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民間借貸的性質

1.借條或借據是合同嗎?

【問題解答】

出借人出借資金之前最好想好,該不該借錢出去,有沒有高息的誘惑,錢借出去后借款人還不還得了,能不能承受不還錢的后果。借款人借錢之前也最好想好,是不是有真實的資金需求,承不承擔得起利息,借錢之后還不起怎么辦,會不會拖累擔保人和家人,等等。

雖然根據民法典的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可以不簽訂書面合同,口頭達成協議也可以,但發生的大量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給了我們很多教訓。因此,借款時最好簽訂書面的借款合同,明確約定借款數額、利率、期限、用途和還款方式等條款。

借條或借據是借款的憑證,也是借款合同的一種形式。書寫不規范、內容不明確的借條或借據很容易產生糾紛。

一張借條或借據至少要“四個清楚”。

一是借款人和落款要清楚,也即主體要清楚。要寫明向誰借款,借款人要寫全名,與身份證所載姓名一致,且須附身份證號,如果借款人已婚,應當由夫妻雙方共同在落款處簽字,保留一份借款人簽字捺印的身份證復印件。借條的落款處借款人簽字捺印,并寫上出具借條的時間。企業負責人以企業名義借款的,企業負責人應保留一份借款人簽字捺印的身份證復印件,在借條落款處簽字捺印,同時,借條上還應蓋企業章。

二是借款金額和付款方式要清楚。借款金額應當寫明幣種,并以大小寫兩種方式書寫,防止大小寫數字不一致。如果借條上的借款金額出現大小寫不一致的,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和邏輯推理,司法實踐中一般以大寫金額認定。建議不要現金交付,而是以銀行轉賬等方式交付,在借條中應注明借款人的銀行賬號。對于微信轉賬的情況,建議在借條中寫明轉賬雙方的微信號,并在手機中保留完整的微信聊天記錄和轉賬記錄,避免僅有截圖證據效力不足的風險。確需現金支付的,應是小額,在借條上寫明交款方式為現金,且已經實際交款,并寫明交款時間。

三是利息費用和借款期限要清楚。借條中應明確寫出借貸的本金、利息利率和起算時間。除了借期內的利息外,建議在借條中單獨寫明逾期利息的利率和起算時間。需要注意的是,約定的利率不宜超過同時期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LPR)的4倍這一法定利率上限。如果是轉條重新出具的,應該就前期本金利息結算情況寫明。建議明確約定還款期限。在約定還款期限的情況下,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自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算。

四是借款用途和還款方式要清楚。借款人是否有正當的借款事由,特別是企業負責人或者企業高管以企業名義借款時,要寫明借錢用于做什么。出借人要求寫明借款用途有利于保證出借資金的安全,如發現借款人擅自改變借款用途,出借人可以提前收回借款,還可以防范借款人實施欺詐或者詐騙或以其他事由抗辯還款或拖緩還款。建議寫明以銀行轉賬方式還款,寫明還款時出借人的銀行賬號,對于微信支付的情況,應在借條中寫明轉賬雙方的微信號。防止出借人讓借款人向第三人支付或者借款人委托第三人代為支付而產生糾紛。

除了上面講的四個清楚外,如果有擔保人的,最好還把擔保人和擔保責任寫清楚。在約定擔保的情況下,需要在借條中寫明擔保人的基本信息,由擔保人親筆簽名捺印,并寫明擔保類型是一般擔保還是連帶擔保,并明確約定保證期間。如果是抵押擔保,應寫明抵押的財產權利情況,并辦理抵押登記,否則,不發生抵押擔保的效力。建議將擔保人的身份證復印件簽字捺印后作為借條或借據附件一并留存。

很多人誤以為借條或借據就代表借款的真實發生。其實,借條或借據只能證明借款合同的訂立,借條或借據是否真實履行需要轉款憑證等其他證據才能證實,且自然人之間的民間借貸合同是實踐性合同,須以提供借款并實際交付時借貸合同方成立。

【法條指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

第六百六十八條 借款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

第六百七十五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第六百七十九條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成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20〕17號)

第二條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間借貸訴訟時,應當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

