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先贏了再說
- 諸天武俠:從民國江湖開始
- 亍十一
- 2516字
- 2025-06-22 20:03:41
如果沈昊昆有寫日記的習慣,那他這幾天日記的內容大概如下:
二十二號。
明晚當練刀兩個鐘頭,睡前再練半個鐘頭靜身功,不可再像今晚這樣,只是睡趙國卉。二十八號就要去探老君門老底,不可懈怠。
二十三號。
睡趙國卉。
二十四號。
睡趙國卉。
……
二十六號。
沈昊昆啊沈昊昆,你怎么能如此墮落,楊詠琴的傷已經養的差不多了,明早還要同她切磋,說好的今晚養精蓄銳,結果又睡了三次?
今天是二十七號。
和楊詠琴約好今日切磋的沈昊昆,到津門飯店時,已經日上三竿。
睡趙國卉歸睡趙國卉,但不是徹夜不眠,加上起得晚,總還是睡上七八個鐘頭的,因此不用到飯店再補覺。
“我昨天去見了鄭山傲,他的傭人說他不在津門,不知哪天回來。”待沈昊昆在對面坐下,楊詠琴開口說道。
嗯?
她擺明了要踢遍津門一半的武館,迫使武行松口,承認她有在津門開館授徒的資格。在這個節骨眼上,身為津門武行“頭牌”的鄭山傲,卻離開了津門?
沈昊昆總覺得有些古怪,可又說不上來或者說沒有證據,他想了想,“那就等他回來,見上一面,再繼續踢館?”
“他的傭人沒說他哪天回來。”楊詠琴頓了頓,“先幫你解決了麻煩再說吧。”
也行。
他應了一聲,楊詠琴已再次開口,“飯店后面就有一塊空地,去那里切磋?”
“好。”
確實是一塊空地,好似尚未有什么規劃,不過這么小一塊地方,頂多建個可以休憩的涼亭,提升一下城市形象,好像也做不了太多的用途。
又或者等路拓寬了,變得臨近路邊,也許或有人看中,來開個茶攤、書攤之類的。
但這么一片地方,用來切磋卻是足夠了。
楊詠琴踢了岳家拳館和文圣門,都上了《津門時報》,報道的篇幅雖然不大,但她一個女子,接連打贏了兩位武館師父(館長),足夠令人津津樂道。
也就是她并未向《津門時報》透露她的下一步踢館計劃,不然報紙刊登出來,說不定有好事者,會在她去踢館的時候,跑去看戲。
她不愿拍照,《津門時報》的報道上,沒有刊登她的照片。茶余飯后,津門人聊起來的時候,有人覺得一定是位女俠,也有覺得能打贏岳師傅、杜師傅那樣的高手,嬌滴滴的女人是做不到的,半多生的黝黑健壯,不輸男子。
兩人比兵器。
沈昊昆用的流沙角鋒,在切磋之前,他給六合刀加了1點,六合刀(大成100/500)。
沒別的意思,算是以示尊重。
楊詠琴用的則是沈昊昆先前就見過的蝴蝶雙刀,“詠春還有一門棍法,可惜我不擅長。”
六點半棍嘛,一共六招半,所以叫六點半棍。該棍法使用的長棍,比一般棍法要長,超過兩米四,確實不適合女人練。
詠春的八斬刀取自拳法,或者說是拳法延伸,刀法套路,處處都是拳法的影子,用的也是二字鉗羊馬。
可六點半棍不同,扎的是四平馬。
融合的乃是少林棍法。
“刀無雙發,棍無雙響,你小心。”楊詠琴提醒了一句。
八斬刀刀法短小精悍,講究先發制人,一擊奏效。和一般刀法不同,想要傷敵要害不同,八斬刀卻是“你欲斬我,我僅斷你手”,哪里近,八斬刀斬哪里。哪怕只是傷到對手手指,也可建立優勢。
鐺鐺鐺。
沈昊昆手里的流沙角鋒,和楊詠琴的蝴蝶雙刀碰撞之聲,不絕于耳。沈昊昆揮刀力劈,楊詠琴手中雙刀不退反進,攤刀對沖。
又一刀斬在流沙角鋒刃口,擋住流沙角鋒的同時,楊詠琴轉馬一刺,右手刺向沈昊昆胸口。
標刀截脈。
沈昊昆壓刀橫掃,勢大力沉,想要震落楊詠琴手里的刀。不想楊詠琴手腕一轉,單刀刀鋒調轉,劃向沈昊昆持刀的手腕。
如果說六點半棍最難防的是標龍槍,八斬刀中,最令人防不勝防的,就是楊詠琴此刻用的昂劏刀。
此刀靠手腕旋轉,使刀勢昂劏向上,變化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因此腕力是八斬刀的核心。
沈昊昆翻腕躲避,攻勢自是受阻,楊詠琴左手耕刀、右手標刀,攻守形勢瞬間轉換。
要說對敵被動的時候,沈昊昆也不是沒有過,但這么被動的還是頭一遭,他收刀回撤,在楊詠琴雙刀追過來前,寒光一閃,一刀逼退了楊詠琴。
“好快。”連退兩步,擺出雙刀耕攔式的楊詠琴一臉驚訝。
與此同時,楊詠琴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沈昊昆那時架在陳旺脖子上的一刀不是偶然,他的刀就是這么快。“這就是無極刀?”
