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湖畔長談后的第三天,慕如雪抱著一摞參考資料,匆匆穿過北大校園。秋意漸濃,梧桐葉開始泛黃,落在她肩上也渾然不覺。腦海中仍在回放昨晚與林蕭的視頻通話——他們討論到凌晨一點,關于如何將量子點材料應用于量子比特的物理實現。
“同學,看路!“
一聲呼喊讓慕如雪猛然回神,差點撞上一輛自行車。她低聲道歉,調整步伐。這種全神貫注到忘我的狀態最近越來越常見,自從與林蕭開始那個跨學科的小項目,她的思維仿佛被打開了一扇新窗戶。
物理樓207實驗室門口,慕如雪意外地發現門虛掩著,里面傳出鍵盤敲擊聲。推開門,林蕭正坐在她的工作臺前,對著筆記本電腦皺眉思考,手邊放著兩杯已經涼了的咖啡。
“你怎么進來的?“慕如雪放下資料,驚訝地問。
林蕭抬頭,臉上立刻綻放笑容:“張教授給的臨時門禁。我說要和你討論聯合研究的事,她特別支持。“他指了指桌上的訪客貼紙,“你們教授人真好,比我們清華那些門衛強多了。“
慕如雪放下背包,湊近看他的電腦屏幕。林蕭身上傳來淡淡的柑橘沐浴露香氣,混合著一絲咖啡的苦澀,莫名地令人安心。
“我改進了算法結構,“林蕭指著屏幕上復雜的流程圖,“但遇到個問題——你們材料的退相干時間到底有多長?“
慕如雪翻開實驗記錄本:“平均2.3微秒,但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延長到...“
兩人頭挨著頭討論起來,時而爭論,時而陷入沉思,時而同時靈光一閃搶著說話。不知不覺,窗外的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等等,“慕如雪突然打斷林蕭的解釋,“如果按照你的算法邏輯,我們是不是可以反過來推導材料的最佳制備條件?“
林蕭眼睛一亮:“沒錯!這樣就能形成一個優化閉環...“他迅速修改了幾行代碼,“看,模擬結果顯示,如果你們能提高溫度穩定性,相干時間可能增加40%!“
“這太重要了!“慕如雪激動地抓住他的手臂,“張教授一直說我們的材料在應用上受限,但如果能達到這個指標...“
她的聲音戛然而止,突然意識到自己正緊握著林蕭的手臂,兩人的臉近得能感受到對方的呼吸。實驗室的燈光在他眼睛里映出細碎的金色光點,讓她想起高中時他們在音樂教室的鋼琴前,也有過這樣的瞬間。
一陣尷尬又甜蜜的沉默后,林蕭輕聲問:“要...繼續嗎?“
慕如雪點點頭,松開手,假裝整理頭發掩飾發燙的臉頰:“當然,我們還沒解決量子門操作的問題...“
又工作了兩個小時,他們終于有了一個初步的完整方案。林蕭伸了個大大的懶腰,關節發出輕微的響聲:“餓死了,去吃飯嗎?我知道校外有家小館子,水煮魚特別棒。“
慕如雪看了看手表,已經晚上八點半:“這么晚了,食堂肯定關了。等我收拾一下。“
正當她關閉實驗設備時,實驗室的門突然被推開。一個意想不到的身影站在門口——慕遠山,西裝革履,面無表情地掃視著房間,目光在林蕭身上停留了幾秒,最后落在女兒身上。
“父親?“慕如雪的聲音因驚訝而提高,“您怎么...“
“來BJ開會,順路看看你。“慕遠山走進實驗室,挑剔地打量著簡陋的設備,“這就是你每天待到深夜的地方?“
林蕭迅速站起身,禮貌地伸出手:“慕叔叔好,我是...“
“我知道你是誰。“慕遠山冷淡地打斷他,無視了伸來的手,“如雪,我有話跟你說。單獨。“
最后兩個字咬得極重。慕如雪的下巴微微抬起,那是她準備抗爭的前兆。林蕭識相地收拾電腦:“我先回學校了。慕如雪,明天再討論那個參數?“
