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曹老板不厚道
- 劉關張:在維斯特洛興復漢室
- 明漸
- 2918字
- 2025-05-30 19:23:20
建安四年,十月廿八。
簡雍風塵仆仆地踏入縣衙,衣袍上還沾著北地的霜塵。
劉備早已在堂前等候多時,見他歸來,快步上前握住他的手臂:“憲和辛苦了!此行可還順利?”
簡雍面露慚色,長揖及地:“主公,雍有負所托......“
劉備心頭一緊,仍溫言道:“且入內詳說。“
堂內,炭火微紅。
“曹操愿意借糧多少?“
劉備放下手中茶盞,望向窗外只剩幾片枯葉的梧桐,天氣漸冷,投奔而來的流民卻不見減少。這些時日,新野每日要施粥三次,糧倉眼見就要見底。
剩下的存糧,估計只夠兩月之用,甚至可能支撐不到明年。
再不趕緊補充一批糧食,定會引發民心不穩乃至恐慌。
“主公,曹孟德言,河北袁紹步步緊逼,戰事吃緊,糧草轉運不易……某費盡了唇舌,曉之以大義,都未能說動曹操,只借到了少許糧草。”
簡雍拱手一拜,滿臉愧疚的低聲道。
“到底借到了多少?”
“只有5000斛。”
“竟如此之少?”
劉備吃了一驚。
要知道在瓜分青、徐二州的過程中,曹操是獲利最大的一方,單糧食就搜刮到了數百萬斛,吃了個一波肥。
曹操手中不僅有糧,且有很多的糧,借出個十萬斛都是毛毛雨。
沒想到他只愿拿出五千斛打發。
曹阿瞞不厚道啊。
也說明他在防備與忌憚自己,生怕自己再次發展起來,成為他此生最大的勁敵,于是想用限制糧食供應的方式,把自己餓死困死,再也不能成為他的威脅。
呵呵。
果然是奸雄本色,對待對手,從不會有絲毫心慈手軟,哪怕是潛在的對手,也要想辦法扼殺。
或許自己從一開始,就不該抱有太高的期待。
“雍辦事不利,請主公責罰!”
簡雍又拜了下去,還是難以原諒自己。
“罷了罷了,不是你的過錯,曹操,奸雄也,豈會因為百姓無糧而發善心,他巴不得我們盡數餓死。”
劉備搖了搖頭,把他拉了起來,安慰說道。
當然,五千斛糧食也算聊勝于無,可以多堅持幾天。
“主公,運糧回來的路上,雍見不少投奔主公的流民,因缺糧即將餓死,于心不忍,便發下糧食救濟,誰知聚攏的流民越來越多,有四五千之眾,分去了三千多斛糧食,最終入庫的僅一千余斛,另帶回了五千百姓,驅之不走,怕是要增加新野的負擔。”
簡雍又開口解釋道。
What?
好不容易借到的五千斛糧食,路上就差不多分完了?
還多了五千張嘴。
一時間劉備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那些投奔自己的百姓,也不可能放棄趕走,必須把他們安頓下來。
畢竟這些百姓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不能見死不救。
“主公,請責罰雍!”簡雍低頭紅著臉,做好了被斥責懲罰的準備。
“你做的沒錯。”
劉備安慰他道:“糧食寶貴,但更貴重的是人,此事換作是備,也會發糧救民,你不必自責,有功無過。至于糧草不足問題,會有辦法解決。”
“主公!”
簡雍熱淚盈眶,內心的感動難以形容。
……
向曹老板借糧的計劃,以失敗告終。
不過安排去南邊荊州執行‘用造紙術換糧食’計劃的糜芳,卻取得了成功。
他跟襄陽蔡家談成了合作,用這個時代最先進的造紙技術,換到了8萬斛的糧食,這兩日就能把糧食運到新野,緩解缺糧問題。
只是8萬斛這個數字,令人不是很滿意。
一間議事用的公房內。
孫乾皺著眉頭道:“主公所拿出的造紙之術,乃是神人所授,造出的白紙,質量天下第一,而書籍的價格昂貴,一本《論語》少則三五千錢,貴則上萬錢,造出了白紙,以后賣書都不知能賺幾何,怎能換區區八萬斛糧食?”
糜竺看向自己的弟弟糜芳道:“子方,荊州世家眾多,為何不多跑幾處,多與幾個世家交易?所謂價高者得,你沒有讓一眾世家競價么?”
“大哥,諸位明公!”
