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軍制改革震驚四國
- 明末:剛就藩,就被曝光千古奸帝
- 歷史學大家
- 3006字
- 2025-05-27 18:19:52
【畫外音:“整個永寧衛的風氣為之一清,縱兵劫掠、強搶民女的現象便從永寧衛消失。時人稱贊,侯衛帶隊梳理軍隊,剪除不法兵痞之勇。又有大義滅親,不因親族而枉法之義。”】
【畫外音:“然而,根據《侯永衛手札》記載,這是侯衛替洪興帝背鍋。根據《侯永衛手札》記載,他從頭到尾都對整理永寧衛軍紀一事不知情。直到洪興帝派人調查完畢,這才將他召去,將緝拿兵痞的任務交給他帶隊的士兵,還給他委派了監斬的職責。】
【畫外音:“從頭到尾,這一趟整頓永寧衛軍紀的行動,都是洪興帝策劃,只是到了驗收時間,把侯衛拉來背了鍋。”】
【“所謂的冷兵器,不過是被熱武器淘汰的舊貨,能學得火器之利,方可為戰場上殺敵的勇者。”侯衛抓著一把燧發槍,指著一門紅夷大炮,在校場里,對著所有受訓官兵講述道。】
【畫外音:“宣布冷兵器為熱兵器淘汰,今后使用冷兵器的人,基本上都不喜歡侯衛。”】
【“兵為將有的模式,容易滋生如滿韃子一般,禍害天下的軍閥。滿韃子入寇,毀壞漢家天下。那些滿韃子,便是兵為將有模式下,最為惡質的一種表現。”侯衛穿著衛指揮僉事的官服,當著校場上已然剃成了短發士兵的面講述道。】
【畫外音:“砸了好多軍頭的飯碗,絕大部分有舊明軍經歷的中興將領都不喜歡侯衛。”】
零零碎碎的畫面,基本上都是軍制改革時,侯衛出面改制軍備時的景象。也包括畫外音的一些評價。
……
大明順天府,燕京城,奉天殿之中。
再度為天幕變化聚集到一起的君臣們,將天幕中的畫面全部看在了眼里。
群臣們看到侯衛被推出來,作為軍制改革代表,什么得罪人的活都往他身上派,嚇得噤若寒蟬。
這太子怎么那么奸詐,這不是逼人去當忠良,搞不好往后還會被逼成忠烈。還是崇禎帝好,雖然是個亡國之君,但不會這么折騰他們這些奸臣。
“李御史,我大明其他軍隊可否如永寧衛一般,進行改制,增強戰斗力。”崇禎皇帝冷不丁的發問。
群臣聞言,心下便是一哆嗦,崇禎這個大明奸臣的好君父怎么也想學太子,這可不能學啊,萬一學不好,搞得大明朝兵強馬壯了怎么辦。
“回陛下,臣觀太子所推軍制雖布設頻繁,但這些改革舉措基本上是一環扣一環,但凡哪一步出了差錯,改革便大打折扣。這只能用于一地,無法推效至大明各地衛所。”左都御史李邦華開口道,她自然不會砸各路軍頭吃飯的鍋。
現在大明朝江河日下,流賊和東虜都已經坐大,正是需要依靠那些軍頭的時候,這時候推出什么軍制改革,大概率只會把大明江山更快速的敗掉。
故而,縱使他從天幕中的軍制改革學到了許多,卻也不敢上馬新制施以推行。
“罷了罷了,既然李御史你都覺得不行,那便算了。”崇禎搖了搖頭,轉而問道:“火器之利一說,朕好像也也聽說過?”
不懂的臣子們苦思冥想,還記得孫元化的朝臣一翻兩瞪眼,能不熟嗎?當初被你砍了腦袋的孫元化不就是這么個論調。
結果孔有德反叛到后金那里,把大明的火器都帶到了后金,大明朝這個將火器傳播到大清的先發國,反而在火器之利被大清壓了過去。
見朝臣們不開口,崇禎略感訝異,這時他便聽到王承恩在他的耳邊輕聲說道:“萬歲爺,您忘了孫元化。”
提及孫元化這個名字,崇禎立馬想起了那個師從徐光啟,還信了天主教的登萊巡撫。
糟了,我好想把孫元化給砍了。崇禎心中一咯噔,瞬間意識到了不對。
“稟陛下,欽天監監正湯若望也懂得制作西洋火器,或許可以請他來督造火器。”東閣大學士范景文提議道。
“湯若望啊,我記得那個西洋傳教士確實會不少西洋奇淫巧技,那我任命他為工部左侍郎,讓他督造西洋火器。”崇禎點了點頭道。
事已至此,不管湯若望能不能用,都要帶出來用一用了。
不然,還能招魂孫元化,讓他來嘴炮嗎?
