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受害人家庭社會關系進行深入調查的同時,湖塘村的全面排查工作迅速展開。偵查人員深入每家每戶,細致地對全村每一戶村民進行了地毯式地排查。
湖塘村位于風景秀麗的洪澤湖畔,然而交通的不便和經濟的滯后使得當地村民的思想相對保守封閉。他們對外來者抱有強烈的抵觸情緒,許多人對與公安人員的接觸感到害怕。
偵查人員在村里走訪時,經常會遇到村民不配合或者故意躲避的情況。有的時候為了與一戶村民進行談話,偵查人員不得不多次登門,卻還是撲空。
盡管面臨重重困難,偵查人員依然堅持走村串戶,深入細致地開展排查工作。截至9月25日,湖塘村的面上排查工作已初步完成。
面上排查的主要任務是查明9月13日夜間在村外活動的人員情況。通過逐步清理夜間活動人員,偵查人員旨在明確這些人的戶外活動軌跡,進而發現犯罪嫌疑人的蹤跡。
直接查明夜間戶外活動人員的情況頗具挑戰,有相當大的難度。
針對湖塘村地理位置偏僻、村莊封閉、很少有流動人口的特點,9.13案件專案指揮部決定從查明9月13日夜間在家未外出的村民入手。
這部分村民構成了村民中的大多數。當我們確定了夜間未外出的村民名單后,再利用排除法,夜間外出人員的情況便自然地顯現出來。
在排查夜間未外出的村民時,通常只能依賴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證詞來反映當時的情況。然而,家庭成員間的相互證明往往伴隨著溝通和統一口徑的風險,這無疑降低了證詞的可信度。
針對9.13案件,指揮部要求每位偵查人員在調查時,必須從談話的細節著手,通過生活中具體的行為來判斷雙方對話內容的真實性。盡管親屬間可能在談話前有所溝通,但他們不太可能注意到夜間活動的細節。
在詢問過程中,偵查人員應該在正常的談話中,突然提出一些合情合理,但又出乎意料的問題,通常情況下,被詢問者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偵查人員正是通過這些生活瑣事來辨別被詢問者陳述的真偽。
經過連續三天三夜的排查,湖塘村在9月13日夜間沒有外出人員的基本情況已初步查清。調查過程中,僅發現一戶村民的談話內容存在問題。
這戶村民正是9月13日夜間,在魚塘邊小棚子打麻將,又提前回家的姜士達。
偵查員馬全發在田間找到了黃依靜進行詢問,馬全發問:“9月13日晚上,你的丈夫姜士達在哪里?”
黃依靜回答說:“9月13日晚上,吃過晚飯后,我丈夫從我這里拿了五塊錢,去了大田里的小棚子打麻將,玩到半夜才回來。他回來時,我問他當晚打牌的手氣如何,他說還不錯,贏了幾塊錢,然后就上床睡覺了。”
馬全發繼續問:“姜士達是幾點鐘回家的?”
黃依靜回答:“那天晚上,他大概是在十一點鐘回來的。”
馬全發追問:“平時姜士達晚上出去打牌,都是幾點鐘回家?那天晚上你們家里有什么特別的事情嗎?”
