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翠瓊鳥
- 修仙從覺醒每日情報開始
- 老狗餅干
- 4082字
- 2025-07-10 08:50:54
方姓修士在前引路,施展御風術之后恰似柳絮般輕浮。雖生得矮胖,卻也異常靈活,活脫脫的像個裹著青霞的胖葫蘆。
葛姓老者緊隨其后,枯瘦身影在霞光中更顯得嶙峋,衣袍被風吹的鼓起,就像是裹著一根百年老松木。
徐凡則是跟隨在最后面,在施展了‘御風術’后,周身青光流轉如霞,始終與前方的葛姓老者保持著三丈之距。
他刻意收斂氣息,連衣袂破空之聲都消弭于無形,恰似一片青葉緊隨在枯瘦身影之后。
每行一段路,他便不動聲色地將一枚乳白色的回氣丹含入口中,舌尖一頂便化開藥力,進入全身經脈之中。
如此周而復始,丹田內靈力始終如溪流潺潺,不見半分枯竭之象。
雖說這般服用,回氣丹的藥力會浪費大半。但徐凡卻渾不在意——臨行前他早已備下整整十瓶回氣丹,瓶口都用玉魄蜂蠟封得嚴實,此刻正在儲物袋中叮當作響呢。
完全就不怕丹藥損耗!
三人一路疾行,身形靈活,在密林幽谷間穿行。
前方那方姓修士與葛姓老者二人,顯然是長途趕路的精煉老手。
每隔兩個時辰,在方姓修士的提議下,一行人便會尋一處隱蔽之地,在吞服一顆回氣丹后調息片刻。確保體內靈力不會枯竭,以免遭遇不測時措手不及。
每逢調息之際,徐凡也會故作姿態地取出一枚回氣丹服下,做出一副煉化藥力的模樣。實則他體內體內靈力充盈,隨時可以應對各種情形。
待一行人準備第五次歇息時,天色已經漸暗,遠處的山巒已染上一層墨色。
徐凡抬頭望了望漸暗的天色,眉頭微皺。
這大山里夜間不僅有毒瘴彌漫,更有諸多晝伏夜出的毒蟲妖獸,即便是對修仙者都有不小的威脅。
他曾多次在《四國周游手札》看到,每當夜幕降臨之際,典籍中的這位前輩都會選一處蔭蔽之地歇腳,避免遇到夜間潛藏的危險。
正思量間,前方帶路的方姓修士突然掐訣停下,而后周身的青光散去。
“兩位道友,前方不遠處有座廢棄的山洞,不若在此歇腳?”方姓修士轉頭問道。
“也好,夜間趕路確實不妥。待到天明時,再行趕路也不遲。”枯瘦老者同樣落下身子,周遭光暈化作點點微光散去,往后回望時,恰見青光籠罩的布衣身影落在身旁。
他隨即詢問道:“徐道友意下如何?”
“自是以二位道友做主。”徐凡拱手回應。雖嘴上這般說,心下自然是同意,對此求之不得。
來到廢棄山洞中,方姓修士目光四下掃視一圈,確認無礙后,這才袖袍一抖,右手在腰間儲物袋上輕輕一拍。
只見靈光一閃之后,數面泛著淡淡熒光的陣旗便憑空浮現,被他一把攝入手心之中。
徐凡的目光,頓時被這幾面微光閃閃的小旗所吸引。
葛姓老者見一旁徐凡的目光在陣旗上停留許久,呵呵一笑,捋須道:“徐道友,此乃‘小避障陣’,雖算不得精妙,但夜間布下,足以阻隔尋常蛇蟲鼠蟻。另外,也可遮掩些許靈氣波動。”
“原來是此陣。”徐凡緩緩點頭,雖然頭一回見,但是在典籍中有所耳聞,知道這是低階修仙者野外歇息時,常用的手段。
只是這‘小避障陣’雖稱之為‘陣’,其實不過是粗淺禁制,布置起來倒也容易。
就在兩人交談間,方姓修士已經在布置陣法了。
只見他指尖掐訣輕點,陣旗頓時化作數道流光飛射而出,精準沒入山洞四角的巖縫之中,隱沒不見了。