年輕人糜芳拱了拱手,解釋道:“荊州世家眾多,但想要把糧食運至新野,必經襄陽水道,這條水道為蔡家所控制,若是不與蔡家交易,我們的造紙術就算換到了百萬斛糧,一旦蔡家卡住水道,我們的糧食便運不過來。荊州世家大族雖多,但能與之交易的,唯有蔡家。”
聽到這話。
在場眾人,不由沉默下來,爭議不滿聲小了下去。
坐在上首的劉備,也不得不承認,只要蔡家牢牢占據了襄陽這處水陸交通要道,整個南陽盆地與荊州地區的商貿貨物往來,都難以繞開襄陽。
正因為此。
襄陽的繁華程度,少說能排進前五。
荊州牧劉表的治所,也設置在了襄陽。
作為地頭蛇的蔡家,更是襄陽巨富,隱隱的荊州第一世家。
想從這樣的家族手中,占到便宜,討到好處,難之又難。
“元直,此事你怎么看?”
劉備看向自己右手邊,坐在第一個位置的徐庶,想聽聽他的意見。
眾人的目光,頓時集中在了徐庶身上。
而對于徐庶這位新加入的同事,眾人已經不感到陌生了,但依然有些排斥,因為誰都能看出主公對徐庶的信任和重用,天天把‘如魚得水’掛在嘴邊。
若非還沒有立下多少令人信服的功勞,徐庶已經被拜為軍師了。
“主公,襄陽蔡氏,盤踞荊州數十載,號稱名門,實則不過一群自守之賊、貪婪之犬罷了!此族圖有虛名,從無大略,壟斷商路,盤剝百姓,心中只有一家一姓之利,從無救濟天下之志,實乃萬民之瘡,不及主公仁德之萬一,若興義兵伐之,定人人景從。
然蔡氏雖不堪,此刻卻非用兵良機。一,荊州水軍仍握于蔡瑁之手,其舟師精銳,我軍不習水戰,恐遭半渡而擊;其二,劉表雖暗弱,卻未失民心,若貿然興兵,反令荊州士民疑我為侵略之師;三,曹操盤踞近側,孫氏崛起江東,若我軍進軍襄陽,必被乘虛而入。
為今之計,當暫斂鋒芒,可遣細作入襄陽,離間蔡氏與蒯、龐等族;再廣布仁政于新野,使荊州百姓知主公之德。待蔡家與劉表生隙,北方戰事再起,方可以仁義伐不義,打擊蔡氏,進入荊州。”
徐庶做出一番分析道。
核心的觀點,是采用離間計,令荊州內部失和,再尋找時機介入,亂中取利。
而他的這番謀劃,雖不能馬上帶來糧食,解決眼下的危機,但確實不失為進入荊州地盤的好辦法,操作可行性很高。
孫乾便點頭道:“吾聽聞劉表軟弱,事事順從蔡家,連長子劉琦都難以立為世子,常常被婦人耳提面命。若是我們主動聯絡示好劉表,成為其外援,說不定會得到劉景升的信任與重用,區區糧食問題,也可迎刃而解。”
簡雍也道:“不錯,荊州富庶,丁口眾多,是主公的第二個徐州啊。”
但也有人出言譏諷:新野的糧食,最多夠三月之用,計策雖好,但等到生效,說不定大家都餓死了。
除非能想出什么短平快的辦法,三個月內就弄到大量糧食。
對此徐庶只得拱手對劉備道:“主公,庶不才,無更好方略也。”
“元直,無需妄自菲薄,糧食不足,我已有辦法解決。至于入主荊州,備暫無此意,劉景升非愚笨之人,其固然不喜蔡家,但更忌憚我這個外人,除非等其病死,荊州內亂,吾等才有可乘之機。再者天下世家,蛇鼠一窩,左右逢源,都只是為他們的門戶私計而已,備不愿與他們周旋唱和,更不會做他們的刀,他們于備沒有價值。”
劉備搖著頭道。
沒錯。
他的確不想走歷史的老路,不愿去荊州那個爛泥潭里打滾,浪費七八年的寶貴時間。
天天跟一幫蟲豸們勾心斗角,還不如好好開發維斯特洛大陸。
過個幾年,等曹老板平定北方,把目光投向了荊州,自己說不定可參與進去,對荊州來個一波推。
然而聽出劉備不愿意跟荊州世家們打交道,也沒有謀劃荊州的意圖時。
徐庶不由心急,自己這位主公,有些過于意氣用事了,這是成大業的大忌!
若不想辦法走出新野這座小城,不想辦法拿下更大的地盤,等到局勢明朗,曹操、袁紹分出勝負,再想去爭奪天下,便沒有半分可能了。
唯有先拿下了荊州,再拿下益州、關中,才有主宰天下之可能。
他暗暗決定:一定要找個機會,好好勸說主公,不能因噎廢食,徹底否定世家,放棄‘布仁義于天下’的偉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