沈昊昆點頭。
雙方再戰。
以快打快。
楊詠琴越打越強勢,要么左手耕刀、右手攤刀強攻,要么雙標刀突襲,沈昊昆則以六合刀招架,只有被逼到險境,才會以無極刀后發先至,化解楊詠琴的攻勢。
接連三次,在他再次用出無極刀時,楊詠琴反應迅捷,雙刀預判捆刀,迫使沈昊昆棄刀。
沈昊昆爽快棄刀,手上的動作卻沒有絲毫停滯,格腕奪刀,一氣呵成。
楊詠琴的蝴蝶雙刀,如今兩人一人一把。
將左手刀換到右手,楊詠琴心頭有些狐疑,他之前那刀難道是故意的,就為了形成眼前的局面?
念頭一閃,她忙在心底搖頭,拋開了這個猜測,只因這樣的局面,對他并無什么好處。
有時候,對他沒什么好處,對她有壞處就夠了。
拿著尚算趁手的短刀,沈昊昆耕刀搶攻,看的楊詠琴一怔。待她想要劈刀格擋時,沈昊昆手腕一轉,刀鋒昂劏向上,分明是八斬刀的昂劏刀。
只是變化不及練八斬刀多年的楊詠琴那么快,那么變化莫測。
見狀,楊詠琴旋腕避開,隨即昂劏刀反擊,反手擊中沈昊昆手中短刀刀身,順勢下壓用力一震,抬手橫刀掃向沈昊昆胸口。
沈昊昆斜刀格擋,攤刀對沖。
八斬刀對八斬刀,破不了招?
對沈昊昆這個拙劣的模仿者,楊詠琴應對自如,一刀刺出,在沈昊昆攤刀格擋時,像是早已料到他會這么做的楊詠琴手腕再轉,昂劏刀直逼沈昊昆手腕,“棄刀!”
“好。”
沈昊昆再次爽快答應,左手卻是摸到了插在地上的流沙角鋒刀柄。
楊詠琴發現他的動作,卻已經來不及了,她逼得沈昊昆棄刀,卻被流沙角鋒架在了脖子上。
他反手的一刀,是快若閃電的無極刀,以為勝券在握,全力一刀又只剩單刀的楊詠琴,完全沒辦法抵擋。
“恭喜宿主,擊敗楊詠琴(首次),獲得技能點X20,名氣值+5555。”
技能點比沈昊昆想象的多,名氣值卻是有點可惜,如果等她多踢幾家武館,勢必會更高。
只是一番交手下來,沈昊昆必須得承認,他的實力并沒有比楊詠琴強。他能贏,有運氣和心機,被楊詠琴洞悉了他的打法,下次再交手,誰輸誰贏真就不好說。
只好先贏下再說了。
以無極刀的莫測,只憑三刀,就完全預判他的攻擊,是不可能的。所以楊詠琴當時的直覺是對的,棄刀奪刀,都在沈昊昆計劃之內。
奪刀之后,沈昊昆用出“八斬刀”,看似展示他的“天賦”、炫技,實際暗藏的卻是近乎示敵以弱的心思。
楊詠琴對八斬刀再熟悉不過,清楚怎樣能贏,接連將沈昊昆逼退,揮出必勝的一擊,卻因此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