“接下來,就差陣盤了。”
話音落下,方姓修士便伸手往腰間一拍,手中微光一閃后,出現了一個通體瑩白的玉盤。
在玉盤的中間,有著一個拳頭大的凹槽。
隨著‘咔’的一聲輕響,一枚靈石嵌入其中,陣盤表面頓時浮現出數十道交錯的靈紋。并逐漸演化成了一道淡青色的光幕,如倒扣的‘琉璃碗’般——從邊緣處升起,轉眼間便將三人護在其中。
方姓修士看了一眼陣法光幕,道:“兩位道友,今夜便在此陣中暫歇吧。”
“有勞方兄了,只是此陣運轉所耗靈石……”葛姓老者捻須沉吟,話說到一半卻被方姓修士擺手打斷。
他開口道:“葛兄說這話就見外了!此陣消耗甚微,一枚靈石便可啟用三個晚上,何須你們費心。”
“既如此,老朽也就不客氣了。”枯瘦老者微微頷首,隨即尋了塊青石盤膝坐下。
“在下謝過道友。”徐凡見狀,當即抱拳一禮,而后也找了塊石頭盤坐了下下去。
這一夜倒是平靜,除卻偶有妖獸嘶嚎自遠山傳來,倒也無甚異狀。
徐凡雖處于閉目調息的狀態,實則一直留意周邊,不敢有絲毫松懈。直至一晚上過去,洞外逐漸浮現出了絲絲光亮,方才松出一口氣。
就在這時,不遠處的方姓修士開口提醒了,道:“兩位道友,天已破曉,我等也該啟程了。
“走。”枯瘦老者雙眼微睜,渾濁眸中閃過一絲精芒。
徐凡雖時刻戒備著,此刻卻故作初醒之態,眼簾微啟一線。
方姓修士站起身后,口中開始念誦咒語,十指快速的掐動法訣。
幾個呼吸的功夫后,四周墻壁靈光微閃,數面隱于石壁內的陣旗發出‘嗡嗡’輕鳴之聲,重新顯現而出,化作數道流光沒入其掌心之中。
那瑩白玉陣盤更是滴溜溜一轉,在收訣聲中倏然縮小,被方姓修士翻手收入儲物袋中。
方姓修士起身之后,一陣念咒掐訣,將四周墻壁里的陣旗喚了出來,微光一閃后,連同玉盤一起收了起來。
待收拾妥當,一行人便再度啟程。
依舊是如昨日那般,隔兩個時辰便尋隱蔽處一個小歇,靠吞服丹藥快速恢復體內靈力。
如此趕路半日,行在最前方帶路的矮胖修士還在途中偶遇兩株野山參,便順手打下兩道標記,待歸程時再采。
就在標記落下的瞬間,跟在后方的徐凡忽然神色一動——腦海中,忽有最新的情報信息浮現。
【南邊一里地外,一棵枯樹旁長著一截烈焰花的根莖,如今已發出新芽。】
【西南方向有片毒瘴沼澤,終年霧氣陰郁,其間毒蟲橫行。】
【身后不遠處,一只赤織雀羽翼怒張,正發出尖銳的啼鳴聲。】
……
徐凡沉吟片刻,驀然回首望去,發現有兩只翠綠色的鳥兒從后方空中掠過,長的似山間鳥兒。
難怪赤織雀會發出尖銳的啼鳴聲。平日里,素來只有領空遭其他雀類入侵時,此鳥才會發出厲聲示警。
原來是這兩個小東西作祟!
徐凡搖了搖頭,并未在意。這山間飛鳥甚多,往來穿梭本是常事。
可一炷香后,當他偶然回首時,瞳孔卻微微一縮——那兩只翠綠色鳥兒竟仍綴在三十丈外,翅羽振動的節奏與他腳步分毫不差。
徐凡眉頭微皺,右手不動聲色地往腰間儲物袋輕輕一拍,袖中頓時微光乍現,一道靈光忽的從袖中飛向高空,眨眼間便沒入了云層中杳無蹤影。
做完此事,徐凡隨即雙眸一凝,嘴唇微動間,一道細若蚊聲的傳音便送入前方二人耳中:“兩位道友,后方有兩只翠鳥,跟在后面有陣子了。”
枯瘦老者聞言,回首往身后望去,自是發現了翠綠色的鳥影,不過只有一道。
當他看清之際,臉上也隨之浮現出了震驚之色,道:“是只翠瓊鳥!”