慕如雪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嗯,微信聯系。“
林蕭離開后,慕遠山隨手拿起桌上的實驗記錄本翻看:“量子點材料?張明華教授的課題?“
“是的。“慕如雪警惕地回答,“您認識張教授?“
“學術圈就這么大。“慕遠山放下本子,“不過這種基礎研究沒什么應用前景。MIT的威廉姆斯教授正在做量子通信的商業化研究,那才是未來。我下周約了他吃飯,你可以一起來。“
慕如雪皺眉:“父親,我對應用物理沒興趣,更不想參加什么商業飯局。“
“興趣?“慕遠山冷笑,“興趣不能當飯吃。威廉姆斯團隊每年經費上千萬美元,畢業生直接被硅谷高薪挖走。你呢?在這個小實驗室里折騰些可能永遠用不上的東西?“
慕如雪的手指無意識地絞在一起:“我喜歡我的研究方向。而且...我們已經有了些突破。“
“'我們'?“慕遠山敏銳地抓住這個詞,“指你和那個清華小子?如雪,別天真了。本科生的所謂'研究'不過是過家家。“
“不是那樣的!“慕如雪聲音提高,“我們的想法得到了張教授的認可,她建議我們寫成論文投給《物理評論快報》!“
慕遠山略顯驚訝,但很快恢復冷靜:“就算如此,也不值得你投入全部精力。聽著,“他的語氣稍微軟化,“瑞士洛桑聯邦理工有個交換項目,下學期開始。我已經聯系好了,你可以去跟從諾獎得主學習。“
慕如雪瞬間明白了父親的真正意圖。這根本不是關于學術方向的選擇,而是要把她再次從林蕭身邊支開。
“我不會去的。“她一字一頓地說,“我在這里很好,有自己喜歡的研究,有...“她停頓了一下,“有自己的生活。“
慕遠山的眼神變得鋒利:“還是為了那個男孩?如雪,你才十九歲,未來有無限可能,何必現在就...“
“這不只是關于林蕭!“慕如雪打斷他,“是關于我自己的選擇!從小到大,您安排我的一切——學校、課程、課外活動,甚至連我彈什么曲子都要管。現在我想自己做決定,就這么難接受嗎?“
實驗室陷入可怕的寂靜。慕遠山的臉像大理石般冷硬,只有微微抽動的眼角暴露了內心的波動。
“你會后悔的。“最終,他冷冷地說,“那個男孩給不了你未來。而當你想要追逐更好的機會時,會發現已經錯過了黃金時期,就像你母親...“
“別把媽媽扯進來!“慕如雪的聲音顫抖,“她從未后悔自己的選擇,她在日記里寫得清清楚楚!“
慕遠山似乎被擊中要害,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你看了她的日記?“
“一部分。“慕如雪深吸一口氣,“足夠了解她對您控制一切的反感。“
這句話像一把利劍刺入兩人之間。慕遠山沉默良久,最后只是僵硬地說:“下周威廉姆斯教授的飯局,希望你重新考慮。地址我會發你。“
他轉身離開,腳步聲在空蕩的走廊里回響。慕如雪站在原地,雙手握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直到再也聽不見腳步聲,她才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癱坐在椅子上,額頭抵在冰冷的實驗臺上。
手機震動起來,是林蕭的消息:「還好嗎?需要我回來嗎?」
慕如雪盯著屏幕,不知如何回答。她不想讓林蕭卷入與父親的沖突,但又無比渴望此刻能有他在身邊。最終,她只回復了簡短的:「沒事,明天見。」
