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南蠻入侵!
- 不會修仙,但是修仙!
- 琳賈
- 3600字
- 2025-07-03 15:17:53
三個戰略戰術選項,就這么擺在了林知返面前。
但林知返卻并沒有急著做出選擇,而是若有所思地看著歷史信息:
“十里邊長的領地?無限的靈海?”
雖然模擬了這么久,但林知返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了解過模擬之中的“內天地”,畢竟以前光想著收服小弟了,就算他偶爾會對“內天地”生出些好奇的念頭,但也始終都沒有機會去付諸實踐。
但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次小迷弟的出使異邦,卻意外地給他擴展了一番“內天地”的世界觀:
領主的領地并不大,僅僅只是一塊十里長寬的正方形土地,而在這塊正方形土地之外,則是所謂“不存在的靈海”。
“靈海”沒有時間與空間的概念,也并不對應現實中的事物,畢竟現實中靈氣離體后就散到天地中了,而小迷弟他們則在穿過“靈海”之后就抵達了“有封氏”這個新天地。
據此,林知返大膽的做出了推測:
“這內天地的世界觀,應該就是無數個大大小小的領地所組成的,每一塊領地都代表著一個修士的內天地……而這些領地雖處于同一個世界觀中,但它們之間又并不直接相連,而是被神奇的【靈海】給彼此隔開了。”
“不過靈海雖然把它們隔開了,但又并沒有完全隔開,甚至反而充當了不同領地之間的【時空橋梁】,因此小迷弟他們可以借助靈海這個超越時空的橋梁,達成在不同領地之間多次往返的目的。”
但是,問題又來了:
既然“靈海”明顯能夠勾連不同的領地,那為什么領主卻又從來沒有在里面找到過別的領地呢?明明小迷弟都找到了啊?
稍一思索,林知返有了個想法:
“應該是……坐標!”
領主找不到別的領地,那主要是因為他從來沒去過別的領地,而既然沒去過別的領地,那自然也就不知道它們的坐標,從而也就找不到了。
因此,如果要想在茫茫靈海中找到一個新天地,那就得有一個知道新天地坐標的向導,然后靠著向導的指引找過去。
這就像是打電話一樣,你想打給一個指定的人,那肯定要先知道他的電話號碼!
出身于這個世界觀下的小迷弟,顯然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沒有到處亂撞,而是找了個俘虜當向導,于是順利抵達了“有封氏”這個目的地,并且成功在兩方領地間往返了一次,親身驗證了尋找異邦的可能性……
“嗯?好像哪里不對……”
剛剛想到這里,林知返忽然撓撓頭:
“我怎么覺得小迷弟壓根不是去借糧的,而是專門去找路的啊?”
以劇情表象來看,先前小迷弟是看出了領主對征伐之事的優柔寡斷,所以才打算迎合領主,在正式征伐之前先用和平方式借一回糧,如果借到了就不打,如果借不到再打。
這個順毛擼的手法,顯然甚合領主之意,于是他很快同意了……
但以第三視角來看,其實小迷弟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征伐“有封氏”的既定目標,畢竟他是個殺伐果斷的領主頭號智囊,而不是領主這種望之不似人君的優柔寡斷之輩!
因此,他此行壓根就不是奔著借糧去的,而是專門在為接下來的征伐做準備……
做哪些準備呢?
一,是借此斷絕領主對和平借糧的幻想,因此他就算借得到,他也絕對不會真借,而是千方百計把水攪渾,最后回去給領主來一句單方面的報告:借不到!
反正領主笨,壓根就不會質疑頭號小弟的一切言論,最后自然是小迷弟說什么,領主就信什么……
二,則是像“石牛開道”的典故一樣,驗證在兩方領地間往來的可行道,好為接下來的征伐鋪平道路!
戰國時,秦國覬覦富裕的巴蜀之地,但又苦于沒有入蜀的道路,于是秦王就送給蜀王一頭據說會產出黃金的巨大石牛,而貪財的蜀王便派了大力士去把石牛拖回蜀國。
結果巨大的石牛在地上留下了極為明顯的道路痕跡,于是秦王就派兵順著這痕跡直撲蜀國,最終一舉吞并巴蜀……
而小迷弟的操作就類似于這個典故,他雖然沒有石牛,但他卻用親身驗證的方式,探出了跨境征伐外邦的可行性!
自此,出兵“有封氏”的兩項準備工作全部辦妥。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果然是個難得的人才!”
想通此理的林知返不由贊嘆,進而慶幸自己和領主抽出了這張ssr,不然就靠領主那望之不似人君的操作,起家真就是千難萬難了……
當然,小迷弟雖是人杰,但領主也絕對不是什么菜雞,他可能確實不適合當君主,但他的戰略戰術思想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為何這么說?
“因為這三個戰略都不是亂訂的……”
想罷了小迷弟的優秀之處,林知返的注意力也終于重新匯聚在了那由領主所提出的三個征伐選項上:
“A項直接攻打王城,是典型的趁它病、要它命,因為有封氏本來就軍事不振,前幾天還折了近千人的武器裝備,因此無論是戰斗力還是軍隊士氣都大打折扣,領主正好可以趁機攻打王城!”
“打得下來,直接賺翻,打不下來,也能劫掠王城周邊的富庶地區……只要肯與對方大軍正面開仗并舍得付出一些傷亡,就一定能把這趟征伐的利益最大化!”
