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財稅理論與政策
  • 陳愛東 馬鴻譞 徐敏娜主編
  • 1274字
  • 2025-06-25 09:56:49

四、財政體制

(一)分權理論

1.分權理論的含義

財政分權是具有建立在政府職能或事權基礎上、符合經濟效率與公平、體現民主精神、采取民主方式并有法律保障、各級政府有相對獨立的財政收入與支出范圍、處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及各政府間關系等特點的一種財政體制。財政分權理論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蒂布特在其發表的《地方公共支出的純理論》中提出。

2.分權理論的五個關鍵特征

①財政職能性與收支相對獨立性,即政府職能明確,相應各級政府的收入與支出范圍明確。②效率性與最優化,即事權與財權相統一,體現經濟學中的成本與收益原則。各級政府使用居民的稅收為全體居民提供最需要的公共產品,包括最優稅收稅率結構、最優支出規模結構等。③民主性與公平性,體現政府是一個為民辦事的組織的思想,分權理論既要保證各經濟微觀主體的利益與自由,使得各微觀主體的偏好得以顯示,又要通過民主的方式協調各主體之間的利益矛盾。政府要為居民參與財政活動提供公開透明的信息與渠道,保證中央政府不能隨意侵占干預地方政府利益。地方政府不是或不完全是中央政府的代理機構,而是具有獨立權利的組織或行為主體。④規范性與法律性,各級政府的關系、職能與行為是規范的,有法律作為依據與保證,有較強的穩定性與可預測性。⑤激勵相容性,分權體制既要保證地方政府利益與中央政府利益的協調統一,又要保證各級政府官員的個人利益與地方居民利益的協調統一。

3.財政轉移支付與地方稅收競爭

1994年,中國實施了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通過對主要稅種的劃分,基本確定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收入分配關系。地方政府開始成為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地區間的競爭關系也隨之出現。分稅制改革后,為了彌補地方財政收支缺口,中央政府開始逐步建立對地方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隨著轉移支付制度的不斷完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的規模和力度都呈現上升趨勢。轉移支付的積極效應有:首先,從間接影響來看,轉移支付整體上有助于弱化地區間的稅收競爭行為;其次,轉移支付制度主要在低轉移支付地區發揮政策效應,其表現為當轉移支付力度較低時,轉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弱化縣級政府間的稅收競爭;再次,一般性轉移支付不僅能夠激勵地方政府提高本地區實際稅負水平,而且能夠顯著抑制地方政府間的稅收競爭行為,專項轉移支付則保持中性影響;最后,轉移支付對地區間財政支出競爭具有顯著的激勵效應,主要表現為強化了地方政府間基本建設支出的逐項競爭。因此轉移支付規模的確定要以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因素等客觀條件為依據,合理控制轉移支付規模。政府需要調整和優化轉移支付結構,形成以一般性轉移支付為主、專項轉移支付為輔的轉移支付體系。對于地方稅收競爭行為的治理,我國應進一步構建完善的配套措施,如逐步規范地方性稅收優惠政策、建立健全地區間稅收協作機制等,引導地方政府進行良性有序的稅收競爭。

4.分權理論的發展

財政分權理論已經從最初基于要素的流動性以及知識的分散性得出分權可以更有效率的傳統分權理論發展到注重微觀基礎的第二代分權理論。其中,傳統分權理論也被稱為財政聯邦主義,第二代分權理論也被稱作第二代財政聯邦主義理論或市場維護型財政聯邦主義理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正蓝旗| 绥德县| 民和| 丁青县| 彭山县| 额尔古纳市| 东源县| 永吉县| 新邵县| 新和县| 农安县| 如皋市| 平远县| 瑞安市| 长白| 新沂市| 宁南县| 抚顺市| 佛冈县| 宁强县| 南和县| 凤庆县| 财经| 黔南| 澎湖县| 漾濞| 安塞县| 铁岭县| 平谷区| 广灵县| 高尔夫| 盈江县| 资中县| 鹿邑县| 会昌县| 衡水市| 辽宁省| 建德市| 文化| 泸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