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沉默的菜鳥們

CSDN(中國開發者網絡)成立于1999年,是國內最早的專業技術社區之一,初期以開放共享的技術交流為核心,吸引了大量開發者通過論壇、博客等形式分享代碼經驗與行業見解,成為早期互聯網技術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開放精神體現在允許用戶自由發布技術文章、討論問題,早期的積分制論壇設計鼓勵用戶貢獻內容,形成了獨特的技術交流氛圍。

2010年的CSDN確實像一個技術圈的“前知乎時代”,那些活躍在論壇、博客區的技術大佬,在分享與答疑中構建了獨特的技術影響力生態。

這種現象既是互聯網早期“開放共享”精神的延續,也是技術人通過知識輸出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然選擇,其背后藏著技術社區特有的“聲望經濟”邏輯。

程硯舟大致地瀏覽一下,確定一下整體難度和技術水平,畢竟他經歷過幾輪技術爆炸,有些在未來可能就是套個模型的小事,在如今就是一種開創性的算法。

這玩意可不能瞎胡來,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兩步三步是瘋子。

把自己的用戶名實名制,主要是擔心一會感謝不對人,影響粉絲值呀。

求助:C++冒泡排序優化(發帖人:@菜鳥飛不高)

在VS2008寫了個冒泡函數,10000個數據要3秒,求問怎么提速?附代碼截圖。

程硯舟嘴角揚起弧度,新手區就是新手區,不知道是哪個學生把作業搬運過來了。他按住ALT+TAB切到本地編譯器,三分鐘敲出帶注釋的改良版:

```cpp

template<typename T>

void optimizedBubbleSort(vector<T>& arr){

bool swapped;

for (int i = 0; i < arr.size()-1;++i){

swapped = false;

……

冒泡排序的基本原理是重復遍歷要排序的列表,比較相鄰元素,如果順序錯誤就交換它們。這個過程像氣泡一樣逐漸上升到頂端,因此得名。

但普通的冒泡排序效率不高,特別是當數據量大時,因為無論數據是否已經部分排序,它都會進行完整的遍歷。

在程硯舟的代碼中,他做了兩個優化:

1.提前終止:通過一個swapped標志來檢查在一輪遍歷中是否進行了交換。如果沒有交換發生,說明列表已經排序完成,可以提前結束排序。

2.縮減右邊界:每一輪遍歷后,最大的元素已經“冒泡”到正確的位置,因此下一輪遍歷可以減少一個元素的比較。

程硯舟在回復框里繼續寫道:想象一下你在整理一摞書,如果某一輪整理時,有需要交換的書,說明已經排好序了,不需要繼續整理。另外,每次整理后,最右邊的書已經是最大的,下次可以少整理一本。

有答案,還有思路,程硯舟自認為可以給滿分。

某個電子科技大學的宿舍,正在吃泡面啃火腿腸的計算機系大一學生一陣欣喜:“這是哪位的馬甲?算法講得有點意思啊。“

他按下收藏鍵,順手把帖子分享到宿舍小群。

“兄弟們,要到飯了!不用動腦經了!”

程硯舟看到發帖人的感謝,然后靜靜地等著系統提示。

然后……就沒然后了。

(`皿′),遇到白嫖黨了!

就好像:你的圖很好,可惜下一秒就是我的了。

你會指望拿走表情包的人會感恩戴德,成為粉絲,想得太多了。

⊙?⊙!出師不利啊!!

程硯舟敏銳洞察到關鍵業務鏈路存在斷點,用戶反饋與預期目標存在較大差距,嚴重影響了粉絲值的增長曲線,這一問題亟待解決。

針對上述痛點,程硯舟積極創新打法,重新梳理業務流程,挖掘潛在的用戶增長點。同時,聚焦細分用戶群體,采用差異化運營策略,通過打造個性化的用戶體驗,增強用戶粘性。我們還引入A/B測試機制,快速驗證新策略的可行性,不斷優化迭代,確保每一次的策略調整都能精準命中用戶需求。

一個標題為《救命!C++課程作業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怎么寫》的帖子格外醒目。

發帖人「編程小哭包」附上了三段漏洞百出的代碼,其中變量命名隨意,函數邏輯混亂,甚至連最基礎的頭文件引用都不完整。

帖子末尾,還畫了個用ASCII字符拼湊的流淚表情:(╥╯^╰╥),下方已有二十多條回復。

程硯舟滑動鼠標,掃過那些回復。

「自己看書去,別當伸手黨」

「這種基礎問題也問,干脆別學了」

「不知道還學什么計算機,改行賣燒烤吧」

「劍已佩妥,學校也是江湖。酒尚余溫,人生沒有退路。你頭都沒帶,就帶了個戟把。」

……

嘖嘖,估計題主被噴得有點自閉了。

自閉好哇,得自閉。

冷硬的文字像冰碴子,不就顯得自己雪中送炭嘛。

程硯舟打開編譯器,將原代碼逐行粘貼進去。

紅色的報錯提示如潮水般涌出,足足占據了半個屏幕。

