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產品開發與經營:從數據資源到數據資本
- 錢勇 項靈剛 林建興 于冰冰等
- 3107字
- 2025-06-05 14:11:24
前言
在當今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數據已成為企業極為寶貴的資產之一。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數據,將其轉化為有價值的信息、知識、產品、資本,是每個企業都需要面對的挑戰。本書旨在為那些希望深耕數據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套全面的方法論。
為何寫作本書
自2015年提出“數字中國”概念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將其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2023年,《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的印發,進一步明確了到2025年和2035年的目標與任務,以及“2522”的整體框架,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數字中國戰略的提出標志著我國對數字化轉型的全面推進。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將數據列為生產要素。數據被列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并列的五大生產要素之一。數據要素的特殊屬性要求加強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推動數據資源向數據資本轉化,以數據驅動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環節的變革。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推進,旨在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動數據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從企業的視角來看,盡管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已經擁有大量數據,但如何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資產是企業面臨的痛點。數據價值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即開發數據產品,這涉及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管理、應用等多個環節。企業需要通過數據產品開發,將數據資源轉化為數據資產,進而實現數據的資本化。數據產品的開發和經營不僅能夠釋放數據價值,還能幫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先機。
在這一背景下,本書應運而生。當前市場上關于數據產品開發的系統性指導書籍較為稀缺,而企業和組織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理論和實踐指導。因此,本書基于作者多年的行業經驗,結合最新的行業趨勢,系統地探討了數據產品開發與經營主題,以幫助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更好地利用數據資源,推進數據產品開發,通過數據產品化路徑充分釋放數據價值。
本書旨在為企業提供一套系統的數據產品開發和經營策略,幫助企業解決數據價值化的問題。通過深入分析數據產品開發的各個環節,本書將指導企業從數據采集、存儲、分析、管理到應用等方面,全面提升數據的利用效率和價值。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3.9萬億元,占GDP比重為42.8%。
本書還旨在促進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助力數字中國戰略的成功。通過深入探討數據產品從開發到經營的全生命周期策略,本書將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數據產品開發的理論和實踐指導,幫助企業更好地利用數據資源,推動數據產品的創新和應用。
數據產品通過提供工具和服務,支持數據的標準化、資產化、市場化,促進數據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例如,通過數據交易平臺,數據產品可以促進數據的買賣雙方進行交易,實現數據價值的發現和流通。同時,數據產品還可以幫助企業提高數據管理能力,優化數據治理,確保數據質量和安全,從而提升數據要素的市場競爭力。數據產品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商品,發揮著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重要作用,是連接數據資源和數字經濟的橋梁。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8%。
總之,通過本書,讀者將系統地了解數據產品從開發到經營的全生命周期策略,掌握如何在數字經濟時代進行數據產品的資產化運作,從而幫助企業全面釋放數據的財務價值、業務價值、用戶價值和社會價值。
