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江南舊夢牽宿緣,真假皇子掀風云
蘇檀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月光在窗紙上洇成一片模糊的銀斑。
她數著更漏敲過第五遍時,終于從炕席下摸出那本舊賬冊。
咸平二年十二月,李昭儀染寒——這行字被墨汁暈開,像塊化不開的陰云。
她翻到最末頁,針尖刻的小字在月光下泛著冷光:“龍胎非帝種,真命在江南。“
江南揚州府。她前世的籍貫,原身被抵入宮的由頭。
“七月廿八。“她突然低呼出聲。
原身的生辰貼還在包袱底壓著,那是入宮時司記房登記的——七月廿八,與賬冊里“龍胎“的暗語同個日子。
更要命的是,原身曾說過,生母在她三歲時病逝,臨終前總念叨“當年在官宦人家當差,見過最金貴的主子“。
窗欞被夜風吹得吱呀響,蘇檀打了個寒顫。
她想起昨夜劉婆子遞藍布包時,掌心的溫度燙得驚人——那不是普通的舊物,是信物,是證詞。
天剛蒙蒙亮,司膳局的小宮娥來敲她的門:“蘇姐姐,三皇子殿下調你去聽松閣回話。“
蘇檀的手在裙角蹭了蹭,把玉牌和賬冊塞進袖中。
聽松閣是裴硯在后宮的別苑,竹影掃過朱漆門時,她聞到了熟悉的沉水香——是裴硯常用的熏香,混著墨汁的清苦。
“來了?“裴硯倚在案前,指尖轉著枚青玉鎮紙,眉眼在晨光里半明半暗。
他穿月白錦袍,發冠松松系著,倒像個剛睡醒的貴公子,可眼底的銳光讓蘇檀想起蘆葦蕩里他持劍的模樣。
蘇檀把玉牌和賬冊輕輕放在案上,銅鎮紙壓著的宣紙還沾著未干的墨痕,是她昨日在冷宮見過的殘卷抄本。“殿下,我想我可能是那個'龍胎'。“
裴硯的動作頓住,鎮紙“咔“地磕在案上。
他盯著玉牌上“昭儀“二字,喉結動了動:“不可能。
你是江南商戶之女,怎會是皇家血脈?“
“可我的生母,曾侍奉過一位落難的公主。“蘇檀舔了舔干澀的唇,“原身的記憶里,她總摸著我手腕的紅痣說'這是貴人印',還有...我的生辰。“她指了指賬冊最末頁,“七月廿八。“
裴硯的瞳孔驟然收縮。
他突然轉身拉開暗格,取出一面青銅鏡。
鏡面蒙著薄灰,他用袖口仔細擦拭,背面的刻痕漸漸清晰——“七月廿八誕龍子,江南煙雨寄余生。“
蘇檀的呼吸幾乎停滯。
兩行字與賬冊上的針刻小字如出一轍,連筆鋒的頓挫都像出自同一人之手。
她伸手觸碰鏡背,指尖被刻痕硌得發疼:“這是...“
“母妃臨終前塞給我的。“裴硯的聲音低得像嘆息,“她說'硯兒,若有一日見著能解這詩的人,便是你命里的貴人'。“他突然握住蘇檀的手腕,指腹碾過那粒紅痣,“你腕間的紅痣,和母妃畫像里李昭儀的痣,生在同一個位置。“
蘇檀的眼眶熱得發燙。
她望著裴硯眼底翻涌的暗潮,忽然想起前世看過的話本——真假皇子,貍貓換太子。
可此刻她腦子亂成一團,只抓住最刺心的那句:“若我是真的龍胎,那你...“
“說明當今圣上并非先帝親生。“裴硯替她說完,指尖微微發抖。
他松開手后退半步,玄色靴底碾過地上的竹影,“當年李昭儀被賜死,說她私通外臣,可母妃是罪臣之女,怎會有昭儀玉牌?
這玉牌是先皇親賜的,除非...“
“除非李昭儀根本沒死。“蘇檀接口,聲音發顫,“她調換了龍胎,把真皇子送出宮,自己頂了罪。
而我...是被換出宮的那個。“
裴硯突然笑了,笑聲里帶著幾分冷:“所以這些年,有人拼命追殺你,為的是滅口。
昨夜蘆葦蕩的追兵,孫姑姑的銀簪,都是沖這個來的。“他猛地攥住蘇檀的肩,“從今天起,你半步都不許離開我身邊。“
話音未落,窗外傳來竹葉折斷的脆響。
裴硯旋身抽出案頭的玉笛,笛身寒光一閃——那是他從不離身的軟劍。
蘇檀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窗欞上靜靜躺著一支銀簪,簪頭雕著并蒂蓮,尾端刻著極小的“孫“字。
血還未凝,順著簪尾滴在青石板上,像朵正在綻放的紅梅。
蘇檀的手指扣住裴硯的衣袖,銀簪上的血珠落進她手背的凹處,涼得刺骨。
她望著那行密語“真龍歸位,假鳳當誅“,忽然想起孫姑姑昨日經過司膳局時,看她的眼神像看塊燒紅的炭——要不是裴硯突然出現,那碗下了巴豆的銀耳羹,早該送到她手里了。
“他們等不及了。“裴硯把銀簪收進袖中,指尖撫過她發頂,“從現在開始,你每吃一口飯,都要我先嘗;每走一步路,都要我在身側。“他低頭與她平視,眼尾的紅痣像團跳動的火,“蘇檀,我裴硯這輩子,最擅長的就是把想殺我的人,一個個埋進土里。“
窗外的風卷著竹葉掠過,蘇檀望著他腰間晃動的玉佩,忽然想起昨夜炕洞里的玉牌。
兩塊玉牌若是合在一起,或許能拼出完整的真相——可此刻她更清楚,從她說出“龍胎“二字起,這潭深水,已經漫過了她的脖子。
更漏在廊下敲響,蘇檀摸了摸袖中溫熱的銅鏡,聽著裴硯安排暗衛的聲音。
她望著窗欞上那支染血的銀簪,忽然覺得,有些秘密,該見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