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大炮轟他娘

就在朱常瀾干凈利落地解決掉劉文秀后。

另一邊的朱常澄則是漸漸有些獨木難支。

雖說這位“武癡兒”自幼跟隨龐儀衛習得一手京營功夫。

但跟十歲開始就在戰場上殺伐求生的李定國相比,仍是稍顯稚嫩。

更遑論,這朱常澄手上所使的兵器功夫。

乃是戚少保記載于《紀效新書》之中、據說曾為趙宋楊門所創的六合大槍術。

其技巧招法專為軍陣搏殺所創。

如今朱常澄身陷高樓室內,環境閉塞。

各類招式施展不開,漸漸為李定國所壓制。

又是數輪交手后。

只見李定國靠桌椅妨害,于朱常澄大槍回轉之間突至其近身。

而后猛然揮刃斬向武癡兒脖頸。

朱常澄躲避不及,只好舉起左臂硬擋。

頓時被斬出一道深及臂骨的裂傷。

“.....唔!”

朱常澄一聲吃痛,腳上步伐卻絲毫不亂。

一發近身肘捶就勢發力,直往李定國身上砸去。

只聽砰地一聲。

李定國硬是被擊退數步。

而朱常澄則是趁機抽回大槍調整架勢。

“把總兄弟,就此停手如何?!?

朱常瀾持短刃挾持劉文秀,攔在自家二弟身前。

“....世子殿下,如今這般何必還做此態?”李定國說道,“先前那聲哨響,便是我麾下兄弟之警告暗號?!?

“若是這般,那我也就無需再說什么了?!?

朱常瀾扭頭指向臺階之間,示意李定國跟隨自己一同下去。

可這位少年將軍卻是毫不在意,繼續舉起手中短刃,準備負隅頑抗。

“二哥,別管我!能殺一個是一個,父帥大軍將至,無需....”

咚!

“歇逼會兒吧你?!?

在朱常瀾的示意下。

朱常澄用手中槍桿將劉文秀擊暈,而后又自覺脅迫起這位“前酒友”站至一旁。

“寧宇兄,你我之間無需這般?!?

聽見朱常瀾竟直呼自己的表字,李定國臉上頓時變得怒不可遏。

既然如此知根知底。

豈不意味著他李定國自一開始,就被這襄世子設計于股掌之間?

“閣下身為貴胄,而我僅為一草莽賊寇,有何可言語?”

“.....罷了,兩個大丈夫之間,這般惺惺作態倒是有些令人作嘔?!?

朱常瀾說罷,帶著朱常澄就往臺階之間走去:

“寧宇兄,你和劉文秀我只會放一馬。若是你還在這介意什么官賊立場不愿跟來,稍后自會有護衛軍士殺來?!?

“我勸你不要白白浪費一條性命,好生留著,待來日去殺貪官污吏或者抵御日后建奴南下?!?

看著朱常瀾毫無防備向下走去。

以及被對方挾持、一同帶走的自家三弟。

李定國自嘆一聲,終是放下短刃跟了上去。

“....何時?”

“自一開始。”朱常瀾說道,“不過除設計分離寧宇與義軍眾外,其余皆為真情實感。”

走下樓閣之后,仲宣樓外已然被一眾王府儀衛團團圍住。

只有身在一旁、調任東門值守的王府護衛軍士們,滿臉懵逼地看著眼前這陣仗。

“好了,爾等且讓開,令這位壯士和其兄弟自東門離去。”

朱常瀾一聲令下,眾儀衛于無聲間,將手中雁翎刀收入鞘內并自覺讓開。

當然,鑒于雙方已經撕破臉皮,朱常瀾這邊也是加強了幾分戒備,周身更是立有幾名儀衛中的好手。

從儀衛手中接過劉文秀后,李定國默然走下城墻。

“....且慢,看在共飲一壺溫酒的份上,還請稍候片刻?!?

眼見籠絡之計基本泡湯,朱常瀾又臨時想出一計,直接出言叫停李定國并急令手下尋來紙筆。

“寧宇切莫自輕,時間倉促且事發突然,我這邊還有另一席話簡要告知兄弟?!?

說著,朱常瀾連忙揮毫,潦草書寫數語后再令人遞給李定國。

讀至一半時,李定國神色凝重地看向朱常瀾。

“敢問一句,世子殿下如此行事,究竟是為何。”

為何?