放下手機,慕如雪的目光落在墻上的日歷上。下周三用紅筆圈了出來——物理系本科生研究演講比賽,她和林蕭決定聯合報名,展示他們的跨學科研究成果。現在,這個比賽對她有了新的意義:向父親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接下來的一周,慕如雪幾乎住在了實驗室。她反復優化實驗流程,力求在演講比賽前得到最漂亮的數據。林蕭也盡可能抽時間過來,有時帶著零食,有時只是安靜地陪她工作到深夜。他們默契地沒有提起慕遠山的來訪,但那個未決的瑞士交換項目像一片烏云,懸在兩人頭頂。
比賽前夜,慕如雪在實驗室最后一次調試演示文稿。林蕭推門進來,手里拿著兩個餐盒:“最后一版算法跑完了,結果比預期還好!我給你帶了餃子,趁熱吃。“
慕如雪接過餐盒,突然注意到林蕭眼睛下方的青黑:“你熬夜了?“
“三天而已。“林蕭滿不在乎地擺擺手,“值得。看這個——“他打開筆記本電腦,“我加入了動態優化模塊,現在算法能自適應你們材料的參數波動。“
屏幕上的模擬結果令人驚嘆,慕如雪不禁睜大眼睛:“這...這太完美了!我們的相干時間穩定性提高了近50%!“
“所以明天我們會驚艷全場。“林蕭得意地笑著,突然打了個哈欠。
慕如雪心頭一軟:“你回去休息吧,剩下的收尾工作我來做。“
“不行,我得再檢查一遍代碼...“
“林蕭,“慕如雪罕見地打斷他,聲音柔和但堅定,“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現在回家睡覺,這是命令。“
林蕭眨眨眼,然后笑了:“遵命,長官。不過你得答應我,別熬太晚。“
“不會,我再校對一遍PPT就走。“
林蕭離開后,慕如雪重新投入工作。但不到半小時,實驗室的門再次被推開——這次是劉老師,她高中時的班主任,母親的老友。
“劉老師?“慕如雪驚訝地站起來,“您怎么...“
“來BJ參加教研會議,順道來看看你。“劉老師微笑著說,目光掃過堆滿資料的實驗臺,“看來你繼承了母親的專注力。“
慕如雪請劉老師坐下,簡單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談話間,她猶豫地提到了父親最近的來訪和那個瑞士交換項目。
劉老師嘆了口氣:“我就猜到他不會輕易放棄控制。“她從包里拿出一個筆記本,“這是你母親大學時期的日記,我想現在是時候交給你了。“
慕如雪接過筆記本,小心翼翼地翻開。扉頁上是母親熟悉的筆跡:“給我的女兒小雪,當你面臨重大抉擇時,也許這些文字能給你指引。“
“您一直保管著這個?“慕如雪輕聲問。
劉老師點點頭:“你母親臨終前交給我的。她說,當你真正需要時,我會知道該什么時候給你。“她頓了頓,“我想,就是現在。“
慕如雪隨手翻到一頁,母親的字跡躍入眼簾:
“今天遠山又為我安排了我不感興趣的學術會議。他說這對我的'未來發展'很重要,但我知道,那只是他想要的發展。有時候我在想,如果當年堅持去歐洲巡演,現在會怎樣?但看著熟睡的小雪,我又覺得一切值得。只是希望我的女兒將來能有更多選擇的自由...“
淚水模糊了慕如雪的視線。劉老師輕輕握住她的手:“你母親希望你勇敢,但不是孤軍奮戰。明天的演講比賽,我會和你父親一起出席。“
慕如雪猛地抬頭:“父親要來?“
“我邀請的。“劉老師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是時候讓他看看,他女兒真正擅長和熱愛的是什么了。“
演講比賽當天,物理樓報告廳座無虛席。慕如雪站在后臺,手指不停整理已經無比平整的襯衫衣角。林蕭在一旁調試演示設備,時不時投來鼓勵的目光。
