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導論

一、問題緣起與理論意識

村寨制是人類歷史演變中的一種特殊的社會制度形態。它既不同于原始社會的氏族制度,也不同于封建社會的村社制。它是邊疆地區的村寨社會在傳統時期借鑒以往研究,本書用寬泛的研究時段來界定傳統時期。村寨建寨時間在清代,本書的傳統時期從清代開始,以1954年為界,因為1954年中央批準云南景頗族地區實行“直接過渡”政策,即在云南邊疆地區的特殊民族地區實行特殊的政策,本著“團結、生產、進步”的方針,逐步完成某些環節的民主革命任務,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該政策的實施改變了土地所有制、廢除了山官制度、提高了群眾覺悟。的國家治理背景下的一種制度形態。對這種制度形態的研究,有助于我們認識傳統時期邊疆村寨的運行機制,怎么治理,治理效果如何。雖然傳統村寨社會形態已經不復存在,但它仍然對鄉村發展道路有深刻影響。對其進行研究有助于梳理和發現鄉村治理的傳統基因。

在人類歷史演變進程中,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0.,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經歷了原始社會,在國家產生之后,人類也經歷了傳統國家到現代國家的轉變歷程。傳統時期,中國幅員遼闊并且區域之間特性明顯,尤其是邊疆地區,受地形限制和國家治理成本的影響,國家治理薄弱,邊疆地區村寨在文明進程中呈現出不同于內地的社會形態。“歷史延續性的角度看,人類社會有不同的起點,也會有不同的行進路徑?!?img alt="徐勇.歷史延續性視角下中國農村調查回眸與走向:再論站在新的歷史高點上的中國農村研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58(3):108-116,206."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F05BB/32841840904076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961671-U5HUpsh0XQtzlT7Gig4lsIq6jsS8Vhxe-0-a8d41c01a6efd4a16146c7e52ab0be3a">正如徐勇所言,起點決定路徑,原型規制轉型徐勇.東方自由主義傳統的發掘:兼評西方話語體系中的“東方專制主義”[J].學術月刊,2012,44(4):5-18.。我們將研究視野置于歷史長河中來看,發現村寨底色不同,其發展的路徑也不同;村寨底色不同,其在現代化轉型中遇到的困境也不同。對村寨制的研究有助于探索當代中國農村發展道路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底市| 崇文区| 集安市| 开阳县| 长阳| 武清区| 元谋县| 泗阳县| 五峰| 奉化市| 南涧| 巴塘县| 白沙| 新和县| 胶州市| 张家界市| 阜宁县| 东方市| 巨鹿县| 伊金霍洛旗| 禄劝| 甘谷县| 盐亭县| 南郑县| 哈密市| 肃南| 吴川市| 赣榆县| 宁武县| 白银市| 莎车县| 厦门市| 乌拉特前旗| 阿克| 资溪县| 安宁市| 枣强县| 都昌县| 高阳县| 抚远县|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