只因你是李定國!

忍住心中話語后,朱常瀾直言道:“自然是因為早聞李寧宇之少年英名,故而想要借勢籠絡一番罷了?!?

“真沒想到我這落草賊寇,還能入得襄世子殿下之眼?!?

讀完對方所書信語后,李定國長嘆一聲。

隨后將宣紙揉碎成團,一口吞入肚中。

“.........紙上所言,殿下可要千萬慎之,我雖身為草莽,亦是知曉其中利害?!?

“勝敗乃兵家常事,其余弟兄殞命于此皆因我之魯莽,怨不得他人?!?

“如今世道,像殿下這般豁達通透者已然不多。將來殿下所言之日若真到來,紙上所言定當勉力行之?!?

說到此時,李定國卻又話鋒一轉:

“然今日所聞,皆是殿下一家言語。孰真孰假,需我自行親歷才可辨別!”

留下這句話后,李定國背起劉文秀,從城墻馬道半處一躍而下。

而后又自陽春門出,隱于城外夜色之中。

“諸事已畢,我們先......”

“殿下!”

朱常瀾循聲望去,只見儀衛司中的一位襄王親信乘馬趕來。

“李典仗?你不隨隊看護大王,來我這里作何事?”

“奉襄國大王令旨,襄世子殿下請接此??!”

說著,李姓典仗單膝下跪,并以雙手托舉一枚金印,遞送至朱常瀾身前。

“這是....襄國金???”

.....................

自傍晚的王府活計結束后。

名為細九的本地腳夫,又隨著嬸娘一家于夜市之上閑逛。

“也不知叔父出趟一次,能得多少雇銀。”

“你小子咋還惦記這個,難得過節好好玩樂就是?!?

牽著三個子女謹防走丟同時,細九的嬸娘不忘對這個大侄子言語道:

“離子時封禁還有會時間,待會想吃啥直接選,今夜就到嬸娘家睡了,權當替你叔......”

轟!

但見襄王府方向傳來一聲巨響,驚得街上路人紛紛側目而望。

有眼尖之人,于落雪之間,隱約瞧見似有火光漸漸從王府內升起。

“這....王府走水了?”

可就在眾人還未搞清原由時。

忽而北街四周小巷之中,似有數十人不約而同地怒吼道:“殺?。?!”

緊接著,便是哭嚎聲、廝殺聲、刀兵相撞聲接連響起。

細九往后一瞧。

卻見今晨討賞時,曾立于世子身旁的一位王府儀衛。

被一名身著行商麻衣之人死死壓制在地上。

“你瘋了,他可是王府的....”

噗嗤!

細九話音未落,行商手中短刀就已刺入儀衛脖中,后者頓時血流如注。

只消一會兒,這名儀衛就徹底沒了聲響。

..................

“世子殿下到!”

隨著儀衛的一聲通報,朱常瀾乘快馬急馳至文昌門下。

自城樓向內望去。

只見因儀衛匆忙行事,導致原先隱于商賈之中的賊寇盡數暴起。

雖有巡夜、值守各路軍士相助。

然府中不少儀衛因承平日久,一身錦衣衛功夫早已忘了七七八八。

如此一來二去,竟讓部分賊寇趁亂從圍剿之中逃出。

頓時引得北街夜市之上亂作一團。

搏殺之間,更有一些房屋被點燃。

隨著雪夜寒風不停呼嘯,兼有內熱外冷之對流作用。

火星飛濺四散,火勢逐漸蔓延。

甚至就連與北街相鄰的府縣衙門,也是陷入混亂之中,但見各官吏四散奔逃。

“.....抱歉了?!?

朱常瀾默默念叨著。

他著實想不通,自家那位老爺子,為何偏要提前突然行事。

若是按他計劃。

待深夜子時集市封禁后再由王府內外同時行動,局勢斷然不會亂成這般。

“上午議事時,這襄王眼神之中,就有些似有若無的考量之意,今夜這般又是....”

猛吸一口冷氣之后,朱常瀾將滿腦猜測暫時甩出。

隨后又舉起手中襄國金印,向眾護衛嚴令道:

“奉襄國大王殿下令旨,兼有襄陽護衛指揮使司薛千山指揮使兵符,襄陽六門接手城防之護衛軍士,即刻其只聽本世子之號令?!?