“翠瓊鳥?!”徐凡聞言,瞳孔猛地一縮,目光如電般往后掃去,再次尋找那兩道翠影。
“徐道友有何發現?”前方引路的矮胖修士,回首詢問。
徐凡目光一凝,驚奇的發現后方跟著的翠鳥少了一只。
難怪方才,那枯瘦回首望去時,只看到了一只鳥影——另一只翠瓊鳥已是消失不見。
他當即向前方二人傳音,如實告知了這個情況。
“不好!若是兩只翠瓊鳥同時出現,事情就棘手了。”枯瘦老者面色一變,眼中閃過一絲駭然。
“葛兄,出了何事?”方姓修士一臉凝重的詢問,自是察覺到了老友的神色不對。
“我們被其他修仙者盯上了!!!”枯瘦老者面色陰沉,略一停頓后,道:“這兩只翠瓊鳥是豢養的靈禽,一只在暗中盯梢,另一只怕是已去通風報信了。”
徐凡聽聞此言,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稍作思量后,他便抬起了手腕,朝著里面望去,只見袖中有靈光不停閃爍。
而前方引路的方姓修士,則是身上青光閃爍,正欲散去‘御風術’停下之際,卻被枯瘦老者厲聲喝止。
“方兄,切莫散去法術,停留于此!信我一言,我們得繼續趕路。”
“葛道友,這是為何?”矮胖修士回首,露出了狐疑之色。
“這兩只翠瓊鳥跟了我們一路,這些盯上我們的修仙者卻依舊沒有現身,眼下有兩種可能——要么是追之不急,速度沒我們快。”
“另一個可能便是忌憚我們這行有三人,他們頗為忌憚,因此在等增援的同伙。我等若在此耽擱,必遭圍堵!”
葛姓老者當即作出解疑,說罷已是雙目微瞇,眼底閃過冷冽的寒芒。
徐凡聞言輕輕點頭,心中自是認同這番說法。由此可見,這位葛姓老者是位經常在外行走的老練之人。
“我等眼下遭到跟蹤,該如何是好?”方姓臉色陰沉,忽然又想起了什么,急聲道:“對了,還有后面兩只翠瓊鳥,該如何處理?”
“方道友,暫且莫急,我等繼續前行便是。這兩只翠瓊鳥,暫且不必理會。”徐凡淡然說道,目光卻不動聲色地向后方掃了一眼,暗中觀察。
原本身后跟隨的翠瓊鳥,而今再次變成了一雙。
“這兩只翠瓊鳥若不盡早解決,怕是會徒增變數。”方姓修士神色凝重,沉聲說道。
話雖如此,不過他并未貿然行動,仍在前引路,循著既定路線前行,只不過臉上多了幾分焦急之色。
半盞茶功夫后,徐凡神色微動,察覺到身后的兩只翠瓊鳥,一只已經飛去通風報信,只剩下一只還在緊隨。
正是這個機會!
他眸中隨即寒光乍現,右手悄無聲息的摸了一下腰間,一張火球符悄然滑入掌心,隨著青色的靈力緩緩注入,頓時有光芒亮起。
只見下一刻,符箓紅光閃爍之后,化作了一枚拳頭大的高溫火球,如同赤紅流光般,忽的朝身后沖去。
剎那間,后方叢林間爆起了一團烈焰,那只緊隨的翠瓊鳥連哀鳴都未得及發出,便已化作一縷飛灰消散。
“兩位道友,后方那只尾隨的翠瓊鳥已除。”徐凡神色如常,淡然說話的同時,指尖殘余的火球符灰燼,也是化作點點黑灰從指縫間流逝。
“徐道友,你這是?!”方姓修士身形猛地一震,臉上震驚之色溢于言表,顯然被這布衣少年突如其來的手段所懾。
“翠瓊鳥之所以被部分修士豢養,便是看中其身法靈動,機敏異常,最適用來探查。”徐凡目光微閃,繼續解釋道:
“方才,我等若是停下身子,刻意出手必會被此鳥察覺,不易擊殺。唯有佯裝不知,趁其不備之際,再突施雷霆手段方能做到一擊必殺。”
枯瘦老者聞言,渾濁的雙目中閃過一絲詫異,不由得多打量了徐凡幾眼,顯然沒料到這看似普通的年輕人竟有如此見識。
實際上,徐凡也是在典籍中,看到了此鳥的應對之策。
說來也巧,他雖未親眼見過翠瓊鳥,但在研讀《四國周游手札》時,見到了詳細記述過對付此鳥的心得。
此書記載的那位前輩修士,當年同樣被此鳥追蹤,最終便是以這出其不意之法將其滅殺。
類似這種修真界的手札游記,往往暗藏豐富的經驗之談。
徐凡深知,這些看似隨意的記載,實則是前人用實際經歷寫下的經驗之談
正因如此,他也是越發的重視各種游記典籍,尤其是這本《四國周游手札》,寫的確實不錯,上面記載了不少實用的技巧,這才使的他在之前看的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