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攝開始前
曹煜站在攝影師傅杰身后,看著監視器,用手指比劃著:“阿杰,再往左一點,對,讓老李的側臉更多地映在那些光斑里。
背景那邊,把湖面再收進來一些,但是不要拍全,留點想象空間。”
傅杰調整著云臺:“好了,導演,這樣構圖可以嗎?光影感覺怎么樣?”
曹煜點點頭:“光影不錯,就是那個…嗯…感覺還差點什么…對了,老王,你那個柔光板能不能再靠后一點,不要直接對著他,稍微側一點,讓光從側面繞過來,這樣輪廓感會不會更強一點?”
王磊推了推眼鏡,重新調整柔光板的角度和位置,光斑在李斌身上游移:“試試這個角度?”
曹煜立刻看監視器:“嗯!就是這個感覺!老李你看一下,這樣光線打在臉上,是不是更有故事感了?”
李斌抬起頭,看了看自己被光影勾勒出的側臉,又望了望湖面,點了點頭:“嗯,這樣挺好,看著心里頭也暖和。”
李超蹲在李斌旁邊不遠處,監聽著環境音:“環境音還行,風聲、水聲,還有遠處隱約的笑聲,都挺自然的。
老李,您說話的時候稍微靠近這邊一點點,不用太刻意,自然點就好。”
曹煜轉過身,對李力熊說:“小熊,把保溫杯遞給老李,讓他喝口水,等會要保持狀態,這是個長鏡頭。”
李力熊笑著走過去,把保溫杯和點心放在李斌旁邊的長椅上:“李哥,您嘗嘗這個點心,剛買的,還挺新鮮。”
李斌拿起保溫杯,擰開蓋子喝了一小口,又拿起點心看了看,笑著搖搖頭:“謝謝,不餓,你放著吧。”
曹煜看大家都準備好了,清了清嗓子,舉起手:“各部門注意,準備!三、二、一,開始!”
雖然劇組簡陋,但是還喊的還是要喊的。
……
李斌飾演的老人重新把視線投向湖面,夕陽把他的輪廓鍍上了一層金邊。他拿起搪瓷缸子,輕輕轉了轉,又放下。風掠過槐樹葉,發出沙沙的響聲。
王磊穩穩地舉著柔光板,隨著陽光角度的細微變化輕輕調整。
李超的錄音槍始終對準老李,耳朵緊貼著監聽耳機。
傅杰的手穩穩地扶著攝影機,畫面流暢而安靜。
曹煜則專注地看著監視器,偶爾點頭。
湖面倒映的云彩被拉得很長,顏色從橘紅漸漸變成了粉色。一只水鳥貼著水面飛過,留下一串細小的水花。
李斌坐在那里,一動不動,仿佛與長椅融為一體。
他從兜里拿出一張退了色了照片,輕輕的撫摸著,好似在懷念著什么。
他輕輕嘆了口氣,聲音不高,但在這安靜的公園角落里清晰可聞,帶著一種歷經世事后的淡然:“有時候啊…覺得這等啊,等啊…等的人沒來,等的事兒也沒成…可等完了回頭看,這光,這水,這人,好像也值了。”
他的目光緩緩從湖面移開,望向長椅前方被光影籠罩的小路,眼神里有一絲悵然,也有一絲釋然。
曹煜立刻喊:“卡!非常好!老李,剛才那個狀態太棒了!那個眼神,那個嘆氣,絕了!”
傅杰也直起身,摘下耳機:“這個鏡頭穩,焦點沒問題。”
李超摘下耳機,豎起大拇指:“收音效果很棒,環境音和臺詞都錄得很清楚。”
王磊把柔光板收起來:“導演滿意就好。”
曹煜走過去,拍了拍李斌的肩膀:“老李,你剛才那個感覺太對了!就是這個味兒!”
李斌站起來,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腿,笑了笑:“還行吧,就按您說的,想象著點事兒。”
夕陽完全沉入了地平線,公園里的燈光開始一盞盞亮起。他們收拾著器材,準備拍下一個鏡頭。這個傍晚,因為這幾個人的努力,這個普通的公園角落,仿佛也多了一絲故事的味道。
那這樣吧,劇組雖然簡陋,但是該有的還是要有,等會去吃殺青飯。“曹煜看著幾人吆喝道”。
呦吼,煜哥威武!,李力熊大喊到。
李斌等人也說道:讓導演破費了。
他們幾個雖然都比曹煜大,但是人家是導演,叫小曹或者小煜不合適,說不定以后還得在人家手底下混飯吃,所以只能叫導演了。
曹煜擺擺手,表示小意思。
晚上十點,幾人殺青飯吃完,曹煜留了幾人的電話,然后各奔東西。
宿舍里,李力熊激動道:煜哥,成片都不用看,我就知道你的短片比我的好。
曹煜拍了拍李力熊肩膀示意道:慢慢來,你以后會有自己的電影的。
說完就看了看時間道:你先睡吧我去學校剪輯室,
煜哥,你要連夜剪片啊?“李力熊驚訝道”
嗯,早剪出來早,出去歷練嘛。“曹煜說道”又道:就是不知道老師會推薦我去哪個劇組歷練。
李力熊羨慕道:反正不管那個劇組,肯定比我們好.,
行了,別發牢騷了,等我拍《活埋》的時候讓你當副導演,“曹煜笑罵道”
挨,好嘞,煜哥!“李力熊狗腿子搬說道”
倆人怎么著也在學校里相識了好幾年了,互相的秉性還是知道的。
……
現在已經是第二天下午,昨晚曹煜終究沒有去剪輯室剪輯影片,因為范兵兵突然回來了。
所以就會去了,只能今天一大早去剪輯影片。
下午的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戶,在略顯陳舊的剪輯室地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空氣中彌漫著灰塵和速溶咖啡混合的味道,角落里堆著幾個空咖啡杯。
曹煜坐在電腦前,屏幕上是他們剛剛在公園拍的片段。他戴著一副降噪耳機,手指在鍵盤和鼠標上飛快地跳躍,偶爾停下來,皺著眉頭,仔細盯著屏幕上閃回的畫面。
他調出李斌看向湖面的那一幕,反復播放,手指在空格鍵上按得啪啪響。
屏幕上,李斌似是懷念,似是釋然的表情,曹煜瞇起眼睛,試圖捕捉到他演神中最細微的變化。嗯,這里的眼神,感覺還不夠到位,好像少了一點什么”
他停下來,摘下一只耳機,揉了揉太陽穴。窗外的喧囂被隔絕在外,只有電腦風扇低沉的嗡嗡聲。
他打開旁邊一個塞得鼓鼓囊囊的文件夾,里面是打印出來的分鏡腳本和現場拍攝的素材記錄。
他翻了幾頁,找到了對應的場次,上面密密麻麻記著一些隨想的備注。
“猶豫的腳步驚喜的眼神湖景作為背景情緒”他喃喃自語,拿起馬克筆,在某個字眼旁邊又加了幾筆。
他重新戴上耳機,再次播放。這一次,他決定在李斌走近長椅時,切入一個稍微拉遠的鏡頭,
讓遠處的湖景和銀杏樹更清晰地成為背景,烘托那種期待又忐忑的氛圍。
他小心翼翼地調整著剪輯點,將不同角度的素材拼接在一起,試圖讓節奏更流暢,情緒更飽滿。
對,就是這里,淡入淡出,讓情緒有個緩沖”他滿意地點點頭,看著屏幕上逐漸成型的畫面。
公園里來回走動的腳步聲,低沉的呼吸聲,遠處孩子們的笑聲,都被他精心挑選和調整過,混合成一種恰到好處的背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