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裝一波大的
- 我的學霸學姐也重生了
- 我思故我菜
- 2248字
- 2025-07-12 22:17:00
大屏幕上最前面的兩個人的名字赫然就是:
李夢蝶:100;
姬明:100;
...
此刻臺下學生們硬是愣住半分鐘。
就連劉建亞與劉若川二人此刻都愣住了。
知道二人會取得很好的成績。
可是萬萬沒想到,尼瑪的這是滿分啊。
“韋神,你多少?”
一些P大以及其余學校的學生把目光望向韋東奕。
他此刻也愣了好一會,道:
“雖然都是滿分,但是他們說只做了三十多分鐘。”
“高下已分。”
眾人:...。
“這不科學,一點都不科學。”
“韋神你都要花兩個小時左右,他們竟然只做了三十多分鐘。”
他們此刻懷疑是不是有什么內幕。
“好了,別說了,夠丟人的了,聽人家分享一些心得吧,我在國際數學中心聽說過他們的名字。
高教社杯的冠軍,且論文被很多業內都奉為經典。”
此刻在場學生垂頭喪氣。
剛剛還在陰陽怪氣他們,現在萬萬沒想到,回旋鏢來得這么快。
只見姬明此刻淡淡說道:
“我們這種學校的學生水平確實是比較菜,也不知道諸位大神的水平如何,讓我與我學姐開開眼。”
“帝都可是號稱匯聚了天下最為頂級的英才,特別是P大數院,號稱是龍國頂級天才聚集地。”
眾人:...。
“畢竟我與我未婚妻未來很可能考不上P大,要是今天能夠見識一下P大學子的風采,也是十分幸運的。”
瑪德,這人,怎么逮著他們殺啊。
他們恨不得給自己一耳巴子。
難怪兩位教授前后態度會這么大。
敢情是早就知道了一些內幕。
也不提醒提醒他們。
他們此刻幽幽的看著劉若川。
劉若川干咳了幾聲,我沒提醒你們嗎?
你們這群屌人非要去爭強好勝。
現在臉被打腫了吧。
“咳咳,姬明同學與李夢蝶同學還真是厲害,不過你上來分享是關于孿生素數間距的一些看法嗎?”
劉若川趕緊岔開話題,太尷尬了。
今天他們帝都一眾高校的臉都要被姬明給抽爛了。
三十多分鐘的滿分選手,整個競賽史上都沒人做到了。
前提是他們沒說謊。
不過看二人一臉風輕云淡的表情,好像根本不屑撒謊。
眾人這才稍微緩和了一下氛圍。
想來這種天賦的選手,對于國際上數學前沿也比較關注。
而且張益唐本身的話題也具有代表性,逆襲的典故,加上大齡選手在最難的數論領域做出了開創性成果,想要不引人注目都難。
聽聽他們的看法也不錯。
兩位教授都這個態度了,他們再傻,也意識到了一些問題。
他們此刻目不轉睛的看著姬明。
特別一些女生,他們發現這個姬明人還挺好看的。
顏之有理。
不過想著竟然有未婚妻了,她們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這就要英年早婚了嗎?
可惡啊!
她們就沒機會了嗎!
還是個數學天賦不錯的高手。
不過那個女生好像確實是很美,自帶一股清冷與仙氣。
絕美的容顏仿佛是上帝精心雕刻的寶藏。
笑起來更是把他們帝都這群男學子迷得有點魂不守舍。
姬明干咳兩聲,道:
“我不是分享我的看法的。”
眾人:???。
不是分享你的看法,那你剛剛上去裝什么逼?
那還不趕緊下來,讓人家劉建亞教授繼續分享。
瑪德,總不能真是為了上去秀一波數學競賽的成績吧?
這不是強行裝逼嗎!
“不會就是不會,反正中國也沒幾個學生研究解析數論,非要上去裝逼干嘛。”
符明理此刻小聲吐槽道。
不少人深以為然。
國內確實沒多少人解析數論,更別說這么前沿的數學成果了。
劉若川此刻有些不會了,他問道:
“呃,那姬明同學上來是...?”
姬明笑了笑,說道:
“我當然是上來分享我的論文啊,我在張益唐的基礎上之上,結合篩法、幾何、優化等方向,重新找到了一條可以推進孿生素數間距的思路。
并且已經整理了出來,寫成了論文,這幾天正準備上傳arxiv呢。”
“也準備投到《數論雜志》上去。”
眾人:???。
不是,哥們,要不你自己看看你說的什么話?
你一個本科生,找到了一種不同于陶哲軒與梅納德的新思路?
推進了孿生素數間距?
這不是鬧嗎!
臺下學生不信,是因為他們覺得不可能有這種猛人。
反倒是劉若川與劉建亞咽了咽口水,試探性的問道:
“那篇論文數論部分的理論是你推導的?”
姬明搖了搖頭,道:
“不是。”
二人:???。
“準確的說不全是,我負責了部分內容,這篇論文我也只是負責了大部分內容,我未婚妻也做了一些工作。”
姬明解釋說道。
二人:...。
“真的找到了一種不同于陶哲軒與梅納德的新思路,但是還是建立在張益唐的思想之上,或者啟發之上?”
劉建亞此刻還是不是很相信的問道。
那是那兩篇論文的影子又在他的腦海之中浮現,又覺得他們可能創造出一個大的奇跡。
“真的不同于他們的思路啊,他們無非就是改良篩法而已,我們又不是。”
“是跨學科的融合,自然而然的證明。”
二人眼中露出一絲驚駭與難以置信。
姬明見他們這個表情,無奈的說道:
“唉,問這么多干嘛,直接看我論文不就行了嗎?”
他們二人點了點頭,道:
“好。”
沒一會,姬明就把論文給投放了出來。
在P大國際數學中心演講自己的論文,這下子姬明與李夢蝶都不怕被人剽竊了。
今天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是見證人,
還有劉若川與劉建亞。
根本不怕一些人出來搶奪成果。
要是在P大演講的論文被國內的人搶奪了成果,那還真是一個笑話。
超級無敵大笑話。
他們P大的臉都會被丟干凈。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直接投稿以及掛在arxiv上還要靠譜一些。
沒多久,姬明的論文摘要就引入了他們的眼中。
【本文提出一種融合篩法、算術拓撲與優化理論的新方法,對孿生素數猜想間距問題給出突破性推進。
不同于傳統篩法改良路徑,我們通過幾何化素數分布并引入動態優化模型,將間距約束轉化為...】
此刻劉建亞與劉若川神色凝重,目不轉睛的看起了后面的內容。
這篇論文要是沒問題,國內可能就要出一個解析數論的超級天才了。
如果劉若川沒記錯,這個姬明才18歲。
這個年齡,18歲,取得如此成果,趕得上一些厲害的菲爾茲獎得主年輕的時候了。
比如17歲就取得了碩士學位的陶哲軒。
看著他們驚訝的表情,姬明此刻頗有一種暗爽的感覺。
這次,算是裝了一波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