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首戰大劫
- 明末:第四天災千里行
- 失業偵探一川碳
- 2505字
- 2025-06-08 22:46:27
劉燁心情還是不錯的,就對著玩家們抱著拳,說了句提氣的話。
“全賴各位兄弟的洪福,我辛堡軍首戰大捷!”
其實算個屁的大捷啊,玩家掛了八個,另外還有一個摔瘸了,一個膝蓋中了一箭,姑且算是傷亡十人。
如果沒有自己出馬,玩家們只能換掉一個韃子,也就是八比一的交換比,簡直虧到姥姥家。
哪怕是再算上自己宰的兩個,八比三的交換比也實在算不上大捷,大劫還差不多。
不過,玩家們的作戰意志還是頑強的,而且玩家的裝備確實太差勁,根本沒有反弓騎兵的手段,只能一邊倒的被屠殺。
這年代的弓騎兵妥妥的屬于是高科技兵種,身披甲胄,手持馬弓,一身的科技與狠活。未來一百年都不會過時。
而未披甲,連個盾牌都沒有的玩家們,其實和拿著長矛的原始人沒太大區別,科技上落后了人家說不定幾百萬年。
即便在這種情況,玩家們也合力殺了一個,已經很牛了。
劉燁將那三個韃子的甲胄都扒的一干二凈,就見到那三個韃子身體各處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舊傷,且壯碩如牛,顯然都是不可多得的百戰精銳。
這就更加證明了玩家這次擊殺的含金量。
如果當時給玩家配個一兩把火銃,把韃子打下馬,說不定他們自己就給韃子收拾了,一群悍不畏死的玩家,其實比劉燁想象的還要恐怖。
劉燁升出一股雄心壯志。
如果合理運用這些玩家,說不定還真能將盤踞在辛鄉附近的韃子驅逐出去。
未來,說不定史書上也會有他一筆。
族譜單開,誰能受得了這種誘惑?
然而,現在出城打野戰和送死沒兩樣,對方人多勢眾,起碼有千人的規模。更何況三十個人也列不出什么堂堂之陣來,但凡對面認真一點,自己這三十人就完蛋了。
但最致命的顯然還是機動性的問題。
如果這三十名玩家碰上同等數量的步兵,搞不好還有些勝算。但碰上同等數量的弓箭手的話,大概率會輸,不過也有機會造成殺傷。哪怕是碰到了重甲騎兵,玩家們豁出命來高低也能弄死幾個。
只要殺傷敵軍,劉燁就能獲得能量。只要將戰損維持在五比一,劉燁就能源源不斷的復活玩家,甚至招募新的玩家。
可以說,與清軍打消耗戰是劉燁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可事情沒那么容易,如果這些玩家碰到的是一群弓騎兵,恐怕玩家們根本就碰不到人家的汗毛。對面只要不上頭和你打近戰,玩家根本就毫無機會,剛才那一戰已經證明了這點。
而此時的八旗兵,恰恰就是一支馬弓為主的部隊,放在以前任何一個朝代,都絕對是一股能夠撼天動地的力量,當年的蒙古大軍亦是如此。
想要將對方的機動性優勢、遠程優勢、兵員素質優勢等等的優勢拉低到和自己差不多的等級的話......
那便只有夜戰了。
在冷兵器戰爭中,夜戰是一種組織起來最為困難的戰斗形式,在夜晚,指揮官難以用旗幟來指揮部隊,很容易造成部隊的混亂。
作為防守方來說,深更半夜正是人困馬乏的狀態,極容易被打的出其不意,而且軍士甲胄不在身,騎兵部隊又不容易展開,戰斗力也會比往常低一些。
而作為進攻方,要摸黑在敵人的老巢中戰斗,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想組織有效的進攻很難,組織撤退更難,經常是一進來就出不去了。
八百人進來,出來剩三百,其實未必有五百人陣亡,大部分都是由于撤退不及時被落下了,身陷敵營的他們很難存活。
以劉燁粗淺的軍事認知水平看來,這種負責夜襲敵營的部隊和敢死隊沒啥區別,能夠參加這種軍事行動的,只能是精銳和頭鐵的死士,不然誰愿意干這種九死一生的事?
