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天已大亮,陳蒲起床后走出臥室,正看見媽媽李晴從廚房里伸出頭來,看著他說道:“陳蒲你醒了,快去洗漱,一會吃早飯。”
“好嘞,媽。對了,我爸呢?”
“他去水庫看魚去了,也不知道怎么樣了。”
正說話間,陳池從外面走了進來,手里提著一條魚。
李晴忙問道:“他爸,水庫網箱那邊咋樣?
李晴一開口,陳蒲也停了洗漱,轉頭看向陳池。
陳池此時臉上的皺紋全都舒展開了,眉心的疙瘩也無影無蹤,將手里的魚兒提到眼前,晃了晃,笑道:“好事啊,昨晚一條也沒死。”
“真的假的,一條也沒死?”李晴一聽眼睛亮了,急忙把手往衣服上擦拭了一下,走出廚房,一臉的驚喜。
陳池笑著點頭,說道:“陳小龍家魚都死的差不多了,陳天籟和陳東岳家也死了一半。”
“聽說咱們鎮上好幾家水庫的魚兒都遇到這個問題了,這魚的價格都漲了兩塊錢,等到下個星期來收魚的,咱家的魚就能賣個好價錢。”陳池一臉憧憬。
他當村支書的時候,沒少為水庫養魚這事操心,希望每一家都能有個好收成。
可現在他是一個負債累累,用最后的情面借來的錢養魚的老農民,所以他顧不得其他,一心只想自己的魚兒能賣個好價錢。
“那真是太好了。”李晴忍不住擦擦眼淚,伸手接過陳池手里的魚。
魚兒一被換手,頓時撲棱棱亂動,尾巴亂甩。
李晴看著這條活蹦亂跳的魚兒,笑的眼睛瞇成一道縫。
不過轉念一想,李晴又道:“當家的,魚兒既然沒死,你拿來干什么,多一條魚,能多賣一條魚錢呢。”
陳池看了陳蒲一眼:“陳蒲正長身體呢,給他補充補充營養,少賺一條魚錢又咋啦?”
“說的也是。”李晴美滋滋的提著魚去廚房,剛走到門口忽然回過頭來:“當家的,咱們家的魚咋活過來的?你做啥了?”
陳池一愣,雙眼也露出疑惑的神情:“我沒做啥啊,昨晚沒吃飯就氣的睡了,今天早晨去網箱的時候,還以為死不少呢。”
李晴也愣住了:“不是你處理的?那咱的魚……”
說到這里,她忽然頓住了,轉頭看向陳蒲:“陳蒲,昨天吃完晚飯,你去哪兒涼快了?”
還沒等陳蒲說話,陳池也回過神來,也是一臉驚疑不定的看向陳蒲。
陳蒲此時已經洗漱完畢,將牙刷放回牙缸,輕輕地擺好,回頭道:“我去水庫網箱里撒藥去了,撒的高錳酸鉀。”
“什么?”
此言一出,兩個大人都驚了。
你這孩子,竟然真的去撒藥去了?
你怎么這么大膽?
而且,你撒的藥,高什么鉀什么,居然真的治好了魚?
可是這怎么可能?
全鎮全村養魚的有多少人,大家伙怎么沒想到用這么玩意給魚治病,可見這個高什么鉀未必管用!
你一個十五六歲的娃娃沒經大人同意,就敢私自去撒藥,萬一治不好病,魚都死了怎么辦?
再說了,就算你這法子管用,這大晚上的,水庫的水又那么深,你要是出了事怎么辦?
想到這里,陳池說話都帶了惶急:“陳蒲,昨晚你真的下水撒藥了?你沒騙我吧?”
“騙你干嘛?”陳蒲語氣平靜地說道:“天天喊著要我讀書上進,我現在這不就讀書上進了?我昨天下午就給你說了,高錳酸鉀能凈化水質,消滅水里的細菌,此外還能產生氧氣,咱們網箱里的魚沒有細菌奪氧氣了,自然能活下去了。”
李晴一邊驚訝,一邊長大了嘴巴,急忙三步并做兩步把魚放水桶里,然后出來道:“我兒子厲害了,有大本事了,比你爸還厲害。當家的,咱們家有救了。”
聽著兒子的話語,又聽到老婆的夸獎,陳池心里也覺得兒子出息了,能幫大人解決問題了,不由得十分高興。
但身為父親,陳池反而皺起了眉頭,冷聲道:“那你也不能晚上去網箱那里啊,天這么黑,萬一出了事,有個好歹,我和你媽不被你嚇壞了?”
陳蒲依舊一臉的云淡風輕:“我又不是不會游泳,這水庫的水曬了一天,一點也不涼,就算掉水里,我也能慢慢游上岸,怕什么?爸,媽,你們放心,不會給你們丟臉。”
說到最后,陳蒲的語氣已經近乎撒嬌了。
沒辦法,這兩位也是他的父母,對他再懷疑,再不信任,那也是大人對孩子的態度。
但孩子長大成熟,有自己的事業了,大人即使在絮絮叨叨,也會以孩子為驕傲的。
當然,現在的陳蒲還在讀高中,本質上還是一個孩子,哪怕他救了家里養的魚,父母也依舊沒把陳蒲當大人。
孩子成長為大人,要么得結婚生孩子,要么得完成一件又一件大人才能做到的事,證明他能撐起這個家。
此時聽了陳蒲略帶撒嬌的話,陳池眉頭稍霽,開口道:“下次做這種事,一定要和大人說一聲。”
李晴也道:“陳蒲,你爸說的是,你以后可不能這么輕易冒險了。”
陳蒲點點頭,說道:“放心,我以后不讓你們失望就是。”
看著剛剛做出驚人之舉的兒子依舊一副孩子態度,陳池和李晴不由得對視一笑。
“好了,咱們開飯了,陳蒲來端飯。”李晴笑著說道。
“好嘞!”陳蒲爽快的答應,和母親一起進了廚房,將飯菜端到桌子上。
早餐很簡單,就是稀粥、饅頭和咸菜,這也是大多數農村普通人家的標配,家庭富裕點的當然會搭配的更豐盛一點,但陳池做生意賠光了積年儲蓄,家里眼看就要破產了,要不是家里有地,只怕飯都吃不上了。
前段時間一家人吃的沒滋沒味的,但今天不一樣,因為解決了一個大難題,父母都很開心,有說有笑的。
剛吃了一半,有人進了院子:“大叔在家嗎?”
卻是村里的養魚戶陳東岳。
因為一個村里的,雖然都姓陳,年齡也差不多,但是輩分卻不一樣。
陳東岳也四五十歲,但從輩分上講,就得稱呼陳池為大叔。
“是東岳啊,正吃飯呢,你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