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撩撥起來了火氣,姚睿這下難受的睡不著了。
雖然說可以去找其他嬪妃或者睡在外間的巧凝,但看了看賀若瑾的背影,終究還是沒去。
深呼吸幾口氣之后,只能閉上眼睛在心中念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
念著念著,火氣下去了,困意就上來了。
一覺睡到第二天早上,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洗漱完之后,照例來到鳳儀殿的院子里,讓過來集合的嬪妃們站好,帶著她們開始打太極拳。
經過這段時間的教學,嬪妃們已經記住了動作,可以完整的打完了。
至于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姚睿看到了會幫她們指正。
練完之后吃早飯,洗漱一下,開始上班。
上午解決完工作,下午吃過午飯之后,本來應該帶著嬪妃們去玩。
但賀若瑾突然扛著一把刀過來了:“來,試試。”
姚睿一看,這是一把復原版的陌刀。形制上有點像青龍偃月刀,但前面的刀身是筆直的。
“速度倒是挺快。”姚睿說了一句,上前兩步,接過她手中的陌刀。
刀一入手,沒有準備的姚睿只感覺胳膊一沉。
“我去。這起碼有二十斤了吧?”
賀若瑾點了點頭:“這種刀配上步人甲,可以做到人馬俱碎了吧?”
“可以是可以,不過人也得被累死。”姚睿忍不住吐槽一句,“那步人甲你打算做多重?”
“根據目前最新版的設計圖來看,全套盔甲加起來在三十斤出頭。聽著或許不輕,但只要著力點設計合理,將重量分配在全身,真不算夸張。”賀若瑾回答道。
姚睿挑了挑眉毛:“再合理分配也是三十斤啊。這個重量再加上二十斤的刀……最多就打一波,不然后續根本沒有體力的。”
賀若瑾笑了笑,隨后抬手拍了兩下:“沒關系,我還做了其他的。”
話音落下,外面幾個小太監就拿著其他東西進來了。
第一個手里拿著是一把斬馬刀,外形比較像苗刀,但要更長。
賀若瑾將這把刀扔給他:“按照你的要求,刀柄長一米,刀身一米二。刀寬五厘米,總重量四斤六兩。”
姚睿接過來仔細看了看,隨后起身隨意的揮舞兩下。
趙倫等人嚇了一跳,紛紛后退,同時心中也在暗暗喝彩。
這個年代很多武術都還沒成型,姚睿這行云流水挽刀花的操作確實容易讓人不明覺厲。
明亮的刀身在姚睿的揮舞下閃閃發亮,伴隨著陣陣破空之聲,仿佛有奇特的節奏韻律。
姚睿助跑兩步,突然將刀尖往地面一杵,撐著身體高高躍起,在空中打橫快速踢出三腳。
平穩落地之后接一個橫掃,穩穩站定。
“行,這東西拿來砍馬腿足夠了。”姚睿點了點頭。
賀若瑾一臉自信:“我用了超越時代的煉鋼技術,遼國的兵器跟這種刀絕對拼不過。就算是砍在穿甲的人身上,也有一定概率能破甲。”
“可以的。”姚睿豎起大拇指,“這幾天我琢磨一下適合士兵操練的武術。”
軍陣技法跟江湖武術是兩個概念,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的招式,要的是簡單實用,能迅速掌握。
隨后姚睿跟著賀若瑾來到實驗室,打算看看她畫的甲胄設計圖。
然而還沒來得及看圖呢,卻看到了一個讓他覺得有些懷念的玩意兒。
“我去?這不是棉花糖機么。”姚睿迅速走過去觀察起來,“正好,咱們一會兒做點棉花糖吃吧。”
“可以,不過這個不是給你做棉花糖的。”
姚睿好奇:“那你造這東西干嘛?”
“這機器可以甩出焦炭絲,然后做成簡易的碳纖維底板。這樣一來,可以減輕甲胄重量的同時,還能在甲胄和身體中間留出空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敵軍鈍器擊打。”
聽著賀若瑾的解釋,姚睿雙眼一亮:“對啊。還有頭盔,是不是也能采取類似工地安全帽那樣的結構?也有概率對鈍器產生減傷效果?”
賀若瑾微微點頭:“確實,同時可以在里面增加填充物。”
姚睿豎起大拇指:“不愧是博士,一點就透。”
“不過軍隊訓練方面你懂多少?”賀若瑾回答道,“我們學校雖然跟軍方有關系,但我對一線作戰部隊并不算了解。”
“你們學校跟軍方有關系?我記得你說你是在東北上的學……你不會是哈工的大佬吧?”姚睿感覺自己發現了真相。
賀若瑾沒說話,只是給了他一個笑容。
姚睿點點頭:“牛逼!不過沒事,軍隊方面我還算了解。”
“你當過兵?”賀若瑾問道。
“沒有。但我上的武校跟軍隊有合作,每年輸送不少好苗子,我們每年也會到軍隊里面去參加集訓,跟一線部隊同吃同住,共同訓練。”姚睿回答道。
說到這里,眼神之中多少有些遺憾:“當初我們主教練還推薦我去呢。但那會兒我整天想著當大哥,根本沒那個興趣……”
賀若瑾說道:“訓練一支新軍,需要準備的太多了。首先是伙食,一日三餐,至少早午兩餐要有肉。只要這個保證了,其他的咱們可以慢慢加。”
士兵想要發揮出最大的戰斗力,必然需要大量的體能訓練,這就必須保證營養攝入要足夠。
姚睿問道:“等皇商路線全面鋪開之后,每年的回報應該足夠養一支三千人的部隊了吧?”
然而賀若瑾卻搖了搖頭,“這個時代的軍隊,三千人的甲士至少需要同樣人數的后勤。這還是在有超越時代的科技產品的幫助下。”
“不能再縮小了?”
“能解決后勤運輸已經不錯了,我國古代一直都沒解決四輪馬車的轉向問題。但我能解決,僅此一項,已經能夠大大縮小后勤所需規模了。”賀若瑾回答道。
姚睿聽后微微點頭:“這已經不錯了吧?至少到時候跟遼國開戰,咱們的后勤壓力比他們要小的多。至少在消耗這一項我們已經占優了。”
“那要看最后是否能打贏,以及回報是否足夠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