發號施令同時。

來自其余五門的部分軍士。

將各處火炮悉數牽拉送至文昌門左右炮臺之上。

“文昌門值守千戶所,按各小旗建制,分隊操控火炮,并調轉炮口對準城外南湖以西、青山隘口所在。”

“王府諸儀衛,持火器圖譜,按隊部署教授并檢查火炮。稍后令至而火炮未發者,自小旗以下皆斬!”

“待各人就位后,熄火斂聲!”

隨著朱常瀾一聲令下。

各護衛軍士及王府儀衛分別形式。

待眾人到位且檢查炮火無誤后。

又按令將所有火把全數熄滅,整個文昌門上霎時陷入一片黑暗。

而朱常瀾則手持遠西洋窺筩,獨立于城樓正前。

文昌門后。

隨著府衙各武官悉數就位,城內衛所與王府儀衛通力合作。

以近百人圍殺一賊的方式。

終是將所有賊寇悉數斬殺。

可城中肆虐之火勢,卻是愈演愈烈。

騰騰烈焰,于雪夜之下直沖天際!

全城老少,亦是爭相提桶相助。

但短時間內恐難以止住。

城墻之上,王府護衛們仍舊未被告知城內所發生之事。

只覺是因集市商賈胡亂支帳,導致城內走水而已。

“千戶,你說這城里火勢越來越大,我們要不要....”

“世子殿下軍令在此,且不要胡亂造次,更何況城內走水,有司自會處置,與我們何干!”

...................

又是這般過了三刻左右。

朱常瀾于窺筩鏡內,忽然瞧見遠處山林之間,似有瑩瑩火光閃爍。

再仔細一瞧,只見一左一右兩束火光,朝著襄陽方向連續做出動作。

“左側平舉,右側向左彎曲并揮至右邊,左側再向右斜向下......是我先前囑咐過的現代旗語動作!”

而其含義正是“敵人來襲,急報!”

認出這一信號之后。

朱常瀾連忙調轉鏡頭。

朝著史書記載中,張獻忠前鋒精銳殺來方向一陣尋索。

終是讓他靠著一縷稀薄的月光。

在山林邊緣、驛路相接之處。

看見上千騎滅火夜行、直奔襄陽而來的敵軍前鋒主力!

“看樣子,城內的大火誤導了張獻忠誤,讓他以為里應外合之法奏效,適才率前鋒傾巢而出。”

朱常瀾估算著火炮射程的同時,不禁在心中暗自言語道:

“對不住了李晉王,選擇仲宣樓談話其實也是我特意為之。”

“從東門出去后只有灘涂洼地和漢江主干,無馬乘騎的話,不走上個一天一夜,你可是別想從野外繞到城南!”

“只有這樣,我才能確保你不會帶上城中已有防備的情報,回去找你的義父!”

小聲下令,叫眾軍士做好準備并將炮口向上微抬些許之后。

朱常瀾再度屏息凝神。

通過望遠鏡,仔細對照著傍晚布置拒馬時一并設置的標的物。

測算著張獻忠還有多遠進入射程弧線之內。

十里....五里....三里....一里!

眼見所有敵軍皆已進入火炮范圍,朱常瀾隨機大聲下令道:

“點火!開炮!給我轟他親娘!”

轟!

轟!

轟!

可炮令剛一下達。

朱常瀾就聽見極近處傳來三聲巨響。

隨之而來的氣浪更是險些將他掀翻。

“殿下!”

眾儀衛趕忙上前查看,幸得朱常瀾身上無恙。

“直娘賊,這炮竟在殿下身旁炸膛了!”

朱常瀾側目望去。

只見離自己較近的三門舊制前裝大炮被炸得粉碎。

周遭更是多名軍士倒在血泊之中。

“他媽的,這不是呂宋大炮嗎?誰把這種炸膛炮安放在這的!!”

忍不住爆出一句粗口后。

朱常瀾連忙指派儀衛,就近查看是否還有類似型號的火炮。

一經發現立即撤下!

“總共就鑄了三十來臺,怎么好死不死在襄陽也有?!”

