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外甥天賦異稟
- 白蛇:從文曲星君到帝君圣王
- 寅山胖虎
- 2019字
- 2025-05-31 11:40:00
而且,不是自己的東西終究做不到理直氣壯。
不然的話自己也不會以公事來喝問那縣令了。
“說的也是。”
“你姑父我雖然沒有讀過什么書,但也知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
“你有好東西,總有人會惦記。”
“與其這樣,不如把這個燙手山芋扔掉。”李公甫頷首,說著寬慰許仕林的話。
“姑父,我曉得。”面對李公甫的寬慰,許仕林微笑以對。
“不過這個東西終究是因為我的才弄丟的。”
“但是呢,你也知道姑父這里沒有什么好東西。”
“說來說去也就這一把刀。”李公甫嘿嘿一笑,拍了拍手邊的儀道。
“這寶刀是你姑父我祖上傳下來的,相傳我那個老祖宗乃是前朝的金吾衛!”說著李公甫拿起了身旁儀刀。
“遙想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下棋,有那涇河龍王來告罪。”
“然而殿外卻是站滿了金吾衛,讓那龍王不得寸進。”
“我那祖上,就是其中一個!”
鏗鏘!
說著李公甫拔出手中儀刀。
“這刀,就是金吾衛的配刀,雖是三軍儀仗之器,但也不失鋒芒!”
“我之前教你的呼吸吐納之法,就是祖上傳下來的。”
“多人成群,甚至可以結陣而行,戰場之上,縱橫捭闔,所向披靡!”說完李公甫周身氣息激蕩開來,手中儀刀震顫不休。
“可惜,今時不同往日,武人沒了地位。”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李公甫收刀歸鞘。
“之前在縣衙的時候我沒有多問。”
“現在我問你,仕林,你是不是通炁了?”嘆息著把手中寶刀放回桌案上,李公甫的目光也是從寶刀移到了許仕林身上。
“通炁?”許仕林發出一道疑惑聲。
“哎呀,是我大意了。”
“你這孩子整天捧著書讀,我也沒有跟你講解過這方面的事情。”
“怎么說呢,就是感覺身體里面有一股炁,特別是胸口,不發出來不舒服的那種感覺。”李公甫手掌在胸膛上比劃示意著。
“是有這種感覺,但是那縣令咄咄逼人,孩兒氣不過,用刀指著那縣令,當時就有這種感覺。”許仕林微微點頭,回應李公甫道。
“拔刀指著縣令?”
“你比你爹有出息!”聽到許仕林的話,李公甫眼睛不由的瞪了起來。
“更比你爹有天賦!”
“僅僅一天的時間不到,你就通了炁!”隨后李公甫又是感嘆了起來。
“姑父,那通炁,是怎么個說法?”許仕林正襟危坐,好奇的對著李公甫問道。
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很少,通過原本許仕林的記憶,也只是書本而已。
至于地域范圍的詳細認知,不超過錢塘縣以外。
“武人嘛,打熬身體,練出氣血。”
“通過特定的呼吸,讓那股氣血在身體里面運行起來,給自己帶來力量。”李公甫摸著胡須說道。
“你姑父我練了十幾年,也才通炁。”
“就這樣也敢說打遍錢塘縣內無敵手。”
“就是打熬身體十分的消耗藥材。”
“不過當時也沒有多想,讓你把這個東西傳下去就好。”李公甫說著,猛然站了起來,竄到許仕林的身前,一把抓住許仕林的胳膊,手腕。
“你通了炁,竟然沒有氣虧空!?”李公甫細細的檢查了一下許仕林的身體情況后,一臉驚訝的喊道。
“孩兒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面對李公甫看過來的目光,許仕林微微搖頭。
他猜測可能是那顆珠子的原因,但是他不能說。
而且說了也沒用,那顆珠子現在在縣令那里。
“仕林,以你的天賦,絕對可以出將入相!”李公甫放下許仕林的胳膊,一臉感嘆的說道。
讀書,許仕林的天賦沒的說,在文山書院里面是數一數二的。
練武,這才一天就達到了自己十幾年的成就,上了戰場,絕對是一員猛將。
尤其是許仕林能文能武,成長起來,已經不能說是將,而是帥了。
“姑父,孩兒才十六歲。”面對李公甫的感嘆,許仕林不由的說道。
“說你的以后能,又不是說你現在能。”
“仕林,要不要跟我去練武。”
“我一定把家傳的東西全教給你。”李公甫說道。
把許仕林當兒子養了這么多年,也該教點東西了。
“姑父,孩兒馬上就要科考了。”許仕林搖了搖頭,表示自己沒有時間去學。
“以你的天賦,學起來很快的。”
“就當是強身健體啦。”面對許仕林的拒絕,李公甫連忙說道。
“姑父,我明天就要回書院,繼續讀書了。”許仕林再次搖頭。
貪多嚼不爛,他現在最要緊的事是取得功名。
“那就考完之后跟我練。”
“練完了我把這寶刀送給你。”見到許仕林沒有完全拒絕,李公甫退而求其次道。
“可以。”聽到李公甫這么說,許仕林細細的思索了一下,隨后便是答應了下來。
氣血,是他在這個世界最早接觸的能力了。
除了氣血之外,這個世界大概還有道法,妖術之類的,但是他接觸不到,現在也不能去接觸。
世界上沒有免費吃的午餐,人家憑什么平白無故教你東西?
而且按照許仕林的理解,結合李公甫氣血的描述,他覺得自己的炁,大概率不像是姑父口中武人的炁。
“姑父,你有聽說過文人,或者讀書人掌握過炁嗎?”許仕林抬起頭來,看著身前的李公甫問道。
有家傳就問,比自己亂想要好。
都扯到魏征和涇河龍王去了,總得有點東西吧?
“文人?”
“這個姑父我就不知道啦。”
“不過我聽祖上說過,魏征剛正不阿,老是說什么浩然正氣啥的。”
“反正你姑父我在錢塘縣當差三十多年,這三十多年來都換了六七任縣令了,都沒見到什么浩然正氣。”李公甫仔細的回想了一番,隨后搖頭說道。
清正廉明的有,貪贓枉法的也有,但是就沒有什么浩然正氣。
更不要說祖上傳下來的那種故事,魏征口含天憲,開口斬龍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