當事人持有的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沒有載明債權人,持有債權憑證的當事人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被告對原告的債權人資格提出有事實依據的抗辯,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告不具有債權人資格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九條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合同成立:

(一)以現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時;

(二)以銀行轉賬、網上電子匯款等形式支付的,自資金到達借款人賬戶時;

(三)以票據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據權利時;

(四)出借人將特定資金賬戶支配權授權給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對該賬戶實際支配權時;

(五)出借人以與借款人約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實際履行完成時。

第十四條 原告以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為依據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依據基礎法律關系提出抗辯或者反訴,并提供證據證明債權糾紛非民間借貸行為引起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查明的案件事實,按照基礎法律關系審理。

當事人通過調解、和解或者清算達成的債權債務協議,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十五條 原告僅依據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已經償還借款的,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后,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的存續承擔舉證責任。

被告抗辯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生并能作出合理說明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借貸金額、款項交付、當事人的經濟能力、當地或者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當事人財產變動情況以及證人證言等事實和因素,綜合判斷查證借貸事實是否發生。

第十六條 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者其他債務的,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后,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通則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3〕13號)

第三條 當事人對合同是否成立存在爭議,人民法院能夠確定當事人姓名或者名稱、標的和數量的,一般應當認定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根據前款規定能夠認定合同已經成立的,對合同欠缺的內容,人民法院應當依據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條、第五百一十一條等規定予以確定。

當事人主張合同無效或者請求撤銷、解除合同等,人民法院認為合同不成立的,應當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將合同是否成立作為焦點問題進行審理,并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案例適用】

1.只有微信轉賬記錄沒有借條不能證明借貸關系

——彭某與張某民間借貸糾紛案

案由:民間借貸糾紛

案例來源:貴州省法院發布適用民法典典型案例(二十八)

裁判要旨

僅持有支付憑證而沒有借據的民間借貸糾紛,出借人一方必須要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借款關系且已實際支付相應款項。若借款人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的,借款人應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借款人證明其主張后,出借人仍然具有證明雙方存在借貸關系的責任,無法舉證時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基本案情

2021年3月5日、3月21日原告彭某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分別向被告張某轉賬6000元、10000元及5000元。后彭某以其與張某構成民間借貸關系,張某未歸還借款訴至法院請求張某還款。其中,彭某主張因張某妻子身患疾病,急需湊錢為其治療,因此通過微信向其轉賬。同時彭某稱因當時借錢給張某時考慮到其是用于救人,故未及時簽訂借條,后要求補簽時張某不愿書寫,甚至否認借錢事實,彭某無奈依法起訴。被告張某則辯稱,借款事實不屬實,微信轉賬是彭某向其套現,轉賬后已將相應數額現金交付彭某,雙方之間并不存在借貸關系。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民間借貸關系的成立必須符合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形式要件即達成合意的外在形式,如具有借條、借款合同或其他可以表明雙方借款合意的形式,實質要件即款項的實際交付。本案彭某主張張某向其借款,僅提供雙方微信轉賬記錄,未能提供借條、借款合同或其他能表明雙方達成借款合意的證據證明其主張,因此彭某不能舉證證明其與張某之間已達成借款的合意,未完成其作為原告應負的舉證責任,不能證實雙方存在借款關系的事實,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彭某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2.借款憑證存疑且借款金額與轉款憑證不能對應的情況下不能認定存在借款合意