本書創作過程
2024年初,全球數據資產理事會(DAC)總干事林建興與機械工業出版社計算機圖書事業部的負責人楊福川達成戰略合作,擬共同策劃并出版一系列數據資產方面的圖書。本書是這個系列的第一本,林建興作為組織者,邀請來自各領域的多位數據專家參與寫作,由錢勇領銜。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出版社與作者團隊每2周都會召開一次線上溝通會。此外,錢勇、項靈剛、林建興等幾位核心作者先后在長沙、廈門等地組織了3次閉門審稿會,對書稿的內容、結構、邏輯、方法論和案例等進行反復推敲和打磨,很多內容經過了多次重大調整甚至重寫,目的是盡可能為讀者呈現更好的作品。
整個創作過程中,作者們不僅是合作伙伴,也互為良師益友。我們將各自領域的專業知識提煉為方法論,以書稿形式傳遞給讀者。本書不僅是數據產品開發的指南,更是一場思想與智慧的盛宴。
本書的寫作分工如表0-1所示。
表0-1 本書的寫作分工

(續)

本書的統稿工作主要由錢勇、項靈剛和林建興共同完成,于冰冰和簡偉光參與了部分內容的統稿。
本書讀者對象
本書主要面向以下幾類讀者:
●政府及公共組織相關人員、數據領域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數字政府領域負責人。
●數字化轉型中的傳統企業管理人員、財務人員、IT人員,特別適合CEO、CFO、CIO、CDO、CTO、IT總監、財務經理、數據負責人等閱讀。
●數據產業從業者,包括但不限于數據產品經理、數據分析師、數據科學家和數據開發人員。
●對數據產品、數據資產化感興趣的學者和研究人員。
本書內容特色
本書共13章,分為數據產品基礎、數據產品開發、數據產品實踐、數據產品經營四篇,全面介紹了數據產品開發與經營相關的理論和實踐,涵蓋了從數據資源、數據資產到數據資本的完整知識體系,從方法論到最佳實踐,呈現了數據產品開發與經營的全貌。
本書具有五大特色:
●系統性:本書從數據資產政策、數據資源治理、數據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到數據產品經營、數據資本創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這種系統性的布局使讀者能夠清晰地理解數據產品的各個環節,掌握從理論到實踐的全流程。
●專業性:本書對數據產品開發進行了深入分析,總結提煉出大量的方法論,并對數據產品開發提供了專業的見解,方便讀者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實踐。
●實用性:無論是數據產品設計方法還是運營策略,書中都提供了可操作的步驟,讀者可以直接將其應用于自己的工作中。
●原創性:本書創新性地提出了數據產品高速動車組模型、數據產品的FBUS價值模型、數據產品設計五步法,并給出了在數據產品運營、數據投行、數據資產通證化和資產證券化等方面的創新實踐。
●前瞻性:本書對未來的數據產業發展提供了前瞻性的洞察和趨勢分析,尤其對數據產品交易、數據資產運營、數據資本創新領域進行了深刻闡述,相信能夠給讀者帶來更多的啟發。
讀者可以按照本書的章節順序,從了解基本概念開始,逐步深入學習數據產品開發與經營的方法論,之后再學習數據資產化實踐。讀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直接閱讀自己感興趣的章節。
資源和勘誤
鑒于我們水平有限,加之數據產品開發和經營領域知識更新迅速,本書難免存在疏漏或不夠準確之處,對此我們深表歉意,并懇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指正書中的錯誤或不足,以便我們不斷完善和提升。
致謝
感謝所有在本書寫作過程中提供幫助和支持的同事、朋友、家人。特別感謝那些在數據產品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前輩和同行,正是他們的智慧和努力,為本書的編寫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啟示。
感謝全球數據資產理事會組織、發起本書的編寫并為本書的完成提供了堅實的生態支撐。
感謝我們自己—本書作者的不懈努力,從2024年五一深夜到中秋凌晨,我們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齊心協力完成了這部作品。在長沙、廈門的3次線下閉門統稿,以及多次線上交流研討中,我們不斷碰撞出思想火花,反復推敲每一個細節,力求精益求精。可以說,書中的每一段文字都凝聚著團隊的心血與智慧。
感謝所有支持和關注本書的人,他們的期待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期待在未來我們一起攜手創造數據產業更美好的明天。
- 數據產品經理高效學習手冊:產品設計、技術常識與機器學習
- 虛擬化與云計算
- WS-BPEL 2.0 Beginner's Guide
- 智能數據分析:入門、實戰與平臺構建
- Starling Game Development Essentials
- 大數據精準挖掘
- R Machine Learning Essentials
- 云工作時代:科技進化必將帶來的新工作方式
- 區塊鏈應用開發指南:業務場景剖析與實戰
- 碼上行動:利用Python與ChatGPT高效搞定Excel數據分析
- 數據產品經理寶典:大數據時代如何創造卓越產品
- 達夢數據庫集群
- 達夢數據庫開發實戰
- 21天學通SQL Server
- 大數據技術原理與應用:概念、存儲、處理、分析與應用(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