只不過,崇禎的嘗試注定失敗,早在朱慈烺離京之時,他就把湯若望這個西洋傳教士綁走了。
到黔州府就藩,他也是需要練兵的,怎么可能把火器專家留在燕京城,到時候不會被東虜帶去造火炮,就是被流賊帶去鑄火炮。
不管是落到東虜手上,還是落到流賊手上,大明朝都討不到什么好。
吩咐完找尋湯若望的事宜,崇禎轉而看向天幕。
他生性嚴謹,看到朱慈烺這般用奸為忠的手法,發自本能的覺得反感。
他是信奉明君忠臣那一套的,在他看來,忠臣就是忠臣,奸臣就是奸臣,忠臣變不成奸臣,奸臣也變不成忠臣。
故而,無法接受朱慈烺這般,隨便抓個劫道的衛所百戶,就把對方當作忠臣來用,這有違他的價值觀。
……
大順都城洛京,老營內。
“軍師,這朱家太子這是什么路數啊?額怎么看不明白。”李自成頗為不解。
編練新軍,嚴肅軍紀,增設火器,這些軍制改革他都能理解,他也親自參與過。可改變“兵為將有”的模式,搞衛生,硬造忠臣這種路子他實在理解不來。
“容臣算一算。”宋獻策擺出了自己的招牌動作,雙手掐訣。
裝模作樣了好一番,他才收起動作,肅聲道:“陛下,臣算出來了,這朱家太子這一切事情都是因為他在永寧衛立足不穩,所以會搞出我們看不懂的策略,但主要目的卻是讓他得獲永寧衛的兵權。”
你這說了,跟沒說有啥區別?李自成扯了扯胡子,不過他也習慣軍師的這副說話云里霧里的做派。
他想了想,決斷道:“找出一個營來,讓他們像那朱家太子這樣,改一改軍制,看看能有什么效果。”
不同于對軍營掌控力不足的崇禎,李自成對大順軍隊的掌控卻是實打實的,而且大順朝的運勢也一直是往上攀升,所以經得起各項改革。
“兵為將有,”李巖暗中低聲感慨了一句。
作為一地舉人,又在大順朝統兵征戰,他自然理解兵為將有是怎么一回事,故而對太子朱慈烺的改革頗感驚異。
這若是一個不小心,朱家太子怕是會成為天下軍頭之敵。
千歲爺這是,真能折騰人。孫傳庭看著背鍋的侯衛,莫名有種自己以后會和侯衛一個待遇的感覺。
不可能不可能,我現在又不在朝廷,千歲爺想折騰也折騰不到我。想到自己現在在大順,孫傳庭便松了一口氣。
拋開擔憂,孫傳庭也感到了幾分欣喜。
太子如此奸詐,看來天幕所說的中興大明,實際上是有可能是實現。
天命仍然在大明這一邊,沒有離開。
……
川蜀,蓉城。
“那侯衛可真是狠心啊,雖然有朱家太子的逼迫在前,可連自家族弟都下令斬首,當真是冷血無情。”殺人無算的張獻忠倒吸了一口冷氣,為天幕侯衛的表現而震驚。
確實是個可用之才,帶到大西來,主持軍制改革正合適。張可望暗自想道。
對于朱慈烺在永寧衛推行的改革,他可謂是理解了大半,自然也明白,這種改革最好不要自己露面推動,不然日后怕是會成為變法的商鞅。
就請侯衛來主持改革好了,張可望心中如此作想,準備接下來給張能奇再送一封信去,讓他一定要把侯衛帶回來。
張定國他們倒是不在意所謂的軍制改革,他們絕大部分都是將才,對軍制的了解反而不那么深刻。
……
清國都城盛京,攝政王會議。
早早為天幕動靜聚集而來的滿人親貴們,對著侯衛提出的火器之利破口大罵。
“荒唐,太荒唐了,區區火槍兵,不過是我滿洲鐵騎蹄下的失敗者。還說什么取代我等,簡直是笑話。”睿親王多爾袞率先開罵道。
他當然了解火器之利的優勢,甚至清楚,培養一個火槍兵費不了半年功夫,而培養一個滿洲鐵騎至少需要二十年。
比起培養滿洲鐵騎,自然事培養一個火槍兵更具有性價比。
滿人才多少,漢人又有多少?若是讓漢人知曉了火器之利,那他們這些滿人還怎么以一當百,不被拿著火槍的漢人倒過來殺就不錯了。
火器大行其道,對滿清只是有些好處,對漢人確實益處巨大。對滿清來說,火器一說整體是弊大于利。
到時候,白山黑水的鐵騎,只能能歌善舞了,也或許連能歌善舞都輪不到。
“那朱家太子雖是在妖言惑眾,可也不得不防啊。”禮親王代善嘆了口氣道。
他是見證后金從部落制到火器威力壓倒明軍的變化,自然也清楚,熱兵器淘汰冷兵器一說,算不得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