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請叫我錦衣衛
- 老朱快賜婚,吾乃劉伯溫第三子!
- 秦夜
- 2004字
- 2025-06-03 16:39:18
早朝結束后,朱元璋率先袖袍離去,朱標隨后,奉天殿外只留下百官議論紛紛。
“這永昌侯藍玉回來了,朝堂以后就熱鬧了。”
“我們被錦衣衛整得可慘了,那些防衛邊疆的武將回來,也能為我們分擔些壓力。”
雖說自古文官與武將站在對立面,可是面對彈劾百官的錦衣衛,他們是同仇敵愾。
敵人的敵人,那就是朋友。
“李丞相,這事還得看你美言幾句,我們跟那些武將放下點私人恩怨,先把錦衣衛給彈死再說。”
有老官員自持相熟,拉著李善長套近乎。
“咳咳,這事急不得,急不得,還得從長計議,畢竟是陛下的意思,總有深意。”
老而成精的李善長,又怎么愿意讓這群人給拖下水,當即和稀泥起來了。
既不說自己可以搞定武將一派,也不聲討錦衣衛的酷吏惡行。
一群不長眼的東西,在奉天大殿前,自有錦衣衛的眼線盯著,輪得他們在這里大放厥詞。
錦衣衛代表著陛下的意愿行事,他們文官彈劾可以,武將對著干也行,但他們偏偏不能坑瀣一氣,文武聯合。
“這李善長也是頭老狐貍了。”靠在奉天殿外的石柱上,劉玄雙手抱臂在前,冷笑一聲。
這率先文武聯合的人,不就是李善長么,如今就揣著明白裝糊涂。
劉玄肩負監察百官之職,看著行色匆匆的百官,一道身影卻主動闖入視線。
“三弟,今天你也在朝堂上,太子殿下對你重點培養?”劉璉面露喜色,主動湊上來打招呼。
“這位大人,工作的時候,稱職務!”
劉玄晃了晃自己的繡春刀,眼神犀利,隱隱透出一種警告的意味,別過來,再過來剁了你!
這個時候,大哥可千萬不要犯渾了,當著百官面前,跟他一錦衣衛走得那么近,無疑是站在朝堂所有官員的對立面,當然了……父親除外。
以后再朝堂上,再也沒有他說話的地方了。
劉玄心中默念,大哥,得罪了!
“你這是……”
見到劉玄揚起腰間的繡春刀,刀鋒險些出鞘,劉璉嚇得本能地后退幾步,險些從奉天殿前的石階摔下去了。
劉璉不解,這刀劍無眼,三弟別開這種玩笑。
“滾!”
劉玄險些抽刀,就要砍了劉璉,如此舉動,頓時引來離開的百官,一陣口誅筆伐。
他們剛彈劾完錦衣衛,這些錦衣衛就蹬鼻子上臉,欺負他們的同僚,哪怕劉璉能忍,他們都忍不了!
“你這小小的錦衣衛,猖狂!”
“你敢謀害朝廷命官,找死!”
他們都跟劉璉沒有過多的交情,但同朝為官,對于這些錦衣衛的惡行,實在看不慣。
一時之間,所有人矛盾都指向了劉玄,饒是這個時候,再老實本分的劉璉,都不由得反應過來。
三弟在幫自己,如今錦衣衛跟百官之間,勢成水火,他不能跟錦衣衛走得太近。
“諸位大人,是我不小心踩到這位錦衣衛的鞋子了,我有錯在先,多事不如少一事。”
在劉璉跟那些百官扯皮的時候,劉玄早借著下朝時的人員混亂,消失在奉天殿臺階上。
劉玄回到朱標的身邊,道:“百官說和李善長,欲要武將一同彈劾錦衣衛。”
“孤知道,隨他們去吧。”朱標在桌上,看著堆積如山的奏折,光是彈劾錦衣衛的奏折,就占據了三分之一。
可見,朝堂上百官對于錦衣衛的痛恨。
“他們越恨錦衣衛,父皇就越樂意見到,沒有人會對危害自己利益的人,笑臉相迎,他們也不能免俗。”
朱標將彈劾的奏折,選擇性無視過去。
錦衣衛自成立以來,就是他們皇家的刀,這把刀也該開刃露出本有鋒芒了。
雖然他不贊成,這么快以百官開刀,但這是父皇的決定,他會協助皇帝整頓朝政。
“剛才,你在保護你的哥哥。”朱標道。
“殿下,臣……魯莽。”
“人之常情,不管是你父親,還是你大哥,一直都是奉公守法,這點孤看得清楚。”
朱標沒有怪劉玄,吩咐道:“今晚的接風宴,你也一同過來吧。”
他的舅舅回到了,于公于私,他都應該為藍玉接風洗塵一番,奈何政務太過繁重了,應該要晚一些時間。
“孤不在的時候,你就是孤的眼睛,他們說了什么,你心中要有數。”朱標低頭批改著奏折。
他對于劉玄是信任,同樣的,身為錦衣衛一員,這是劉玄本分。
劉玄默默點頭,這代替朱標,給那些從邊關回到的武將,接風洗塵,可沒人會買賬。
正如同父親所言,那是一群驕兵悍將,他們骨子里的痞氣,混雜著開國之臣的狂傲,讓他們目空一切。
除了陛下,沒有人能鎮壓得住,這一班驕兵悍將,便是太子朱標,也稍欠缺火候。
朱標放下奏折,一巴掌落在劉玄的腰上,平靜且篤定道:“放心,他們不敢動你,你要記住,你是孤的人,做事挺直腰桿,自有孤為了撐腰!”
劉玄行事沒有盡力,朱標都一一看在眼里,或許百官的彈劾,令他有所顧慮。
但他朱標的人,沒人能動!
即便是淮西武將,也不能肆意行事!
“臣明白……臣還請殿下多注意身體,勞多則傷身,身體為重。”
劉玄暗暗心驚,太子朱標的帝王心術,已經是不比朱元璋弱上多少了,同時感到惋惜。
大明王朝有這樣一位帝王,一定會出彩。
前提是,朱標能活著繼承帝王之位。
“孤還要忙,你下去吧。”
朱標臉色帶著一些憔悴,昨晚他還沒有睡夠兩個時辰,接連上早朝,批改成山般的奏折,怎么可能不累。
但今日事今畢,明日還有明日的奏折,批改每一封奏折,都關乎國家大事,不容有誤。
為陛下分憂,為民謀福,身為太子豈能惜身。
劉玄點了點頭,從御書房悄然退去,心中感到一絲的無力,他知道自己是勸不住朱標的。
標啊,你就努力活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