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妄帶著赤蛛三姐妹全力施展遁術(shù),四人飛遁三萬余里,方才脫出那巨島范圍。
他們停在海面上,只見周遭碧波浩渺,遠山如黛,與先前景象迥然不同,一時四顧茫然。
吳妄轉(zhuǎn)身望向那漸飄漸遠的巨島,正思索間,忽覺上方傳來一絲氣息波動。
抬頭時,竟見一名道人凌空而立,笑吟吟地俯視著他們。
那人袒胸露腹,赤著一雙大腳,踩在一片祥云之上,寬大的袍袖在海風(fēng)中鼓蕩,腰間掛個碩大的酒葫蘆,臉上笑呵呵,一派逍遙自在。
這道人呵呵道:“小友可是從那員嶠島出來?”
吳妄沉吟片刻,抱拳道:“晚輩此前誤入,如今方才脫困,敢問前輩尊號?”
“貧道赤腳,一散人耳!”
赤腳大仙?
吳妄心中了然,這位可是天地間有名的逍遙真仙
“原來是大仙當(dāng)面,晚輩失禮了。”
他手掐子午訣行了一禮道:“晚輩吳妄,奉家?guī)熤晕迩f觀前往方丈仙山參加帝君法會,不料誤入仙山,脫身后竟不辨方位。”
“幸得遇大仙,不知大仙可否指點此地何處,也好讓晚輩有個方向。”
赤腳大仙哈哈笑道:“原來是鎮(zhèn)元道兄高徒,無妨無妨,老道也要去那方丈仙山,同行如何?”
吳妄當(dāng)即一喜,“前輩相邀,晚輩榮幸之至。”
于是五人結(jié)伴,由赤腳大仙引路,直向那東海深處。
赤腳大仙道:“此地仍在東海,不過距離東勝神州卻也不遠。”
吳妄一聽,心中一驚,他們在那島上竟然飄了這么遠?
他當(dāng)即問道:“不知前輩可知,這員嶠島應(yīng)是海外五島之一,為何會這般在海上飄蕩!”
赤腳大仙看了吳妄一眼道:“幸得小友及時離島,這島再過些時日,海外五島也只剩三島了!”
“哦?”吳妄也有些疑惑,“前輩可為晚輩解惑?”
赤腳大仙道:
“此前,昆侖北方有一巨人國,名曰:龍伯國,此國中一名巨人路過東海,釣走了背負(fù)岱輿、員嶠二島的六個巨鰲,導(dǎo)致這二島正往北海海眼而去。”
吳妄聽聞,心中駭然,還好他離去得早,若是真落入北海海眼,后果不堪設(shè)想。
難怪瑯?gòu)钟耖w里面記載海外十洲五島,原著介紹花果山的時候卻說: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
原來從現(xiàn)在開始,就已經(jīng)少了兩島。
這一路,赤腳大仙談興甚濃,說起四海奇聞,三界軼事,妙語連珠。
引得藍蛛掩口輕笑,赤蛛也聽得入神,連素來沉靜的黃蛛眼中也多了幾分神采。
吳妄則多是傾聽,偶有應(yīng)答,言語不多,赤腳大仙打趣道:“少年當(dāng)有心性,卻非要一副老成模樣,實乃無趣...無趣..”
如此又行數(shù)日,前方海天交接處,忽有紫氣升騰,霞光萬丈。
一片仙山瓊閣的虛影在云霧繚繞中若隱若現(xiàn),仙鶴清唳,鸞鳳和鳴,陣陣異香隨風(fēng)飄來,令人心曠神怡,俗念頓消。
“到了,方丈仙山!”赤腳大仙指著那方勝境笑道。
眾人行近,但見:
仙山之外,祥云朵朵,各路仙真或駕龍車鳳輦,或乘仙禽異獸,或踏法寶靈光,紛紛匯聚而來。
有天庭仙官、散修高人、佛門尊者等等,仙光瑞靄交相輝映,將這片海域映照得如同仙境。
山門處,仙光道道,瑞氣千條。
“赤腳道友,別來無恙。”
“大仙還是這般逍遙快活!”
