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何青是上天派來拯救大漢的
- 三國:劇透未來,漢靈帝崩潰了
- 一點十一
- 2183字
- 2025-06-09 21:45:12
“都已經三月份了,這天還這么冷。”
何青一大早起來,在殿外鍛煉身體。
近幾天的氣候異常,冷的不像話。
難怪大漢要亡,這天象一點也不給百姓活命的機會。
這一個月的時間,皇帝沒有來過,蹇碩只來了三次。
皇帝忙于處理太平道的事,來不了是正常的現象。
好在【氣運】系統的參與度時刻變化,何青能知曉局勢的大致走向。
【皇甫嵩、盧植、朱儁、曹操、劉備、孫堅鎮壓太平道有功,參與度+30%】
【歷史事件“黃巾起義”當前參與度:78%】
參與度達到78%,足以說明鎮壓太平道的過程很順利。
太平道帶來的后果太大,避免產生嚴重的后果,大漢起碼不會損失太多。
何青每天除了看看系統的參與度,就是每日上午教導劉辯,余下的時間可以在玉堂殿附近轉轉。
他不敢去的太遠,生怕碰到何皇后。
這樣的日子短時間還好,時間一長就憋得慌。
主要沒有手機!
為了找些事情做,何青開始手寫《三國演義》,打算寫出來讓皇帝看看。
雖然“三國演義”大部分內容是改編的,但大體方向沒問題。
何青鍛煉完,準備回玉堂殿休息,忽然聽到外面傳來熟悉的聲音。
“老師,我來了!”
一個八九歲的少年,興高采烈的跑進來。
這少年正是史侯劉辯,即歷史上的漢少帝。
“今天來的挺早啊。”何青笑意吟吟,一屁股坐到臺階上,指了指旁邊。
在他的調教之下,劉辯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是第一次見面時的膽怯。
這孩子挺聰慧的,只是沒怎么得到皇帝的關心和寵愛。
本性不壞的一孩子。
劉辯屁顛屁顛的坐到何青身邊,好奇道:“老師,今天學什么?”
“之前我教你的三字經,你可學會了?”何青摸了摸劉辯的頭。
三字經是教育的必備,背熟不難,難的是理解其中的寓意。
何青希望劉辯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先學會做人,再學著做事,最后是學習如何當皇帝。
“學會了。”劉辯小腦袋瘋狂點頭。
何青沉思片刻,開口道:“既然殿下已經學會了三字經,那么我能教的也沒有那么多了,許多道理你都懂,無需我多言,不過有一個問題我想問一問殿下。”
“老師請講。”劉辯態度端正,沒有什么架子。
何青深沉道:“殿下可知何為國之大事?”
劉辯不假思索道:“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非也。”何青搖了搖頭。
“啊?那是什么?”劉辯有些疑惑。
何青面色端莊,一字一句道:“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年幼的劉辯,目前還無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未感受過民間疾苦,根本體會不到這句話。
大漢的太祖、太宗、中宗等皇帝,正是從底層一路上來的,因此對百姓的需求很了解。
其余的皇帝就沒有這個覺悟了,不是說他們不好,而是難以感同身受。
“說得好!”
恰在此時,皇帝的聲音傳來。
何青與劉辯連忙起來,接著看到劉宏與蹇碩從外面走來。
“父皇。”
“陛下。”
何青與劉辯同時行禮。
“免禮,辯兒,這一個月你感覺如何?”劉宏意氣風發,對劉辯的態度好了不少。
“我在先生身邊學習了很多,我很喜歡先生!”劉辯興奮的拉著皇帝的衣袖。
“這就好,先生有大才,好好的學習。”劉宏慈祥的拍了拍劉辯的頭。
“是!”劉辯對著何青做了個鬼臉。
“好了,辯兒,你先去你母后那,我與先生要議事。”劉宏輕輕拍了拍劉辯的后背。
“唯,先生,學生先走了。”劉辯對二人行禮,隨后跟著太監離去。
蹇碩一直站在玉堂殿的宮門旁,直到劉辯走遠,他才命人關門警戒。
接下來的對話是機密,任何人都不能聽到。
劉宏坐到臺階上,示意何青坐下,說道:“何青啊,你剛才說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這話說得好啊!”
不同于大漢的其他皇帝,他繼位之前是解瀆亭侯,對于民間之事了解頗深。
相較于劉辯的不理解,他能夠產生一部分共情。
“臣恭賀陛下。”何青沒有坐下,反而行禮祝賀。
“哦?祝賀我什么?”劉宏意外的看著何青。
“陛下這一個月沒來,今日卻有空,并且心情大好,想來是太平道謀反之事得以控制,這當然值得祝賀。”何青有模有樣的道賀。
太平道被鎮壓,他比皇帝先一步知曉。
大漢的通信速度,遠遠不如【氣運】來的簡單粗暴。
劉宏欣慰的點頭道:“你說的不錯,皇甫嵩、曹操于冀州清剿太平道,在他們沒有反應之前先一步鎮壓。
盧植和朱儁也鎮壓了兗州、豫州等地的太平道,不過揚州、徐州、青州等地,還有太平道余孽起事。”
“冀州起不了事,兗州和豫州被控制,剩下的都是烏合之眾,遲早要敗。”何青微微一笑,坐到皇帝身旁。
兩人之間似乎沒有君臣的等級感,更多的是知心好友。
或許上次何青詢問皇帝是否有過振興大漢的話,點亮了劉宏內心的那團光。
“你說的不錯,讓我高興的是張角被曹操活捉,不日將押到雒陽。”劉宏哈哈大笑,毫不掩飾內心的喜悅。
何青一愣,猶豫道:“我想見見張角。”
劉宏的笑聲戛然而止,詫異道:“哦?為何?”
何青沉默半晌,心情復雜的解釋道:“張角在后世的地位很高,我也對這位道教的大賢良師很感興趣,望陛下給我這個機會。”
“準了。”劉宏不假思索的點頭。
“謝過陛下。”何青松了口氣。
“該謝的人是我,如果沒有你,大漢將面臨何等的災難。”劉宏微微抬頭,嘴角止不住的上揚。
天佑大漢!
何青定然是上天派來拯救大漢的!
經此一事,劉宏完全信任何青。
劉宏轉頭問道:“何青,你有沒有入朝為官的念想。”
“為官之道我不懂。”何青搖搖頭。
前世就不怎么懂的人情世故,混跡官場還是算了吧。
人心不能直視。
一旦進了朝堂,許多事情身不由己。
還是別給自己找麻煩了。
劉宏點點頭,繼續道:“上次說到王允,接著說吧。”
此來的目的就是了解后續的事情,好提前防范和應對。
如果不是處理朝政,關注太平道謀反的動向,他早就過來問了。
先讓蹇碩來,而后轉述給他,他覺得不行,親耳聽到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