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齒輪與鱗紋的終章
- 突破物理法則
- Ira張益達
- 2281字
- 2025-06-01 01:28:06
江州西郊的廢棄齒輪廠在暴雨中發出垂死巨獸般的呻吟,沈硯的帆布鞋踩過生銹的齒輪,鞋底與金屬摩擦的火星恰好掩蓋了空間異能的鱗紋微光。他故意讓左膝在跨過傳送帶時磕出淤青——這是給追蹤者的信號:“看,我還是那個會在雜物堆里摔跤的普通人。“基因庫的密碼鎖在視網膜掃描時閃過 0.3秒的雪花,沈硯知道那是陳墨軒老人在管理局內網制造的故障。當厚重的防爆門開啟,十七道培養艙的冷光映出他瞳孔里的倒影——每個艙體中的“沈硯“都穿著江州大學的校服,領口處別著與他同款的古籍社徽章。
“歡迎回家,第 37-01號實驗體。“機械女聲從頭頂的揚聲器滲出,培養艙的液體突然沸騰,十七個克隆體同時睜開眼睛,心口處的鱗晶核心跳動著與沈硯相同的頻率,“融合程序還剩 23小時 17分,容器已準備就緒。
第一個克隆體破艙而出時,沈硯正“驚慌“地撞翻消毒推車。不銹鋼托盤在地面滾出的弧線,恰好是《夢溪筆談》殘頁上記載的“鏡像定位公式“。克隆體的空間異能在掌心凝聚鱗紋的瞬間,他突然露出微笑——對方的動作,與三年前自己在影鱗訓練時的習慣分毫不差。“你以為復制我的戰斗模式就能贏?“沈硯的指尖劃過齒輪上的油漬,在空氣中畫出逆向鱗紋,十二米外的起重機鋼索突然斷裂,巨型齒輪砸落的軌跡,精準封死所有克隆體的空間躍遷路徑,“三年前我在基因庫服務器,把'鱗紋境啟動密碼'改成了圓周率后七位。“
克隆體們的動作同時凝滯,他們發現自己構建的微型空間場里,漂浮的不是熟悉的鱗瓣,而是無數齒輪碎片。沈硯趁機在地面刻下《天工開物》里的“連機磨“圖譜,廢舊齒輪在異能作用下重組為十七臺機械傀儡,每臺都配備著用鱗紋強化的鋸齒刀刃。
“試試用我的異能操控機械?“他笑著推了推下滑的眼鏡,鏡片反光遮住了眼中的冷冽,“影鱗沒告訴你嗎?我自毀鱗晶時,把空間異能的底層代碼,都藏在了古籍修復用的漿糊里。“
宋清禾的突擊步槍在通風管道后響起時,沈硯正用齒輪傀儡絞碎第七個克隆體。子彈擦著他的發梢擊碎培養艙,卻在玻璃碎片飛濺的瞬間,被鱗紋境折疊進異空間——那些泛著藍光的彈殼,正是影鱗特制的“基因追蹤彈“。“陳立遠局長讓我帶句話。“女特工的槍口首次對準沈硯的眉心,耳麥里傳來斷斷續續的電流聲,“容器融合后,管理局會承認你'適能者合法監護人'的身份,但前提是——““把沈玥的鱗晶核心,交給你們做'城市防御系統的能源核心'?“沈硯打斷她的話,指尖在齒輪表面劃出管理局內部的加密紋路,宋清禾的通訊器突然播放出陳立遠與影鱗少主的對話錄音,“我在您辦公室的鎮紙里,留了能解析所有加密頻道的鱗紋碎片,您不會忘了吧?“暴雨穿透廠房破洞砸在齒輪上,沈硯看著宋清禾的瞳孔因震驚而收縮,知道她聽見了錄音里的關鍵句:“第 37批次克隆體的腦域開發度已達 97%,遠超夜鱗本體,容器融合后,我們就能擁有可量產的 SS級適能者。“
當最后一個克隆體在齒輪傀儡的絞殺中化作鱗粉,沈玥的鱗紋坐標突然在基因庫中央炸開。沈硯沖進核心艙時,看見妹妹正懸浮在直徑三米的齒輪裝置中央,心口的鱗晶核心與齒輪軸上的十七枚鱗紋碎片共振,形成肉眼可見的空間漩渦。
“哥哥,他們說我是你的鏡像容器。“沈玥的聲音混著機械齒輪的轉動聲,她手背上的鱗紋已蔓延至指尖,每根手指都在投射出不同版本的沈硯記憶,“可為什么我看見,你在鍋爐房救下的小女孩,后頸也有和我一樣的疤痕?“
沈硯的瞳孔劇烈收縮——那是他三年前在影鱗基地救出的實驗體,后來偽裝成妹妹的主治醫生。齒輪裝置的顯示屏上,正滾動播放著所有 37批次克隆體的記憶:每個“沈硯“都以為自己是本體,都在保護著某個“妹妹“,都在古籍里藏著鱗紋密碼。“原來我們都是鏡像,真正的本體早就死在三年前的爆炸里。“他輕聲說著,掌心貼上齒輪軸的鱗紋碎片,自毀時殘留的一成力量突然與十七枚碎片共鳴,整個基因庫的空間開始如齒輪般層層嵌套,“但鏡像也能創造新的齒輪,比如——“他打了個響指,所有培養艙的編號突然倒轉,基因庫的坐標在鱗紋境中被折疊成莫比烏斯環。當陳立遠帶著管理局特勤沖進廠房時,看見的是沈硯背著沈玥站在齒輪頂端,腳下是無限循環的空間通道,而基因庫的中央服務器,正燃燒著用鱗紋書寫的《民法典》第 1043條:“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
“局長,根據《適能者人權公約》第 9條。“沈硯的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宋清禾看見他鏡片上倒映著管理局大樓的實時畫面,某個會議室里,真正的陳立遠正躺在培養艙中,心口插著半截鱗晶核心,“任何組織不得未經同意采集適能者基因,哪怕...是鏡像的基因。“暴雨在黎明前悄然停歇,沈硯帶著妹妹站在齒輪廠頂端,看著東方天際線處泛起的鱗片狀霞光。沈玥的手背上,鱗紋正在緩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他三年前教她畫的齒輪圖案——那是普通人用鉛筆畫在筆記本上的、最普通的齒輪。
“哥哥,我們回家吧。“妹妹的指尖劃過他后頸的疤痕,那里的鱗紋正在變成真正的燙傷痕跡,“這次,我們用普通人的方式坐公交回去好不好?“沈硯笑著點頭,指尖在空氣中劃出最后一道鱗紋——不是空間通道,而是江州大學食堂的早餐價目表。當他們轉身時,齒輪廠的廢墟上,正生長出與普通工廠無異的磚墻,只有墻角處的碎玻璃,還倒映著十七個逐漸消散的鏡像身影。三個月后,江州大學公告欄貼出最新社團招新啟事,“古籍修復社“的海報角落,用極小的字體寫著:“招收能分辨《夢溪筆談》元豐刻本與崇禎刻本區別的成員,待遇從優——比如,免費獲得空間折疊技術的入門教學(物理層面,非異能)。“
沈硯坐在修復室里,看著新生們對著海報露出困惑的表情,嘴角勾起淡淡的微笑。后頸的疤痕偶爾還會發癢,但他知道,那不是鱗紋在生長,而是某個普通人的皮膚,正在正常地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