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記你一功
- 重生79:極品老漢風生水起
- 小艾同學
- 2111字
- 2025-06-04 10:42:15
“老五,跟我進來。”
趕走老六后,陳廣漢轉頭對老五說道。
老五一愣,猶豫了一下,還是跟著進了屋。
這一幕,被住在偏屋蹲在墻根的老大、老二家的人看在眼里。
陳家的主屋,在整個陳家是絕對的禁忌之地。
平時,也就老六那游手好閑的偶爾能溜進去幾次,其他人想都別想。
可今兒老五竟被單獨叫了進去,這死丫頭運氣咋這么好?
“喏,這半只燒雞拿回去吃吧。”
陳廣漢一進屋,劉桂蘭就把半只用油紙包好的燒雞遞給老五。
“爸,媽,我……我不餓。”老五趕忙說道。
雖說這幾天家里伙食改善了不少,但燒雞這種東西,也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上幾口。
這突然單獨給她半只燒雞,老五感覺像在做夢,被這突如其來的幸福砸得有些暈乎。
“讓你拿著就拿著,別廢話。”陳廣漢對老閨女這種逆來順受的性子,著實有些無奈。
“爸!”老五見陳廣漢都發話了,只好咬咬牙接過燒雞。
“這些收支賬目,都是你幫忙記的?”陳廣漢拿起桌上的筆記本。
上面一筆一劃,字跡清晰有序,一眼就能看得明白。
他了解自家老婆子,滿打滿算也就念了半年書,字都認不全,更別說把賬記得這么好了。
“嗯嗯,是我記的。”老五點點頭,沒有否認。
“記的不錯。”陳廣漢也微微點頭。
他一回來,劉桂蘭就跟他說了,今天統計了這幾天倒騰雞蛋的收支情況。
四天賺了六百多!
這么賺錢的生意,誰看了都得饞啊。
“爸,媽,其實……還有件事我想跟你們說。”老五欲言又止。
“什么事?說!”
“就是……這幾天我記賬的時候發現,西郊的利源面包廠收購雞蛋的價格,雖然每斤比東郊紅星面包廠高出個一毛到一毛五,但總體算下來,把雞蛋賣給紅星面包廠要賺得更多。”老五神色認真地說道。
“為啥?”陳廣漢老兩口頓時來了興趣。
“我算了一下……六哥每次送雞蛋去西郊,來回坐車差不多要一個半小時,而且車還不好等,有時候來回得花兩個小時甚至更久。”老五說得仔細,“但去東郊只要半個小時,東郊交通便利,不會出現等車誤車的情況,下鄉的車也都從東郊出發。要是六哥勤快些,只跑東郊這邊,一天能跑個兩到三趟,不像西郊那邊一天只能跑一趟。”
嘿,咱這老閨女聰明啊
陳廣漢聽完老五的話,心中頓時一喜。
一天跑一趟就能掙個一百多,一天要是能多跑幾趟,賺的錢不就翻倍了?
老六啊老六,也該是你為這個家做貢獻的時候了。
已經躲回房間的老六,只覺后勃頸一涼,咋了這是?昨個夜里睡覺著涼了?
“爸?”老五見陳廣漢半天沒說話,以為自己又說錯話了,不禁緊張起來。
“老五,你有腦子,會算賬,今天這事兒記你一功。”陳廣漢難得夸獎她。
這話一出,老五先是一愣,隨即心里甜絲絲的,就像吃了一大口棉花糖,開心極了。
“謝謝爸!”
“行了,要是沒別的事,你就回屋看書吧,我和你媽還有點事要說。”陳廣漢隨口說道。
“好!”
老五這才回過神來,點點頭。
走到門口時,她還不忘把手里的半只燒雞藏在身后。
這是爸媽偷偷給她的,可不能讓哥哥嫂嫂們知道,不然又要惹出麻煩。
“唉,老五這孩子也不知道隨了誰,一點主見都沒有,以后離了家怕是要吃虧。”
看著老五回屋,劉桂蘭有些擔憂地搖搖頭。
陳廣漢沒有回應。要不是老兩口這些年嚴重偏心三個兒子,老閨女也不會養成這種性子。
說到底,問題還是出在他們自己身上!
“對了,當家的,你怎么知道咱四九城最近缺雞蛋呢?”劉桂蘭關上門,端來熱水給陳廣漢泡腳。
女人嘛,總愛聊些家長里短,更何況這會兒屋里就他們老兩口。
“同事那里聽來的,不過這陣風刮不了多久,再過個把禮拜,雞蛋就不值這個價了。”陳廣漢淡淡地說。
“哦哦……”
劉桂蘭老老實實給陳廣漢泡腳,才幾天時間,家里就多賺了六百多塊,她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是你讓老六今天在大院門口等我的?”陳廣漢這時看似隨意地問了一句。
“不是,是他自己非要等你的。”劉桂蘭搖搖頭。
“嗯,算那小子有點良心。”陳廣漢點點頭,“桌子上那燒雞,除了咱自己留一只吃,剩下的半只,明早給那混小子送去。”
想要馬兒跑得快,也得給馬兒喂點草啊。
“行,聽你的。”劉桂蘭會心一笑,繼續低頭給陳廣漢洗腳。
“這混小子就是條野狗,逮誰咬誰!”陳廣漢無奈地搖頭,“以后就算對他好,也得悠著點,不然給他點甜頭,他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你得壓著他點兒。”
“知道……就他那性子,沒人管著遲早得出事。”劉桂蘭也是個明白事理的人。
“對了,當家的,除了倒騰雞蛋這事兒,還有件事得跟你說一下……”劉桂蘭猶豫了一下,還是把這幾天在大雜院里聽到的流言蜚語告訴了他。
陳廣漢聽完,眉頭微微皺起。
看來,最近還是太高調了。
可能是他最近大包小包往家拿的東西太多,外面已經有人在傳閑話了。
但陳廣漢仔細想想,也能理解。
這年頭,大家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你隔三岔五拎幾斤豬肉、帶幾瓶好酒、拿幾只燒雞回家,人家能不猜疑嗎?
就目前家里還沒遭賊,已經算是萬幸了。
“這樣……明后天不是老大、老二發餉的日子嗎?”陳廣漢微微點頭,“你帶著幾個小的,親自去他們廠里一趟,去的時候動靜大些。盡量讓大院和胡同里那些愛說閑話的人知道,那兩個沒良心的已經開始往家里交錢了。”
此言一出,劉桂蘭眼前頓時一亮。
這主意好啊!
這樣一來,都不用他們刻意解釋什么,外面的那些流言蜚語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以前……那幾個沒良心的,只顧自己過輕松日子,全然不顧家里。
現在他們都往家里交錢了,這讓他們陳家的日子也好過了些,就這種事誰又好多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