“緊張?“他小聲問。
慕如雪點點頭,又搖搖頭:“不只是緊張。父親在臺下...還有劉老師。“
林蕭放下設備,輕輕握住她的手:“記住,無論結果如何,我們已經做出了有價值的工作。而且...“他咧嘴一笑,“我們的算法和數據不會說謊。“
輪到他們上臺時,慕如雪深吸一口氣。走在聚光燈下,她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第三排的父親,面無表情;旁邊是面帶微笑的劉老師。
“各位老師、同學好,“慕如雪的聲音起初有些顫抖,但很快變得清晰,“今天我們要展示的是'基于量子點材料的量子計算物理實現及算法優化'...“
接下來的十五分鐘,她和林蕭默契配合,從材料特性講到算法創新,再到兩者的完美結合如何解決現有量子計算機的關鍵瓶頸。當展示最后的實驗數據和模擬結果時,臺下響起一陣驚嘆聲。
“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量子計算實現路徑,“慕如雪總結道,“既利用了量子點材料的穩定性優勢,又通過自適應算法規避了其局限性。這為中等規模量子計算機的開發提供了新思路。“
掌聲雷動。在問答環節,幾位教授提出了專業而尖銳的問題,但都被兩人完美配合解答。慕如雪甚至注意到前排的張教授頻頻點頭,臉上帶著驕傲的笑容。
最后,主持人宣布獲獎名單時,慕如雪和林蕭的項目毫無懸念地獲得了一等獎。領獎時,慕如雪鼓起勇氣加了一段即興發言:
“感謝評委老師的認可。我還要特別感謝我的搭檔林蕭,沒有他的算法創新,這個項目不可能成功;感謝張教授的支持和指導;感謝我的高中班主任劉老師專程來鼓勵我...“她停頓了一下,目光直視臺下的父親,“最后,感謝我的父母,特別是母親,她教會我追隨內心的聲音。“
下臺后,劉老師第一個迎上來擁抱她:“太精彩了!你母親會為你驕傲的。“
慕如雪尋找著父親的身影,卻發現他已經不在座位上。一絲失落涌上心頭,但很快被林蕭興奮的聲音沖淡:“我們做到了!剛才李教授說想推薦我們的論文給《自然》子刊!“
慶祝的人群中,慕如雪突然注意到門口有個熟悉的身影——父親站在那里,遠遠地望著她,表情難以解讀。當他們的目光相遇時,慕遠山微微點了點頭,然后轉身離開。
這個簡單的動作卻讓慕如雪心頭一熱。對父親這樣的人來說,這已經是一種認可,一種讓步。
晚上,研究小組舉行了小型慶功宴。回宿舍的路上,林蕭和慕如雪慢慢走在未名湖畔,秋夜的星空格外明亮。
“所以,“林蕭輕聲問,“瑞士的事...“
“我不會去。“慕如雪堅定地說,“但我想父親開始理解了,至少一點點。“
林蕭點點頭,突然指向天空:“看,天琴座。知道嗎,在古希臘神話里,天琴座是俄耳甫斯的豎琴,他為了救妻子歐律狄刻闖入冥界,用音樂打動冥王...“
“但最終他回頭看了一眼,失去了她。“慕如雪輕聲接上故事。
兩人陷入沉默,只有腳步聲在夜色中回響。不知是誰先放慢了腳步,當他們停在湖畔的長椅旁時,慕如雪突然轉向林蕭:
“無論未來發生什么,我都不會回頭。“她輕聲說,“不會因為任何人的意見放棄自己想要的...包括你。“
月光下,林蕭的眼睛亮得驚人。他慢慢低下頭,吻住了她。這個吻比生日那天的更加深入,更加確定,仿佛在無聲地宣誓著什么。
當他們終于分開時,遠處的鐘聲恰好敲響十下。慕如雪靠在林蕭肩頭,望著湖面上搖曳的星光,第一次感到未來如此清晰可見——不是被安排好的道路,而是由她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