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姬帝鴻肅然的對諸葛亮詢問道,“孔明,可有計,助我一臂之力?”
諸葛亮聞言,羽扇微動,臉帶笑意。
“主公所問,是問妙計,還是知蚩尤之事?”
雖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但諸葛亮還是忍不住賣個關子。
“孔明,可有妙計助我?”
姬帝鴻直勾勾的看著諸葛亮,滿臉嚴肅的詢問道。
諸葛亮見此,收斂臉上笑意,臉色變得越發嚴肅。
“主公所問,是為南蠻,亦或有熊,又或者主公所問的是為自己?”
在此之前,在三顧茅廬之后,諸葛亮就打算助姬帝鴻一臂之力。
而身為一位合格的謀士,他對南蠻算得上初來乍到,而身為一位合格的謀士,只有擁有足夠多的情報后,才敢出謀劃策。
在投靠姬帝鴻之前,諸葛亮是中原世家諸葛家的族人,自身對南蠻的了解,都是從書中還有南蠻好友中了解。
而真正投靠姬帝鴻后,諸葛亮便開始整理南蠻所有已知的情報,為此,甚至連夜整理。
而諸葛亮可不僅是一名謀士,還是一名頂尖的戰略家,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不愛用險計,那是因為蜀國的國力衰弱,諸葛亮但凡用險,蜀國的國力支撐不住,壓根承受不了用險計失敗的代價。
而到了今世,諸葛亮亦不想用險。
有熊部落雖是南蠻頂尖部落,但終究不是五域頂尖勢力,有熊部落的容錯率也就比蜀國高點,但也沒高到哪去。
但論起人才,有熊部落所擁有的人才,可比水藍星歷史上的蜀漢強得多。
三國時期三分天下的蜀漢,真要論起全史頂尖英杰,蜀漢也就一個諸葛亮能評得上,到了蜀漢后期,就全靠諸葛亮扛大梁。
到了今世,天武大陸有熊部落,有熊部落所擁有的人才,可比三國蜀漢強的多。
風后、諸葛亮、姬帝鴻、伏羲、司馬懿這些人,只要到達巔峰,都是能扛起一國之大梁的人才,足以稱得上一聲人中龍鳳。
而反觀蜀漢,恨不得將一個諸葛亮掰成兩個人用。
“我之所為,為我自己,亦為有熊,又為南蠻!”
姬帝鴻沉聲說道。
身為南蠻中人,自要為南蠻百姓開辟一條新路,身為軒轅黃帝的繼承者,姬帝鴻也放不下心中的野心,對他來言,這亂世之精彩,未來怎可少了他自己?
身為有熊部落少主,自要為有熊百姓,走上繁榮富強的道路,而其中姬帝鴻雖身懷私心,但對于人來言,都是做了比想強。
如三國中的劉備,或許是真的假仁假義,但卻做到了一輩子,如若真有假仁假義者,做了一輩子的仁義之事,那么他就是一位仁德之人。
論跡不論心,劉備確實讓人敬佩,不管他是不是偽君子,但在三國演義中的劉備確實是做了一輩子的仁義之事。
因此,名氣千古流傳,就算到了水藍星現代,劉備這個割據一方的諸侯,也比其他時代割據一方的諸侯,名氣不知強了多少。
“主公,所為自己,主公在這幾年只能高筑墻、廣積糧、急爭王、緩鋒芒、觀而動,靜等天下亂世到來。”
諸葛亮見此,欣慰地笑了笑,緩緩說道。
與朱升提出的九字箴言不同,諸葛亮所提出的十五字箴言,完全符合了現在的局勢。
.
高筑墻,諸葛亮所說的是,穩固自身根基,并且對有熊慢慢發展是自身未來的根基得到徹底穩固。
廣積糧,爭霸天下,一為軍隊,二為糧食,三為裝備,而糧食在未來爭霸中更是重中之重,無糧軍中就會發生嘩變。
在前世水藍星上,在炎黃古今戰爭歷史上,軍中因為沒有糧食而發生嘩變的數不勝數。
在糧食問題下,有一群人想到用辦法解決,而有一些人在解決不了的情況下,為了防止軍中大軍的嘩變。
便是以人肉充糧,而這樣做的人,基本上都是臭名傳千古,一旦做了,自身名氣連帶著主公名氣一同毀了。
在水藍星歷史上,以人肉沖糧的數不勝數。
程昱,初,曹操乏糧,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一一《魏晉物語》。
某位吃人大魔王,在這方面上更有壯舉,黃巢自長安遁歸,與其眾屯于陳,蔡間溵河,下寨連絡,號“八山營”,于時蔡州秦宗權懼巢,以城降之,時既饑乏,野無所掠,唯捕人為食,肉盡繼之以骨,或碓搗,或硙磨,咸以充饑。
這一段來自孫光筅的“北夢瑣言”,從這里可以得知,這位吃人大魔王在吃人上,確實有著足夠的見解。
以次可見,糧食對于軍隊的重要性,毫不在于兵器之下,所以自古到今,糧倉都是重中之重。
非一般人可得知,而糧倉如若遭到破壞,那么這場戰爭的走向,已經從這開始決定了。
至于急爭王,不同于朱元璋的緩稱王,諸葛亮所建議的,便是急爭王,姬帝鴻若想圖謀五域,那么基本盤必不可少。
而南蠻,便是姬帝鴻的基本盤,當南蠻徹底掌握在手中后,那么離爭霸天下不遠了。
朱元璋是因為,身旁有幾方勢力,可以暫且示弱,以此來發育勢力,而姬帝鴻卻不需要,對于他來言,越早爭上王位,對他未來越有利。
而暫緩鋒芒,這一步是在姬帝鴻登上南蠻王位,若大乾還未崩塌,還需暫且鋒芒,以觀未來走向。
所有戰略方向,都是可以改變的,無論是隆中對還是張良所建議給劉邦的,都是隨時可以改變的,因為戰略就是因天下而定。
若天下發生徹底變化,而戰略卻不再更改,那么這戰略跟一坨廢紙一樣。
諸葛亮所說,其實就前三步最為重要,剩余兩步都是靜觀而動。
諸葛亮還沒有徹底了解南蠻,因此,讓他出計,最多給給建議。
而等到諸葛亮徹底了解南蠻,那么諸葛亮頂尖的戰略眼光,就會發生作用。
戰略,是一個勢力必不可少的東西,從戰略上蔑視對手,讓一個勢力的走向握在自己手中,才是一個君主所做之事。
姬帝鴻對于諸葛亮才華,有了更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