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泛濫的竹莢魚
- 1993:瀨戶內海的幸福人生
- 亞考爾的陽炎刀
- 2285字
- 2025-06-12 06:15:21
船名:「汐丸七號」。
船籍港:愛媛縣今治市大三島。
建造年份:1986年。
制造廠商:今治造船所。
船舶種類:小型定置網兼近海撒網漁船。
船體材質:全玻璃鋼,尾艙有防滑鋼板加固。
船級認證:日本小型船舶檢查機構(JCI)認證5噸級小型漁船。
總噸位(G.T.):約 4.9噸。
主機型號:洋馬 4JH-DTZ(柴油,4缸)。
主機功率:120馬力/ 2800 RPM。
航速巡航:約8節,最大可達10節。
續航能力:滿油狀態下約可航行 100~120海里。
油艙容量:約 400升。
導航設備:Furuno GP-30簡易定位儀、魚探儀、VHF無線電。
......
此刻,船已經離港接近10分鐘了。
此次行程的目的地是西南方向約6公里海域的定置場。
以這艘船的航速,大概需要30多分鐘的時間才能開到那里。
趁著這會閑著的功夫,結城義男給高橋詳細介紹了一下這艘船。
高橋跟著結城義男,在船上走了一圈。
這是一艘典型的瀨戶內海小型近海漁船。
船體長約十米出頭,通體刷著早已泛黃的白漆,船舷邊緣還能看見海風與鹽水留下的斑駁痕跡。
船首高高翹起,用以破浪。
甲板寬敞平坦,兩側裝有簡易不銹鋼欄桿,便于操作漁網。
船中段是一座不大的密閉式操舵室,外殼也是玻璃鋼結構,窗戶四面環設,略有些模糊,像是常年被海鹽糊住了。
艙門推拉式,滑軌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顯得有些年頭。
艙內駕駛座旁邊擺著老舊的Furuno魚探儀和無線電通話機,儀表盤上的幾個指針微微抖動。
靠墻掛著一張大三島周邊的海圖,用透明塑料片壓著,角上用透明膠帶補了幾次。
操舵室后方連接著操作甲板,船尾區域擺著一些冷藏泡沫箱,還有一臺手搖式絞盤,是專用于拖網和拉定置網的。
結城義男隨手拿出一支煙,下意識遞給高橋,又忽然意識到他不抽煙,于是自顧自地抽起來。
“現在年輕人都不抽煙了,是個好事啊。”
眾人站在甲板上,抬頭看著波瀾不驚的瀨戶內海。
今日天氣較好,雖然有太陽,但云層也在不停運動。
有時一朵巨云剛好遮蓋住太陽,眾人也能夠享受到清涼時刻。
作為漁夫,除了高橋以外的幾人無一不是皮膚黝黑。
但是無論是體態還是精神面貌,看起來都異常健康。
高橋感覺這種狀態挺好的,至少這里的人比東京的小年輕和大叔看起來正常多了。
船尾的柴油機節奏平穩,螺旋槳咕噥咕噥地吞吐著浪。
遠處的云影緩緩移動著,照在水面上,像是一片片灰藍的碎鏡。
甲板上除了高橋、義男、永澤,還有兩名年紀稍輕的船員。
一個叫村上,是菲律賓人,日語比較流暢,據說在這里呆了十來年了。三十出頭,眼神干練。
另一個是岡本,日本人,年紀更小些,據說是今治市漁協推薦來的實習生,戴著手套在船尾檢查絞盤的鋼索。
“義男哥,這天氣看起來不錯啊,今天能有個好收成吧?”村上朝前面喊。
“要看潮水。”結城義男瞥了一眼儀表,又望了望不遠處的水線。
“這會是中潮轉小潮,網口該有些貨,不過別高興太早。”
“定置場就在前面那片了嗎?”高橋瞇著眼睛看過去,果然能隱約看到幾根旗桿似的浮漂在海面上立著。
“快到了。”
結城義男拍拍高橋的肩膀,指了指那片海域,“看那邊,有點泛白,那是流入口,說明潮水正在流進網里。”
“你說海里東西懂這些嗎?”
“魚不懂,人懂。”
結城義男不愧是老漁民,力氣不是一般的大,這么狠拍了他一下,高橋差點沒站穩。
“你小子,沒事多去讀讀書,把證考下來,這些常識性的東西你多學習學習。”
“你要是真打算干這一行,就得學會看海,看風,看鳥,甚至連空氣里的咸味都得能辨出個一二。”
“有這么神?”
“慢慢你就知道了。”義男把煙按進船側的煙灰盒。
“今天你先別下網,站在旁邊看看,別被繩索卷進去,那玩意兒可不長眼。”
船繼續駛近那片定置區域,海面上的浮標越來越清晰。
那是一片呈“幾”字形排列的浮網系統,一部分固定在水下,一部分延伸到海面上,像是大海里布下的一張透明陷阱。
云層再次從眾人頭頂掠過,陽光透過縫隙,映出定置網里不規則的光影。
“好了,準備減速。”義男推了推操控桿,主機發出一聲悶響,隨即船速緩緩降了下來。
第一網開始收繩的時候,海面忽然躁動了起來。
“不對勁啊。”
結城義男站在甲板上觀望,感覺有點怪怪的。
永澤、村上和岡本已經從船尾的滑道一側將定置網的邊角拽上船。
麻繩被絞盤緩慢卷緊,鋼索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網底剛浮出水面,一群銀閃閃的身影便在波浪中炸開了。
“竹莢魚。”岡本大喊一聲,整張網幾乎把絞盤都拉得嗡嗡作響。
數不清的竹莢魚。
從最小的幾十克到大約長三十公分五六百克的,密密麻麻地堆疊在一起,就像一鍋倒進了港灣的魚湯。
“靠,今天的密度有點夸張啊。”村上愣住了,手里的繩子差點被沖脫。
結城慌忙上前幫忙,他瞥了一眼高橋道:“今天你算是走運,第一次出船就遇上這玩意兒。”
“什么意思?”
“泛濫期的竹莢魚。每年五月底到七月初,如果潮水和溫度合得剛剛好,它們會像瘋了一樣朝近海涌。”
“這種規模的,十年難見一次。”
“是好事?”高橋問。
此時,岡本正試圖將其中一袋壓網的魚往倉里拖,結果腳下一滑,連人帶魚滑倒在甲板上。
“啊哇哇哇!師傅!這些魚要炸開了!”
“冷靜。”結城大喝一聲,迅速操縱絞盤放慢節奏,“先別急著拉上來,放緩點,別把網扯破了。”
他回頭對高橋道:“今天咱們得輪流裝箱封冰。”
“這玩意新鮮度對價格的影響很大,抓緊時間。”
高橋愣了愣,咽了口唾沫,跟著他一起操作起來。
結城一邊指揮永澤把保冷冰板搬出來,一邊罵罵咧咧:
“年年說要減量捕撈,一松口又全沖出來。”
“這些東西一多起來,別的魚全躲了。”岡本的聲音從一旁傳來。
“本來定置網該抓的是馬鮫、真鯛、黑鮪—。”
“現在一網竹莢魚,利潤低、耗冰多、還難賣。”
“那還撈不撈了?”
結城吐出一句話:“撈。不撈今天賺空氣?”
甲板上的人像開了鍋,漁網一圈圈地收起,密度大的部分被舀網裝箱,剩下的直接沖入暫存槽。
一些體型大的竹莢魚還在不斷跳躍,尾鰭拍在金屬板上,砰砰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