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微課版教程(第3版)
- 方緒軍 蔣麗娟主編
- 702字
- 2025-06-06 15:25:56
1.3.1 練習與操練型課件
練習與操練型課件是發展和應用最早的一類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是實現程序教學的主要工具。
(1)練習。練習是為了獲取一種過渡性操作能力,它主要是通過一系列問題,讓幼兒在建立知識間的聯系的同時,能夠掌握在何時使用何種知識、做何種決定的技能,從而形成一種習慣性的過程性操作能力。
(2)操練。操練是通過大量的術語與事實間的重復對比練習,幫助幼兒建立有關事物之間的聯系的聯想記憶和規律的快速回憶。
練習與操練型課件應遵循以下原則。
●小步子原則。將課件拆分為多個小型環節,每個環節用于幼兒練習某一項能力。
●積極反饋原則。每個環節在幼兒完成后都需要進行檢驗,反饋幼兒信息。
●及時強化原則。幼兒在進行練習后,還需要在不同時間段進行反復練習和操練。
●自定步調原則。利用幼兒的反饋信息,因材施教地制定適合幼兒的練習和操練。
計算機逐個或按批次向幼兒提出問題,待幼兒回答問題后,計算機判斷其正確性,并根據回答的情況給予一定的反饋,這種促進幼兒掌握某種知識和技能技巧的過程就是練習與操練型課件的基本過程。
練習與操練的教學方式都是通過大量的“提問→回答→判斷”實現反饋,使幼兒建立起問題與回答之間的聯系,從而理解并掌握該知識與技能技巧。
練習與操練的“提問→回答”過程需要反復進行,直到達到教學目標為止。判斷幼兒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在一定時間內或問題數量達到一定的量時,要概述幼兒的練習成績和課件目標成績之間的差距;幼兒回答正確次數到一定的量時,要告訴幼兒所用的時間及其與最快者的差距等。在某些課件中,這些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還需要記錄下來,作為分析幼兒對知識掌握情況的資料,為后續教學內容的選擇提供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