如果說10個選擇題能夠做對10個需要一定的實力,那么10個選擇題一個都蒙不對,那也是個奇跡。

「結構體未初始化、數組越界、缺少命名空間引用......」程硯舟輕聲念叨著,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

修改后的代碼旁,他用綠色的注釋符號寫下詳細批注:

//這里定義結構體時,建議初始化成員變量,避免出現未定義行為

struct Student {

string name;

int age;

double score;

Student(): name(““), age(0), score(0.0){}//添加默認構造函數進行初始化};

//使用vector代替數組,能更靈活地管理數據,就像給行李箱裝上了輪子,方便擴容

vector<Student> students……

程硯舟寫完后重頭檢查了一遍,然后點擊了發布。

一分鐘不到,就看到了發帖人的回復。

「大佬太強了!這講解比我們老師還細致,不知道怎么感謝!」

程硯舟在后面跟帖。

「記住我名字。」

十幾秒后,程硯舟就看到了普通粉絲+1的提示。

不錯不錯,5點粉絲值,算上上一個被白嫖的問題,平均2.5粉絲值一個問題,就算是開業大酬賓吧。

程硯舟準備尋找下一個問題的時候,發現帖子下面還有不少留言。

「酸了酸了,怎么我提問就沒人理」

「懷疑樓主是來降維打擊的,講得也太細致了」

「大神們技術都很高,可惜我這種廢柴根本看不太懂,但是這回我居然看到那么細致的注釋,我要悟啦!」

「……」

程硯舟刷著各式各樣的留言,起身從肖淵桌上拿了個火機把煙點上。

男生宿舍一百塊錢放桌上,過幾天還會在那。

但是煙、火機和紙巾,膽敢放桌上的話,很快就會消失。

此時編程小哭包發來了站內私信:「大神,我按你的方法改完代碼,第一次運行成功的瞬間,萬分感謝!!!」

這興奮勁兒,和粉絲親眼見到偶像、拿到偶像簽名時的激動如出一轍。

CSDN論壇的構成大概是40%學生、40%基礎程序員、15%高手程序員和5%的極客。

論壇每天的熱門基本都是后兩者貢獻,前兩者相加80%的用戶其實是處于失語的狀態。

盡管論壇給了答題的積分,但設計上明顯有缺陷。

能夠輕而易舉答出問題的用戶肯定是高手,很快就會去高級區廝混。

所以很多基礎性的問題,就成為了菜鳥互啄,你說這么搞,他說不對,然后臭棋簍子越來越臭。

看著論壇每天挺熱鬧,可還是有大量簡單的問題沒有人在意,很快就被熱點淹沒。

沉默的大多數!

他們是有需求的,只不過那點論壇積分高手們瞧不上而已。

但是程硯舟不一樣啊!

他需要的是粉絲!

像 Linux操作系統,它的源代碼是公開的,全世界的程序員都可以對其進行修改、完善和優化,然后再將自己的改進分享出來。

大家基于共同的興趣和對技術的追求,共同參與到軟件的開發和維護中,不圖名利,只為了讓軟件變得更好。這種共享使得 Linux操作系統不斷發展壯大,并且衍生出了眾多的開源項目和應用。

像是一些專門的學術資源共享網站,允許學者和研究人員上傳和下載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等資料,讓人知道不是所有的學術論文都需要交錢。

還有什么比回歸互聯網最早期那種共享、貢獻精神更讓人熱血和癡迷的呢。

無關乎粉絲,無關乎積分,甚至有點不在意粉絲值,程硯舟開始刷答案。

私信提示音此起彼伏,新關注的提示不斷彈出。在技術圈,人們對于真誠的分享與幫助,都有著近乎本能的渴望與感激。

當技術大神放下身段,耐心解答菜鳥的問題,就如同偶像走下神壇,與粉絲近距離互動,那種反差帶來的驚喜與感動,足以讓“技術粉絲”們瘋狂。

打了個哈欠,程硯舟掃了眼屬性。

“宿主:程硯舟20歲/ 2010年意識植入)

屬性:?力量:50(60)?靈活:40(45)?體質:45(55)?商業:38(38)?魅力:80(90)

技能:?編程:90?英語:60

粉絲值:95

路人粉:45

普通粉絲:6

資深粉絲:2

死忠粉:0

信徒:0

媽呀,熬個夜怎么屬性下降那么快,奧特曼亮紅燈了也得撲街啊。

有過一次教訓的程硯舟,果斷選擇躺平睡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旗县| 临汾市| 万山特区| 依兰县| 甘肃省| 新野县| 曲麻莱县| 和平县| 法库县| 蒙山县| 冀州市| 家居| 鹤山市| 西贡区| 兰西县| 上杭县| 永川市| 尼勒克县| 四平市| 鹤岗市| 太原市| 陆河县| 重庆市| 黄陵县| 赫章县| 满城县| 尚志市| 汝南县| 东莞市| 北海市| 无锡市| 交口县| 邮箱| 内丘县| 武定县| 儋州市| 青川县| 乳山市| 新竹县| 罗山县| 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