黃依靜說:“平時他晚上出去打牌,通常會玩通宵,直到錢輸光了才會回家,有時甚至會熬到天亮。像那天晚上那么早回來的情況很少見。半夜三更的家里能有什么事呢?就算有事,他也從不過問,家里的事情都是我來處理的。”
盡管姜士達和黃依靜在回家的時間上陳述是一致的,但他們對回家原因的解釋卻存在諸多疑點。
姜士達在打牌現場聲稱是因為家里有急事需要回去;但是他對調查人員又說是因為身體不適才提前離開牌場;而他的妻子黃依靜卻表示家里并沒有什么事情。
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他們夫妻倆在回家時間上可能已經統一了口徑。但僅憑他們兩人的證詞,姜士達究竟何時回家,仍無法得出明確結論。
當談到具體回家原因時,姜士達的陳述出現了明顯的矛盾。他為何前后不一?他究竟想隱瞞什么?這個問題必須進一步查清楚。
針對這些問題,馬全發再次在姜士達家中找到了黃依靜進行詢問。
黃依靜對馬全發的提問感到不耐煩,她勉強地對馬全發說:“警察同志,你們有什么問題能不能一次性問清楚?你們這樣反復找我談話,是不是不相信我之前說的話,還是覺得我們家有問題?你們這樣反復問同樣的問題是什么意思?你們這樣做不僅耽誤了我下地干活,而且村里人看到你們不斷地到我們家,好像我們家有什么事情似的。”
馬全發耐心地解釋說:“對不起,我們也希望能一次性把事情弄清楚,但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不斷發現新的情況。這些情況需要通過進一步的談話來驗證。因為這件事關系重大,不能有任何差錯,所以還希望你能理解,并主動配合。”
黃依靜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小聲地說:“我這人急性子,一時沒忍住火氣。對不起,我只是說了一些氣話。天氣這么熱,你們在這里不分晝夜地查案子,我不應該對你們發脾氣。有什么問題你們盡管問,我保證實話實說。”
馬全發問:“9月13日晚上你在家里做了什么?請你詳細地說清楚。”
黃依靜回答:“這件事我已經告訴你們好幾次了,還要再說嗎?那天晚上的事情,除了夫妻間的事我沒說,其他的情況我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馬全發說:“我們并不想探聽你的個人隱私,但那天晚上你活動的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希望你能放下包袱,把所有事情都說出來。有些事情你可能覺得不重要,但它們可能對我們案件的偵破工作有幫助。”
黃依靜說:“好吧,我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你們,反正我也是過來人了,沒有什么不好說的,相信你們聽了以后也不會笑話我。9月13日晚上吃過晚飯后,姜士達說要去湖邊的小棚子里打麻將。我就給了他五塊錢,臨走時我對他說:“你就去好好玩吧,不要到處亂跑。”
馬全發問:“你為什么這么說?”
黃依靜說:“說起這個,我也不怕你們笑話。我丈夫不僅喜歡打麻將,還喜歡玩女人,他見到女人就走不動路,我管也管不住。
我們夫妻倆經常為此吵架,不是我愛吃醋,而是姜士達做的那些事讓我無法放心。幸好我比他壯實,打起架來他不是我的對手。一旦我發現他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我就狠狠地揍他一頓,他馬上就老實了。”
馬全發連忙插話:“不要扯得太遠了,繼續說那天晚上的事?”
黃依靜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繼續說:“我這人平時愛說話,一說起來就停不住。那天晚上姜士達走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我收拾好碗筷就上床睡覺了,那幾天每天都在地里干活,到了晚上人就累得不行。
大概到了半夜,月亮已經升到頭頂,我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姜士達回來了。他什么時候進的門我不知道,因為他晚上出去打麻將我都不鎖門。
姜士達上床后就想做那事,我們是老夫老妻了,也沒有什么約束,想什么時候做就什么時候做,我早就習慣了姜士達的這種做法。
因為太累,我連眼睛都沒睜開,就讓他隨便折騰了一會兒,事后姜士達心滿意足地走了,我轉身繼續睡覺,一覺到天亮。
早上我起床準備做早飯時,看見姜士達從院子外走進來,我就問:‘這么一大早,你又去哪兒閑逛了?’
姜士達說:‘我也是剛起床,隨便到村前轉了轉,沒什么特別的事。’
那天晚上的情況就是這樣,我都說了,請你們相信,這次我絕不會說假話。”
馬全發問:“你們夫妻倆不是睡在一起嗎?”