——易某、涂某間借貸糾紛案

審判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案號:(2019)最高法民申2190號

案由:民間借貸糾紛

案件類型:民事再審案件

裁判摘要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承諾到期返還的合同,合同雙方須達成出借和使用資金的合意,自然人之間的借款須出借人實際給付出借款項。本案中,易某主張其與涂某之間構成借款關系,并提交三份金額分別為12萬元、82萬元和500萬元的借條以及銀行交易明細,以涂某最終借款500萬元為由要求涂某歸還借款及利息。首先,易某依據500萬元借條主張權利,其提交的銀行交易明細系用以證明已實際給付出借款項。涂某否認雙方存在借款合意,主張轉款系基于雙方特殊個人關系產生的其他法律關系。本案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5〕18號)第十七條規定的“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賬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賬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的情形不符,二審判決適用該條司法解釋分配舉證證明責任有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易某應當對其與涂某之間存在借款500萬元的合意以及其實際給付500萬元借款承擔舉證證明責任。其次,易某提交的500萬元借條,經鑒定不能確認是否涂某本人書寫。從易某與涂某的銀行交易明細可以看出,雙方賬戶資金往來頻繁,從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且與易某主張的500萬元(包括82萬元在內)借款金額不能對應,在涂某否認轉款系借款的情況下,易某未能對此作出合理解釋。因此,在借款憑證存疑且易某主張的借款金額與其提交的轉款憑證不能對應的情況下,僅以易某與涂某之間存在轉款差額為由,尚不能認定易某與涂某之間存在借款合意。

3.在民間借貸案件審理中,借款人對借貸的真實性有異議的,不能僅憑借據、收據等,簡單認定借貸關系及其內容

——林某能訴林某川、劉某芳民間借貸糾紛案

審判法院: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

案號:(2023)閩民再102號

案由:民間借貸糾紛

案例來源:人民法院案例庫

入庫編號:2023-16-2-103-015

基本案情

林某能訴稱林某川與劉某芳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林某川以經營需要為由,于2014年8月20日以現金形式向林某能借款350萬元,約定月利率3%,沒有約定還款期限,并立下借據1份。后經林某能多次催討,至今未還分文,請求判令林某川、劉某芳償還350萬元借款本息及其利息。

林某川與劉某芳原系夫妻關系,2015年4月15日,兩人經人民法院調解離婚。林某川曾于2014年8月20日出具《借據》1份,載明:本人林某川,因經營需要,茲向出借人林某能借款并收到現金人民幣叁佰伍拾萬元(小寫¥3500000元),月利息3分,利息計算至還清所有借款為止。保證人泉州富某特石業有限公司(簡稱富某特公司)(蓋章)自愿為借款人的債務償還提供保證擔保,承擔債務償還的連帶責任。雙方約定:“借款人未能償還借款本息,出借人可向出借人戶籍所在地法院提起訴訟。特立此據。借款人:林某川(簽字蓋指印)。法人代表:林某川(簽字蓋指?。?,2014年8月20日。保證人:富某特公司(蓋章),2014年8月20日。”

福建省惠安縣人民法院于2016年4月10日作出(2015)惠民初字第8688號民事判決:林某川、劉某芳應償還林某能借款350萬元,并按月利率2%計付自2014年8月20日起至還款之日止的利息。林某川、劉某芳不服,提起上訴。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11月11日作出(2016)閩05民終3884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劉某芳不服該判決,向檢察機關申訴,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22年10月28日作出(2022)閩民抗42號民事裁定,提審本案,并于2023年3月22日作出(2023)閩民再102號民事判決:撤銷一、二審判決,駁回林某能訴訟請求。

裁判摘要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雖然借貸雙方對案涉借據形式上的真實性并無異議,但根據人民檢察院分別對林某能、張某某所作的詢問筆錄以及公安機關的起訴意見書中關于林某能并未向林某川支付訟爭借款,原審證人張某某系受李某某指使作虛假證言的內容,并結合林某能的答辯意見內容,足以證明林某能并未根據案涉借據的約定向林某川支付訟爭借款,原審證人李某某、張某某關于林某能以現金形式向林某川支付350萬元借款的證言與事實不符,故原審認定林某川收到訟爭借款350萬元并判決林某川、劉某芳共同予以償還不當,應予糾正。據此,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駁回林某能訴訟請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错那县| 江口县| 竹溪县| 镇雄县| 辽阳市| 玛曲县| 耿马| 徐闻县| 五峰| 磐石市| 右玉县| 长沙市| 威信县| 永昌县| 东台市| 志丹县| 金塔县| 浮山县| 赣州市| 郸城县| 永新县| 河曲县| 冀州市| 双辽市| 江安县| 尼木县| 济宁市| 屏东县| 城口县| 连江县| 平顺县| 清流县| 平陆县| 蓬安县| 遂川县| 定州市| 德庆县| 犍为县| 河间市| 旬阳县|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