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忙碌青少年講腦科學:破解人類意識之謎
- (英)《新科學家》雜志編著
- 1049字
- 2025-06-05 14:31:54
撰稿人
編輯:卡洛琳·威廉姆斯是一位生活在英國的科學記者和編輯。她是《新科學家》雜志的顧問,并著有《超控:我對超越大腦訓練和控制自己心智的追尋》(Override: My quest to go beyond brain training and take control of my mind, Scribe出版公司,2017)一書。
系列圖書編輯:艾莉森·喬治是《新科學家》雜志“即時專家”系列圖書的編輯。
書中的文章是以《新科學家》2016年大師班上關于意識的講座,以及此前在《新科學家》上發表的一些文章為基礎編撰的。這些文章的作者是一系列專家學者。
馬克·貝科夫是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名譽退休教授,研究重點是動物的行為和認知。他撰寫了本書第10章的部分內容,稱動物是有意識的,并應該得到相應的對待。
帕特里克·哈格德是倫敦大學學院的認知神經學教授。他的研究重點是自由意志行動的主觀體驗和大腦對身體的表征。他編寫了本書第4章關于自由意志的內容。
尼古拉斯·漢弗萊是英國劍橋大學的理論心理學家,研究智力和意識的進化,他撰寫了《靈魂塵埃:意識的魔法》(Soul Dust: The Magic of Consciousness)一書。本書中,他編寫了本書第3章的部分內容。
J.凱文·奧里根是巴黎第五大學(巴黎笛卡兒大學)感知心理學實驗室的前主任,他提出一種理解意識的新方法。他也是《為什么紅色聽起來不像鐘聲:理解意識的感覺》(Why Red Doesn't Sound Like a Bell: Understanding the feel of consciousness,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一書的作者。他撰寫了本書第6章“擁有意識的機器”。
莉斯·保羅是布里斯托爾大學的高級研究員,她在那里研究一系列動物及物種的情感和認知能力。她編寫了本書第10章中關于動物意識研究方面的內容。
阿尼爾·賽斯是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塞克勒意識科學中心的聯合主任,他研究的是意識的大腦基礎。他是即將問世的《存在的房間》(The Presence Chamber,費伯出版社,2019)一書的作者。他的研究專注于理解意識的生物學基礎,這也是他在本書第2章中闡述的內容。
馬科斯·泰格馬克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教授,專攻精密宇宙學。他在自己的著作《我們的數學宇宙》(Our Mathematical Universe)中探索了意識的物理機制。他撰寫了本書第3章“意識是第四種物質狀態嗎?”一文。
亞當·澤曼是一位臨床醫生,他在埃克塞特大學醫學院研究認知和行為神經學,包括睡眠神經障礙。他也是《意識:用戶指南》(Consciousness: A user's guide)一書的作者。他撰寫了本書第5章中關于意識障礙的內容。
還要感謝下列記者和編輯:
阿尼爾·安恩阿斯瓦密、塞萊斯特·比弗、邁克爾·布魯克斯、琳達·格迪斯、哈爾·霍德森、瓦萊麗·賈米森、丹·瓊斯、希爾斯廷·基德、格雷厄姆·勞頓、蒂芙尼·奧卡拉漢、肖恩·奧尼爾、大衛·羅伯森、勞拉·斯平尼、凱特·蘇克爾、海倫·湯姆森、普魯·沃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