可是,誰又愿意把精銳和死士往火坑里送?
所以一般只要不是雙方戰力差距太大,將軍們還是喜歡列陣作戰的,這樣傷亡反而還小一些。
不過劉燁就完全不擔心這個了,讓玩家們自己去鬧騰唄!管他混不混亂呢,不如說反倒是越混亂越好!
越是混亂的戰場,玩家們的發揮空間就越大,就越容易給敵人造成損失。
劉燁已經構思出了這場夜襲敵營的大戲,不過具體作戰計劃還需要仔細推敲一番。
劉燁打開系統界面,給玩家們發布了下一個階段的任務,要求玩家們到自己的議事廳集合,論功行賞。
眾玩家都是歡呼雀躍,無一不期待接下來的任務,而且論功行賞這個字眼,代表玩家們或許可以更新裝備了。
玩家們早就眼饞劉燁的盔甲了,剛才又親眼看到劉燁帶回三幅韃子的盔甲,都覺得這可能會是完成任務的獎勵。
Judy更是興奮的叫道:“給我把槍就行,我打狙賊溜!”
夜襲寡婦村用仿佛聽到了什么笑話的語氣說道:“還給你把槍,古代哪里有槍?你丫小學生吧?”
這次就輪到眾玩家無語了,甚至都沒有愿意搭理他、給他科普一下宋朝時就有火器的常識了。
一個人怎么能無知到這種地步?
劉燁憋笑憋的異常辛苦,竟然是憋出個鼻涕泡,但還好沒有被其他玩家發現。
眾玩家簇擁著劉燁走向議事廳,路過難民的聚集地時,二十四雙眼睛都齊刷刷地朝劉燁看來,緊接著,他們紛紛跪倒在地,連稱:“謝將軍救命之恩!”
其實劉燁哪里是什么將軍,比小兵略強的小旗官而已,雖說名義上是辛堡的防守官,但實際和烽火墩的甲長差不多,說是芝麻大小的官兒都算抬舉了。
兩世為人的劉燁一向低調,并不愛慕虛榮,但‘將軍’這兩個字怎么聽著就這么悅耳呢?
看著跪在眼前的父老鄉親們,劉燁心中燃起萬般的豪邁之情。
二十三年以來,始終一事無成的他,感覺自己終于做到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從今日起,他并非一事無成了,他拯救了二十四人的性命,改變了二十四人的未來。
總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也會寫入史書......
劉燁對各位難民抱拳,溫言道:“大家都起來吧,我劉燁不是什么將軍,只是區區一小旗而已。但雖然只是一小旗,卻也是朝廷命官!見到我大明的百姓被東奴肆意屠戮,又焉能坐視不管?”
此話引得父老鄉親們的一片叫好,已經有人打定主意,等什么時候太平了,就要在家供起劉燁的長生牌位,為他建碑,讓將軍的義舉流芳百世。
不過劉燁的心情卻有些復雜了。
他救下這些難民完全出于一顆善良的本心,哪怕他今天犧牲了,也不會有任何怨言。
但是......多出的這二十多張嘴,自己又該怎么辦?
辛堡內囤的糧食也供不起這么多人啊......
當初劉燁選擇只召喚三十名玩家,就是考慮到堡內的屯糧養不起那么多人,所以劉燁自然不希望這些人賴在堡內不走了。
可如果把他們趕走,那不就白救了嗎?
韃子還在附近肆虐,哪兒都不安全,趕走他們和殺人并無區別。
沉思了半晌后,劉燁拍了一下腦門兒。
對哦,玩家那邊不是還有挺多糧食嗎......
到時候自己給他們發個救濟災民的任務,象征性的給點虛擬貨幣之類的獎勵,應該會有人搶著做的吧。
至于說玩家們的糧食沒了該怎么辦?
沒關系,他們會自己想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