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唐朝的飲食文化
- 雙穿大唐,我是上官婉兒的奶爸
- 可愛的小比熊
- 2228字
- 2025-06-09 00:00:00
飯桌上,小婉兒已經(jīng)完全解放了雙手,主要是紅燒排骨太香了。
小丫頭拿著排骨啃的滿嘴流油。
“小郎君,你做的菜好好吃呀,婉兒還從來沒吃過這么好吃的菜呢。”
“是嗎,好吃的話,那你就多吃點,以后經(jīng)常過來吃,我天天給你們做。”
李長安一邊笑著一邊用筷子夾起些魚香肉絲就著米飯送進嘴里,慢慢咀嚼起來。
這人多吃飯就是香,也不知道為什么。
以往他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大都是在應付。
敷衍一下肚子而已,并沒有多少滿足感,更多的是飽腹。
而今日他感覺自己做的菜真的很香,被小丫頭這么一夸贊,成就感蹭噌的就上來了。
或許這就是情緒價值的作用吧。
鄭氏也在旁邊忍不住贊嘆道。
“小郎君的廚藝比起宮中的尚食局都不遑多讓呢,怕是陛下都沒吃過這么好吃的菜肴。”
“只是這些肉的味道妾實在是品嘗不出其種類,似乎并不是牛羊一類的肉食。”
李長安點點頭,“確實不是牛羊,而是豬肉。”
“豬肉?”
一聽到這個詞語,鄭氏和小婉兒全都愣住了。
尤其是小婉兒,怔怔的盯著手里的排骨,一臉的難以置信。
看到兩人呆愣的表情,李長安不禁面帶疑惑。
“怎么了?豬肉有什么問題嗎?”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在唐朝,豬肉等同于賤肉,只有身份低賤的人才會吃這種肉。
因為唐朝的豬圈都是和廁所相連的,養(yǎng)在豬圈的這些豬還會吃人的排泄物。
所以唐朝人普遍認為豬是一種很臟的動物。
尤其是一些出身上層的貴族,哪怕是吃豬肉也是偷偷的吃,根本不敢告訴別人。
否則就會被人瞧不起。
除了上面的原因之外,還有就是在唐朝,養(yǎng)豬沒有閹割技術,所以豬肉會很腥臊。
再加上唐朝炒菜還沒有普及,大多都是蒸煮燉。
即便香料豐富,豬肉也沒辦法做的很好吃。
所以豬肉在唐朝都不會被端上上流社會的餐桌。
鄭氏以為李長安并不了解唐朝的風俗習慣,于是解釋道。
“沒什么,只是很好奇小郎君如何把豬肉做的如此美味,妾以前聽聞豬肉都是又腥又騷,難以下咽,像小郎君做的這般,香味濃郁,入口生津,還是頭一次吃到呢。”
聞言,李長安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我還以為你們唐朝人對于豬肉有什么忌諱呢。”
“其實豬肉想要做的好吃,無外乎煎炒炸,再配以調(diào)料,自然能做出如此美味。”
“說到這里,我還挺好奇的,你們唐朝人吃飯都吃些什么,能不能跟我說說?”
話說到這里了,李長安正好從鄭氏口中積累一些素材,小說里面也能用得到。
鄭氏看了一眼旁邊的婉兒,小丫頭又繼續(xù)啃起了排骨。
“其實在大唐,我們的飲食無非是羊肉,胡餅,魚生,還有一些煮菜之類,至于做法倒是不似小郎君這般,對于羊肉的處理大概就是煮,炙,烤這三種.....”
李長安拿出手機按下錄音,開始記錄著鄭氏的話,這些可都是珍貴的歷史資料。
還是大唐土著親口告訴他的,可比一些歷史學家的推測要準確的多。
三人有說有笑,一頓飯吃了將近一個小時,桌上的菜也都被他們光盤了,一點也沒剩下。
小婉兒靠在椅子上,小手拍了拍自己圓滾滾的小肚子,一臉滿足的感嘆道。
“好飽呀。”
“太好吃了。”
鄭氏在旁邊忍不住笑罵道。
“你這丫頭,遇見好吃的也不能一下吃這么多呀,看你那肚子都鼓起來了。”
“嘻嘻。”
“那不正好,下午婉兒繼續(xù)幫著阿娘鏟雪,還能消消食呢。”
小丫頭得意的說。
這話一出口,本來很高興的鄭氏,臉上忽然泛起一絲淡淡的憂愁,但很快就消失不見。
斂住情緒的鄭氏拍了拍小丫頭的小腦瓜,“行,你是阿娘的乖婉兒。”
李長安察覺到了鄭氏的想法,不過當著小婉兒的面,他沒提融雪劑的事情。
端起桌上的盤子碗,就去了廚房,鄭氏見狀連忙跟上。
看到李長安把碗碟都放進一個小池子里,鄭氏猜測他應該是要洗碗。
“小郎君,這種事情還是讓妾來做吧,你去歇著就好。”
“不用,這點小事,我來就行,況且這里的東西你也不會用呀。”
李長安的話讓鄭氏愣在原地,不知道該說什么,她確實不會用這里的東西。
只好靜靜的看著李長安洗碗,心中則默默記錄下他洗碗的步驟。
李長安拿起洗碗布擠出一些洗潔精,慢慢的擦拭著碗上的油漬。
目光看了看身后,發(fā)現(xiàn)婉兒沒有跟過來,于是對鄭氏小聲道。
“關于掃雪的事情,不要太擔心,我有辦法幫你,明日之前保證能讓整個院子的積雪全都消失不見。”
冷不丁的一句話讓鄭氏一臉驚訝,緩了緩才道。
“小郎君是神仙嗎?怎么會知道妾掃雪的事情?”
李長安神秘一笑。
“神仙談不上,不過我有我的方法,而且我還知道那個什么監(jiān)作故意刁難你,公報私仇的事。”
“既然他那么想找你的茬,那我們就偏不讓他得逞,等明日積雪一清,看他還有什么借口為難你。”
鄭氏看著李長安的側(cè)臉,心情復雜,難以言喻,有開心,有感動,甚至有點想哭。
好歹她也是二十多歲的人,到了這個年紀心性早就沉穩(wěn)的不似少女。
不成想今日竟然因為眼前這個小郎君又波動起來。
情緒在心中壓抑了許久,才開口道。
“小郎君為妾做的實在是太多了,妾怕是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都難以報答小郎君的大恩大德。”
“說的什么話,我最看不慣的那種挾私報復的人,那個什么狗屁監(jiān)作明顯就是欺負你,這要是讓他得逞了,豈不是沒有天理。”
“我這叫伸張正義,不需要你的報答,沒事的。”
李長安的一番慷慨陳詞把鄭氏說的眼眶微紅,悄悄抹了抹眼角,喃喃道。
“小郎君真是菩薩心腸,妾母女能遇到小郎君不知是幾世修來的福分。”
“好了好了,別再說這些了,我聽的都快不好意思了,再說可就見外了。”
李長安連忙打住她,把刷好的碗筷放進柜櫥,擦了擦手,來到客廳。
小丫頭已經(jīng)躺在沙發(fā)上睡著了。
鄭氏見狀就要過去喚醒她,李長安伸手攔住鄭氏。
“讓她睡吧,這丫頭上午估計是累壞了,就讓她好好休息吧。”
“對了,你后背的傷怎么樣了?”
“本來想著晚上給你換藥的,但看你掃了一上午的雪,怕是后背的藥都被汗水給沖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