“而B項是攻打外圍鄉野地帶,這里相對貧窮,劫掠價值不高,但是勝在不用和敵方主力軍隊開戰,因此風險極低,傷亡也可以幾乎沒有……”
這兩個選項充分體現出了領主的戰略眼光,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缺點。
而第三個選項,則是把選擇權完全交給了林知返,因為雖然這兩個戰略選項都不錯,但多問一問本體的意見顯然更好些,萬一本體有不一樣的想法,就可以向他做出額外的指示……
而林知返應該選哪個呢?
他皺起眉來:
“A項雖然能把利益最大化,但又必然要與敵方正規軍對線,雖然雙方軍事力量出現了相當程度的此消彼長,但硬打的風險還是太高了……畢竟領主只是想搶些糧食和農業技術,犯不著冒這么大的風險。”
“所以相比于A項,我還是更傾向于B項,雖然收獲少,但勝在安全……不過,收獲太少也是個大缺陷!”
如今內天地中足有近千張嘴等著吃飯,這筆消耗可著實不小,更別說林知返還打算繼續擴招人口呢,因此消耗就越發大了。
在此基礎上,如果只是搶些窮地方的糧食,那收獲必定是不夠用的,除非他的征伐不止一次,而是多次且頻繁的,并且也不能只搶糧食,而是還需要搶回來一大批現成的農業人口才行……
“好嘛,搶糧又搶人,這回是真蠻夷了!”
林知返無奈一嘆,只希望那個被關到執法堂的散修倒霉蛋不要氣到罵娘。
接著,他做出了選擇:
“選C,自擬策略!”
【叮!你選擇C項,請自行填寫策略!】
于是林知返開始輸入……
【叮!你選擇:(放棄王城,主攻鄉野,掠奪一切人口與糧食,而后將之遷回領地,以此建設領地農業……且掠奪次數頻繁,直至能自給自足!)】
【……】
【嗯?搶糧又搶人?還要頻繁劫掠?】
【隨著本體的“啟示”流淌在你心間,你先是一愣,而后恍然大悟:對啊!】
【我為什么要辛辛苦苦的學技術呢?直接把對面會種地的人搶過來不就完事了!】
【一次搶不夠,那就多搶幾次……】
【雖然這很無禮,但畢竟事情都已經到這一步了,你不想無禮也只能無禮……再說了,這整場事件又不是你先挑起來的,而是他們先把上千號大軍突然開到了你的領地上,即便他們沒真打,但這也完全就是無禮至極的宣戰行為了!】
【因此,你最后并沒有過多猶豫,就直接宣布動員奴隸,準備出征……】
【……】
【某年某月某日,林氏酋長率領眾僚屬及奴隸兵八百余人,皆著青銅武備,并以“有封氏無故犯境”為由,正式對其宣戰!】
【是日,大軍氣勢如虹,跨“靈海”而直抵異邦,踏上了屬于有封氏之君的這方獨立天地……】
……
與此同時,執法堂中。
在那倒霉的壯漢向黃師兄交代了自己的一切罪行,并忙不迭地供出了任務發布者的部分信息之后,黃師兄最終還是對其進行了寬大處理:
“封元修是吧?”
“是是!我就是封元修!”壯漢連忙的承認了自己的名字。
黃師兄道:
“你雖犯了我宗之禁,但念在你只是代人捉刀,且并無行兇害人之事,所以我并不會殺你。”
“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你還是先在監牢里待上一年半載吧……”
聽到那位恐怖的七星宗弟子宣布了對自己的最后處理方案,一路上被駭得膽都快碎了的封元修終于松了口氣。
于是他一邊連連跪謝不殺之恩,一邊在心頭暗罵自己怎么會豬油蒙了心的接這種任務……
不過罵完之后,他又無奈地暗暗悲嘆:
“都是為了筑基丹啊……”
散修就是這樣,本來就是因為資質太差才當的散修,能單槍匹馬殺到練氣后期,就已經是八輩子修來的福了,至于再往上的筑基……不多用幾顆筑基丹的話,自己這輩子就沒機會筑基了!
因此,為了筑基丹而落到這身陷囹圄的下場,也算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吧……
封元修嘆了口氣,繼而又慶幸起來:
雖然任務失敗被抓了,而且還要坐牢一年多,但總歸是活下來了……能活就是最大的幸運!
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后福,自己被七星宗的筑基執事抓了都沒死,那看來以前也是好運道的!說不定就機緣巧合的筑基了呢?
封元修如此安慰自己道……
但正這時,他突然雙眼一瞪,面上大驚失色!
“不好!我的修為!”
雖然驚慌的他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但他分明能感受到,自己的一部分修為正在慢慢失去控制,仿佛是被什么力量給奪走了一樣……
不!不是仿佛!
那就是有一縷不知何時闖進來的異種靈氣,正在自己的丹田氣海里肆無忌憚地奪取靈氣控制權!
……
【叮!是日,林氏大軍跨越“靈海”,遠征至“有封氏”之南境!】
【是日,林氏大軍襲取封氏南境,大掠鄉民,所過之地糧、器、人皆盡!眾皆喪膽!】
【又因林氏部眾自南而來,又兼蠻夷之風,鄉人皆驚呼為“南蠻”……】
【于是南蠻入侵,封氏南境全線告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