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消滅朱家太子的提議
- 明末:剛就藩,就被曝光千古奸帝
- 歷史學大家
- 2033字
- 2025-05-27 18:02:11
“天上的天幕的畫面又變了。”多鐸嚷嚷道。
天空中光幕光影變化,溫和的聲音再現。
【“除了洪興帝除了‘千古奸帝’的稱號外,他也是唯一一個有史記載的穿越者,在他之后,只要信輪回的,都相信六道輪回不止會讓古人在死后轉生到后世成為現代人,還會讓后世死人輪回到前世成為古人。”】
【“他也是唯一一個有史記載,逃過了孟婆湯的存在。據說,許多穿越到古代的歷史網文,都有借鑒洪興帝的人生軌跡。”】
……
蜀南,永寧衛官道處。
“穿越者,從后世輪回到前世成為古人……”朱慈烺抽了一口冷氣,他發現這個天幕的描述的對象比較符合他的身份。
千萬不要是我,千萬不要是我。朱慈烺在心中默默祈禱道,他現在剛剛脫離京師,連就藩的手續都沒有走完。
要是當了中興之主的未來被曝光,他的麻煩就大了。
別的不說,西賊張獻忠要是提兵十萬來襲,那他這個大明太子就要自上白綾吊死了。
【“洪興帝名為朱慈烺,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太子,根據他本人在《舊世界史》的記載里,明朝本該亡于崇禎朝,只是他在燕京城城破之時解除崇禎帝的權力,這才力挽狂瀾,將一個本該滅亡的王朝從急救室里救了出來。”】
【“可以說,若非洪興帝架空崇禎帝,那么明朝就徹底滅亡。”】
【“根據史學界的認知,崇禎帝和洪興帝這一對,亡國之君和千古一帝的組合在中外歷史中,都是極其不常見的。”】
【“他們的組合頗為類似唐太宗和唐高祖,不過洪興帝和崇禎帝之間的能力差距相對李世民和李淵這一對父子來說更大。”】
天幕之聲的講述,徹底斷掉了朱慈烺心中僥幸。
“千歲爺,您日后要中興大明啊。”黃大寶小心中透著一點欣喜的發問,本來他還對太子是否會被廢一事擔憂,現在他完全不擔心了。
“是啊,要中興大明了。”朱慈烺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車隊不遠處,野豬林內。
“叔,你說我們要是行善積德,日后投胎是不是能投個好人家?”小旗侯齡艷羨道。
“你跟著你叔我天天殺人放火,別說投胎成好人家,能別投成豬胎就不錯了。”侯衛白了自家蠢侄子一眼。
……
大明朝順天府,燕京城,奉天殿。
“胡說,朕怎么就亡國之君了,朕素來謹遵圣人之言,為政勤懇,就算不是明君,也不應該是亡國之君。”崇禎氣急敗壞道。
朝堂中的諸臣眼觀鼻鼻觀心,沒一個開口。
你崇禎不是亡國之君誰是啊?孫傳庭、洪承疇不都是讓你坑去流賊和東虜的嗎?孫元化、盧象升、鄭崇儉、唐王朱聿鍵……那么多忠臣良將都被你坑慘了,亡國之君配給崇禎,真是一點問題沒有。
“那個逆子,居然敢效仿李世民,他是不是還要學那唐太宗,來一個囚父殺弟。”崇禎氣急。
崇禎生性嚴肅,不喜唐朝那混亂的綱常秩序。于他而言,那唐太宗雖賢名傳千古,可單就德行,實在是讓崇禎提不起學習的心思。
“陛下,天幕既已展現太子的儲君之能,再令流落京師之外就不大合適了,恐生變化,還請陛下詔回太子。”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上前奏對道。
崇禎輕哼一聲,轉而說道:“此事容后再議。”
李邦華雖是以遲恐生變的名義諫言,可崇禎哪還看不出來,有天幕在,太子回來,他這個皇帝說不定就變成太上了。
“陛下,皇后那邊怕是……”這時,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小聲提醒道。
看了太子日后中興大明的未來,想太子回來的,就不會只是朝中朝臣,后宮里的皇后才是最希望太子回京。
“不怕,只要朕從天幕上學得一二治國良策,就不怕文臣再起此議。”崇禎深吸了口氣道。
……
大順都城洛京,老營內。
“額就說明祚將盡,不想是出了一個中興之主,那中興之主現在才不到十七歲,朱家天子想靠著小娃娃保他的大明朝,怕是在做夢。”李自成冷哼一聲,從得知明朝國運不絕的驚訝中回過神來。
“是啊,陛下英明神武,十多歲的小孩子根本不配為陛下的對手。”軍師宋獻策應聲道賀。
“陛下,既然天幕稟明,大明朝距離徹底滅亡只差了一個洪興皇帝。那陛下不妨將其剪除,那我大順代天命之事便無人可擋。”軍師牛金星也跟著獻計。
要遭,聽著大順君臣對話,身在順營心在明的孫傳庭心中一沉。
“陛下,那朱家太子人在燕京城,若是不能打下順天府,怕是難以將之鏟除。”參將李巖開口道。
“也對,那朱家太子人在燕京城,確實不好拿,還是要北伐才行。”李自成點頭道。
……
川蜀,蓉城。
“呵不到十七歲的小孩子,額還以為是什么三頭六臂的對手。”張獻忠冷哼一聲,抓起一個肉夾饃便開始吃了起來。
張獻忠的四個義子也沒有開口,朱家太子人在順天府,和大西沾不著邊,自然無需理會。
張可望倒是覺得應該做點什么,但考慮到川蜀至順天府的距離,也暫且作罷。
……
清國都城盛京,攝政王會議。
“散播流言,就說太子朱慈烺欲囚禁生父篡位,以明朝皇帝的心眼,他們必然心生隔閡而互相牽制。”多爾袞敲定了離間計。
“不如我們直接南下,逼那朱家皇帝賜死他的兒子,順便再搶些錢財。”直率好戰的英郡王阿濟格干脆提議道。
這也很符合滿洲女真的傳統,使用武力強逼漢人國家廢除其國家棟梁,趁機劫掠。
“這可不行,我大清沒有海軍,若是那朱家太子浮海而逃,我們恐怕很難追上。”禮親王代善一口否決道。
代善倒不是真的擔心朱家太子逃跑,只要朱家太子離開了燕京城,就算是沒死也可以炮制謠言說他死了,到時人心一變,明朝反而會亡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