黃依靜忍不住笑出聲來,迅速又低下頭小聲地說:“這么熱的天,家里又沒有電風扇,我們平時都是分床睡的。通常情況下,姜士達都會把小涼床搬到院子里睡,如果遇到陰雨天氣,他就睡在當門地。除了做那事,我們平時都是各睡各的。”
馬全發問:“這樣說來,姜士達下半夜有沒有出去你也說不清楚了?”
黃依靜說:“你這么問,事情就難說了。通常情況下,姜士達和我做完那事后,就會累得像死狗一樣,肯定會倒頭就睡,不可能再出去。但因為姜士達的小涼床是放在院子里的,他夜里究竟有沒有出去,我現在也不能肯定。”
緊接著,馬全發對姜士達進行了詢問:“請你再陳述一下9月13日晚上的活動情況?”
姜士達說:“9月13日晚上吃過晚飯后,我就去了魯里蒼的小棚子里打麻將。玩到11點多鐘時,我突然感到肚子痛,就提出要回家休息。如果我說肚子痛,打麻將的人肯定不會讓我走。于是我就謊稱家里有事,老婆要我在11點之前回去。村里人都知道我怕老婆,不按時回家會被老婆打,這樣他們才讓我走了。”
馬全發問:“離開牌場后,你去了哪里?”
姜士達回答:“離開牌場后,我就直接回家了。到家時看見老婆已經睡著了,我沒敢驚動她,就把小涼床搬到院子里,一覺睡到天亮才起床。”
馬全發問:“你離開牌場回家的路上有沒有發現什么異常情況?”
姜士達說:“我知道你們的意思。從我們打麻將的小棚子回家,必須經過孫姬蘭家的小棚子。
孫姬蘭是在9月13日晚上遇害的,你們是不是懷疑孫姬蘭被害的事情和我有關,那件事不是我做的。
從湖邊到村里有兩條路經過孫姬蘭家的小棚子。東邊有一條小路,距離孫家的小棚子有三四十米遠,西邊還有一條小路,距離孫家的小棚子只有八九米遠。
我是從東邊那條小路回家的。經過孫家小棚子時,我迷迷糊糊看見一個人影,一晃就不見了。因為距離較遠,我又急著回家,所以沒太注意。從那個人影的輪廓來看,好像是村里的小傻子。”
馬全發問:“你看見那個人具體在哪里?他當時在做什么?”
姜士達說:“我是快走到與孫家小棚子平行的位置時看見那個人影的,當時我正在趕路,無意中朝那邊掃了一眼,就看見了人影。那個人離我不到四十米遠。看起來像是朝小棚子里走的。一眨眼就不見了,起初我以為是不是看錯了,所以之前你們問話時我沒敢說。”
馬全發問:“你是怎么認出那個人影是村里的小傻子的?小傻子是誰?”
姜士達說:“我是從走路的姿態和身材來判斷的。其實我并沒有真正看清楚那個人是誰,只是大概猜測的,我也不能確定那個人就是小傻子。小傻子叫李其寶,二十幾歲,頭腦不太正常,發病時會追著小姑娘耍流氓,做了不少壞事,村里人都躲著他。從那天以后,村里就再也沒見過他。”
馬全發問:“你在回家的路上還看見了什么?”
姜士達說:“經過孫家小棚子時,我還看見在小棚子北面,距離小棚子四五十米遠的水稻田里有幾個小孩在抓螞蟥,他們手里的燈一閃一閃的。因為離得太遠,我沒看清是誰家的孩子。
在莊子上我沒有遇到其他人,就直接回家了。到家時,老婆已經睡著了,我沒敢驚動她,把小涼床搬出去在院子里睡了。
天剛亮時我就醒了,在村里轉了一圈。回家時正好碰上老婆也起床了,我們還互相打了招呼。那天的情況就是這樣,我說的都是實話,你們如果不信,還可以去問我老婆。”
姜士達和黃依靜夫妻倆的陳述看似一致,都表示下半夜沒有外出,一直在家里睡覺。但從他們具體描述的內容來看,存在較大的差異。
為什么會這樣?究竟是誰在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