“咦?這位道友清光內(nèi)蘊,氣度沉凝,不知是哪位高真門下?”
赤腳大仙哈哈一笑,蒲扇般的大手拍了拍吳妄肩膀:
“來來來,給諸位道友引薦一下,這位是鎮(zhèn)元大仙座下高徒吳妄,代師赴會,這三位是他的...嗯...道侶隨侍。”
赤腳大仙眼光何等老辣,早已看出三女與吳妄關(guān)系匪淺,便以‘道侶隨侍’稱之,既不失禮,也點明身份。
三女聞言,心中微暖。
赤蛛英姿颯爽,抱拳一禮;黃蛛溫婉,斂衽為禮;藍蛛活潑,好奇地打量著四周神仙。
吳妄亦不卑不亢,向眾仙一一拱手見禮:“吳妄見過諸位前輩、道友。”
此時,一位鶴發(fā)童顏、手持龍頭拐杖、身披萬壽松鶴袍的老者走來笑道:“原來是與世同君門下,難怪有如此氣象,老朽蓬萊福星,幸會。”
他身旁兩位,一位手持蟠桃枝,笑容可掬,乃祿星;一位懷抱如意,須發(fā)皆白,精神矍鑠,是壽星。
吳妄一一行禮,這三位可是神仙之宗,論身份地位雖然不及師尊,但他仍是晚輩。
又見幾位老仙聯(lián)袂而來,個個氣息古老,或持玉板,或捧靈芝,或托玉壺,正是那瀛洲九老。
赤蛛、黃蛛、藍蛛三女見此氣象,心中不免生出幾分自慚形穢。
赤蛛一改往日直爽,小女人般的捏了捏衣角,低聲道:“師兄,這般仙家圣地,我等在山外等候便是。”
黃蛛、藍蛛亦是點頭。
赤腳大仙聞言,朗聲一笑,聲震云霞:“哈哈,三位女娃何須拘泥,帝君向來隨和,不拘小節(jié)。”
“你三人既是與吳小友一同而來,隨他入山,在偏殿客舍安坐便是,不妨事,帝君座前,自有清凈地容爾等休憩。”
三女看向吳妄。
吳妄略一沉吟,對赤腳大仙拱手道:“多謝前輩提點。”
又對三女溫言道:“既如此,你們隨我入山,安心等待便是。”
見師兄這般說,三女這才稍安。
赤腳大仙引著四人,穿過那層層疊疊的仙云霞靄,落在仙山一處白玉鋪就的迎仙臺上。
早有仙童玉女侍立兩旁,為其引路。
仙山之內(nèi),靈氣濃郁得幾乎化不開,每呼吸一口,都覺體內(nèi)法力活潑,神清氣爽。
沿途所見,靈芝如傘,玉樹瓊枝,仙泉汩汩,靈獸悠閑,處處透著大道自然的和諧。
赤腳大仙一路引著吳妄,如數(shù)家珍般介紹著各方神仙。
有騎鹿的南極仙翁,有乘鳳的九天玄女化身,還有幾位氣息縹緲、名號不顯但道行極高的古仙。
吳妄始終保持著恭敬而不諂媚的態(tài)度,應(yīng)答得體,言語間引經(jīng)據(jù)典,顯露出扎實的道學(xué)根基,引得眾仙暗暗點頭。
鎮(zhèn)元子的名頭是一方面,此子本身的氣度修為,也值得高看一眼。
行至山腰一處開闊云臺,仙葩瑤草環(huán)繞,閣樓陳列,乃是待客之所。
吳妄對三女輕聲道:“你們且去雅軒歇息,莫要亂走,待一會兒得了間隙,我再尋你們。”
三女被仙童引至一處清雅客舍,窗外便是云海仙池,景致絕佳。
赤腳大仙則拉著吳妄道:“走走走,時日還早,老道帶你去認(rèn)識一些老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