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張瑩瑩的“私房錢”
- 1986:從小縣城開始
- 逆水行舟的蝸牛
- 2331字
- 2025-05-31 13:00:00
夏日的夜里,蟬鳴蛙躁,
吃完飯,李家人手一把蒲扇,在院子里納涼,
回家之后,李平就把自己和李安的想法告訴了爹媽,
現在接著解釋道:
“.......在向陽橋那邊支個攤子,晚上有不少人去看電影,我們覺得搞點吃的,涼茶過去,應該能賣,掙點辛苦錢?!?
李建國聽完說道:“這事兒能干,現在國家鼓勵個體戶經營,咱們只要保證做的干凈,不吃出問題就行了?!?
“你們兄弟倆覺得想干就去干,家里的板車和水桶你們拿去用就是,但你們說的塑料杯子,挺貴的吧。”
李平說道:“媽,不貴,我們問過了,不到一毛錢一個,只要我們定價能收回成本,一晚上整個幾塊錢沒問題?!?
兄弟倆在電影院門口關注了很久,那個賣涼茶的男青年至少賣出了五六杯涼茶,按照那個速度統計的話,收回成本不是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掙的都是辛苦錢,大夏天的,晚上很熱,沒人來的時候要坐得住,
而且大夏天容易滋生微生物,涼茶也容易壞,過了夜味道就不對了,所以必須一天賣完,
同樣的道理,要做路邊的茶飲或副食品,成本不能太高,有有可能血本無歸,
劉英吉說道:
“我知道那一毛錢一個的塑料杯子,光是那杯子就能拿回家用好幾回,洗了還能接著用,涼茶大家肯定愿意買。他賣涼茶,咱們肯定不能和他打擂臺,咱們家要想能賣什么?!?
李平說道:“嫂子,你會煮八寶粥,還學過龜苓膏,咱們掏出點本錢來先試試做點糖水?定價稍微高一點?!?
“推著車打游擊,我不想干,那能掙幾個錢?”張瑩瑩直接否決,“你們兄弟倆想干去干干,給自己掙學費去!”
李安接話道:“我不能保證這是一個長遠的買賣,但至少這一個月正是影院新開業的時候,優惠活動大,那里的人流量還算可以,絕對能掙到錢!”
一毛錢一張的電影票賣一個月,
上座率再高電影院也肯定是虧本的,
電費,人工費加在一起,過幾天還要引進芯片,
所以芝蘭電影院前一個月的主要目的是吸引人過來看電影,
借著這股流量,上一些愛情電影,尤其是那些鼓勵“自由戀愛”的,能吸引一大批縣城里談戀愛的小青年,
如今思想文化正在解放,一天一個新潮流,以“自由戀愛”的風氣最盛,
只要培養好這些青年的基本盤,后來的流量也不會太差,
人流量不是問題,現在向陽橋沒什么吃的喝的,在電影院里一坐一兩個小時累得很,所以去那里做生意一定能做得起來。
李平說道:“嫂子,咱們家現在這些情況,總要想點辦法,不求掙什么大錢,能多賺幾塊錢補貼家用就很好了?!?
張瑩瑩的語氣有點松動了:“憑什么這么絕對.......你們倆想得到的,別人也想得到?!?
“但別人肯定沒咱們這么強的行動力。”李安說道,“嫂子,要干這個就得果斷,一旦浪費了黃金時間,地方被人家搶了,口味人家搶了,甚至有固定顧客了,咱們就不好做了,最好是這周日直接開始?!?
“你去不去?”
李安:“我周末有別的事情?!?
他周末的確有別的事情,
假如張瑩瑩真是個懶人,那么她一定不會去,
但她思前想后,百轉千回,腦子還是熱了起來:“要是掙不到錢怎么辦?”
李安說道:“一定能掙到錢,最短有一個月好做生意的時候,少也有兩個月,先開始干,咱們才能掙到錢?!?
現在國家政策就是鼓勵市場經濟,市場繁榮起來,才有經濟這一說,
要是搞個體戶不掙錢,
后來向陽橋電影院附近的哪條街,不可能變成白水縣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
之前做流動攤販賣桂花糕,賣發糕,賣涼茶,賣糖水的老板,也不可能買下那里的商鋪.....
張瑩瑩顯然被說動了,
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最多去地里除個草,
在家里閑著也是閑著,也許賣“糖水”多少能掙點呢?
她說:“好,咱們明天就開始準備,我做糖水來賣?!?
李平說道:“那材料,總要花錢買,爸,媽,咱們家沒錢了吧?”
錢的確是老大難的問題......
劉英吉說道:“老二,確實沒了,但這個月我們家還有生活費,搞點糖水花不了多少錢,只要能回本就行!”
她準備把生活費掏出來,都是賣菜掙的點辛苦錢,要是賠了就血本無歸,
張瑩瑩抿著嘴:“我還有點積蓄,二十塊錢,十塊錢拿出來搞生意,要是掙了錢,補貼下家用,要是賠了......那就賠了吧?!?
幾人鴉雀無聲,便是默認,
片刻尷尬之后,李建國大聲說道:“可以!我這腿快好了,只要能出診,你做這小生意,賠的錢我都給你補!”
李建國該大包大攬的時候也很有魄力,
雖然是畫餅,但也感染到了張瑩瑩:“爹,我相信你?!?
這件事就算這么決定,然后又商量了一會兒時間安排和分工的事情,
只要抓緊時間,明天二哥和張瑩瑩叔嫂倆就能去向陽橋那邊賣上糖水,
行動力,早點去能早點看看那邊的生意情況,能不能長期做,賺錢不賺錢也就這幾天的事情了,
夜色漸深了,劉英吉打了個哈欠:“睡覺吧,明天早點起來去種蒜?!?
“好。”
“好。”
李安沒有表態,他攙扶著李建國站起來:“老頭子,家里有魚線吧?我明天早上就不去種蒜了,我想去五柳水庫那邊看看,去釣魚?!?
李建國說道:“家里種蒜日子你怎么能去釣魚呢?你一個人想偷懶不行!”
“我這不是偷懶,一中校長每天都去那里釣魚,我想去找校長?!?
據他從黃玉梅那里了解,黃荊的釣癮很大,基本每天都要去,而且一坐就是一整天,
而且空軍的時候多,每次回家一條魚都沒帶回來要被媳婦念叨,
平常學校上課的時候還好,到周末一坐就是一整天,有時候飯都不愿意吃,
李安上輩子就是踩著互聯網的風口做了漁具,涉及到餌料,魚竿,魚箱,網兜方方面面,
最早做“市場調研”的時候和很多釣魚佬坐在河邊,一下午一條拐子都上不來,他十分共情空軍佬的這種心情。
“一中校長?”李建國疑惑道,“你找校長干什么?”
李安:“我聽說咱們省里有面向貧窮學生的助學貸款,我想看看能不能去走走關系申請無息的助學貸款。”
其實現在根本沒有助學貸款,
而且從78年開始面向農村和個體工商戶的小微企業的無息貸款已經逐漸收緊了,
“你聽誰說的?”
“我同桌就是黃荊的女兒。”
李建國在家里不知道情況,聽到這句話便信了一半,信以為真便說道:“可以,讀書的錢你們自己想辦法,我這老頭子暫時是廢了,幫不了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