于心中憤懣吐槽的同時。

朱常瀾一邊示意手下優先救治軍士。

一邊來到城墻垛口之間,查看先期戰果。

雖說偶有炸膛問題發生。

但好在第一輪的高密度轟擊之中,多數火炮依舊完好地射出了實心炮彈。

除此之外。

靠著從拱宸門甕城搬來的一臺佛朗機炮。

守城軍士還在其余火炮填藥換彈間隙,補射了一枚開花彈。

高爆炸燃的火焰,點燃了預留設置在陷坑中的油脂。

霎時間火光明亮。

朱常瀾舉起望遠鏡細細觀察。

只見敵軍前鋒因這這突如其來的火炮攻擊亂作一團。

不過大多數都只是馬匹受驚。

真被這輪實心炮彈砸死的敵軍數量著實不多,粗略估計連一百人都沒有。

“火藥配方倒是貼近黑火藥的黃金比例了,就是這炮身質量和氣密性參差不齊,導致射出的實彈有可能達不到理論射程嗎.....?”

就在朱常瀾分析之余,卻是看見自己周邊的護衛軍士們,一個個遲疑起來。

“這....不是操練嗎.....怎么會...”

多數軍官看清目標后,紛紛向世子殿下投去疑惑的目光。

他們接到的調令,只是陪這位襄世子殿下演上一場“烽火戲諸侯”的戲碼罷了。

畢竟整個襄陽府誰人不知。

對岸樊城縣九街十八巷,那位只獻技藝而不委身的頭牌清倌人吳娘子。

可是這位世子殿下的老相好。

“殿下,不是說好簡單操練幾輪火炮就了事嗎,怎么會有騎兵在此?莫不是.....”

就在守軍遲疑之際。

朱常瀾望見城下敵軍正在嘗試歸攏隊形。

“由于傷亡不大,誤以為是殘軍頑抗,準備試探性地再進攻一次嗎?”

預判出張獻忠的意圖后,朱常瀾連忙下令道:

“眾將士聽令!城外之騎兵乃前日楊督師俘獲之獻賊騎兵?!?

“今日操練,特得楊督師支持,驅令這千余名死罪賊寇故作攻城之態?!?

“爾等只需照令發炮,如若重創賊眾,必有重賞?!?

“賊寇身后,另有督師所轄車營看守。若是爾等殺敵不力,致使賊眾脫身者過多則賞錢減半,致使賊眾有序撤離則賞錢盡數罰沒!”

聽聞此言,一眾軍官不由得直呼奇哉怪也。

這楊督師行轅仍在川蜀之地,怎會平白無故趕來為襄世子殿下捧場。

朱常瀾見回應寥寥,便直令儀衛將預先備好的部分賞錢就地打開。

當眾軍士瞅見箱中串串貫錢之后,頓時如同打了雞血一般,齊聲高呼世子殿下千歲!

真可謂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在賞錢的刺激下,值守文昌門的這一千戶所也顧不得什么楊督師行轅所在。

“反正世子殿下說了,那城外就定是賊寇俘虜!”

隨著趙千戶及其下屬軍官相繼就位。

各炮位軍士再度開始統一作業。

于此期間。

炮臺上唯一一門佛朗機炮更是不斷伺機開火。

試圖以開花彈之炸裂巨響和爆燃火焰,恫嚇住城外賊寇戰馬。

從而令起受驚而無法聚集重整。

少時,各炮實彈火藥俱已裝填完畢。

朱常瀾便再度指向前方,并要求部分側翼炮火抬高數度。

隨后再由王府儀衛空發三眼銃,以示靜聲待命。

“點火!”

世子令旨一出,數十門火炮再度咆哮起來。

但見道道火光之中。

無數實心彈丸朝著城外敵騎飛去!

【此章實際為4894字,因個人發布有誤導致網頁版字數顯示有差,故作此說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湖市| 荥经县| 红安县| 镇远县| 浮梁县| 勐海县| 金秀| 尉氏县| 桐梓县| 冕宁县| 名山县| 类乌齐县| 诏安县| 东莞市| 新龙县| 驻马店市| 汉源县| 田林县| 瑞昌市| 兰西县| 梅河口市| 扎赉特旗| 临漳县| 延寿县| 德惠市| 扎鲁特旗| 开鲁县| 黑龙江省| 平湖市| 大同县| 南靖县| 保德县| 同心县| 惠东县| 宜宾县| 自治县| 哈尔滨市| 始兴县| 兴化市| 禄劝| 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