫學英語。
甚至經常做夢都夢到自己刻苦學英語的場景。
如今有機會重生,怎么能落下這個遺憾?
所以從重生第一天起,他就每日背誦單詞,背誦句型,背誦課文。
上課的時候也認真聽課,及時完成作業,日常小測驗也認真答題。
不只是英語,其實所有的科目都是如此。
學習是一個能讓人上癮的事情,以為很容易得到反饋。
你學到了,學扎實了,就容易在考試中體現出來。
一直到晚上六點,第一天的考試結束。
因為晚上還要繼續上晚自習,可以復習第二天的考試科目,所以陳蒲吃過晚飯,便騎車回住處,拿了物理和化學的課本和習題集回來復習。
同學們也都如此。
回到教室坐下后,陶菲就回頭問道:“陳蒲,你考的怎么樣?”
“盡自己全力發揮唄,你考的怎么樣?”
“我也是認真做的。”
“嗯,等成績下來,大家就知道自己的學習進度了。”
“你不想對題嗎?”陶菲問他。
“我覺得考完試了,還是集中精力復習明天考試的內容比較好,明天考完就放小長假了。”
“也是。”一聽到放假,陶菲眼里閃出了光:“小長假就放三天假,陳蒲你回家嗎?”
“肯定要回的,得拿生活費,而且家里也該收玉米棒子了。”陳蒲回答。
國慶節的北方農村,正是收玉米的時候。
“哦。”陶菲點頭,自動略過這個話題,看向別處:“劉長安他們在對答案。”
教室北側,劉長安、張志、白楊等人圍在一起探討考試題目,討論的非常激烈。
而陳蒲他們附近,孟郁超、朱欣欣、周斌,以及其他兩三個同學也在對答案。
到是教室后面,更多的人在熱烈的聊天,似乎在討論考完試怎么度過小長假。
周斌后面的吳超,則和身后的兩位同學聊天,發表自己的見解,似乎是覺得這場月考的時間安排的不合理……
陳蒲收回神識,笑著道“他們學習成績好,自然要互相探討了。你看李泰啟,壓根不在乎。”
李泰啟不出意外的還在看書,陳蒲已經不想知道他在看什么書了。
反正這廝書多。
陶菲抿嘴一笑。
李泰啟聞言笑道:“都考完試了,對不對答案有什么區別呢?反正著急也沒用,知道成績還得等放假回來。”
陳蒲贊道:“淡定從容,你真有大將之姿!”
“嘿嘿。”李泰啟當然聽出陳蒲在揶揄,但完全不在意。
陳蒲無語搖頭,對陶菲道:‘我覺得還是把精力用在復習上,明天考完回家,就能休息三天了,好好放松一下了。’
陶菲莞爾一笑:“你說得對……”
……
忽然周斌遞過來一張紙條:‘陳蒲,看看這個。’
陳蒲好奇,接過來看了一眼,居然是有人寫的打油詩。
不過是金庸小說的打油詩,寫的是《射雕英雄傳》的中原五絕。
黃藥師:
“碧海潮生曲,彈指神通強,東邪桃花島,藥師本姓黃。”
歐陽鋒:
“何以靜制動,唯仗蛤蟆功;白駝山之主,我是歐陽鋒。”
一燈大師:
“先有一陽指,再精先天功,綠帽無嗔意,段皇號一燈。”
洪七公:
“能殺山中匪,能鎮世間氓,降龍十八式,洪七掌稱王!”
看完這四段打油詩,陳蒲忍不住夸贊:“周斌,厲害啊,你寫得太好了!”
周斌很開心:“還行吧,就差王重陽了,要不你幫我寫。”
“可不是只差中神通王重陽,還有仨呢。”
“還有仨?”
“對啊,所謂第三次華山論劍,不用武功只用嘴,武林學閥們直接決出了新五絕: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少了北丐西毒中神通,多了北俠西狂中頑童。”
周斌聽陳蒲和他討論金庸小說,喜不自勝,他剛才對完答案之后,感覺自己考的的還可以,一時興奮,就寫了這四首打油詩,聽了陳蒲這么說,忙道:“我寫這四首打油詩就絞盡腦汁了,要不你來寫其他三絕?”
陳蒲擺手道:‘我哪有這本事,李泰啟應該可以吧?他天天看書,都不帶重樣的,這創造力一定頂天了。’
李泰啟聽到他們議論,放下書接過紙條,看了連連點頭:‘寫的太好了,剩下的三絕我來寫。’
周斌也道:“李泰啟可以的!”
陳蒲問道:“你看過《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嗎?”
李泰啟呵呵一笑:‘怎么,你不知道我書多嗎?’
得!
明白了,李泰啟讀書破萬卷,讀的書比許三多團部圖書館的書都多,區區金庸小說的中原五絕,自然了若指掌。
陳蒲覺得自己就不該有此一問。
“放心,交給我。”李泰啟豪情萬千。
他也拿出紙筆,開始琢磨。
哪知道等到晚自習結束,一張紙寫了劃,劃了寫,卻是一句也沒寫成。
最后道:‘寫什么寫,一點意思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