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孫教授,這不可能
- 開局歲月史書,我編的野史成真了
- 太乙的逍遙人生
- 2012字
- 2025-05-29 06:03:00
倫敦。
破曉時分,泰晤士河面浮著一層輕紗似的薄霧,將威斯敏斯特宮的尖頂和大本鐘的輪廓暈染成水墨般的剪影。
晨光還未完全撕開云層,東方的天際線泛著魚肚白,像被稀釋的藍灰色顏料潑灑開來。
李君羨的那位高中同學名叫張偉,此刻正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在街頭狂奔。
風聲從耳邊呼嘯而過,胸腔因劇烈運動而隱隱作痛,但他顧不上這些。
手機里,李君羨發來的那幾張照片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腦海里:《永樂大典》、蒸汽機圖紙、大英博物館——每一個詞都像是一記重錘,砸得他頭暈目眩。
他甚至來不及細想其中的邏輯,一種莫名的使命感驅使著他,必須親眼去看一看。
他的內心更是忍不住怦怦直跳。
終于在他氣喘吁吁之中,看到了一輛出租車。
張偉趕緊攔了下來。
“先生,去大英博物館!”
張偉用著流利英語出聲。
隨后就是迫不及待的再度看向了手中的信息。
半個小時之后。
出租車七拐八繞,終于在宏偉的大英博物館門口停下。
張偉幾乎是甩下一沓英鎊,連找零都顧不上,就沖進了博物館大門。
他對這里的布局不算陌生,去年他還來過。
沒有絲毫遲疑,他徑直朝著東方展廳跑去。
由于時間還早,展廳內人不算多,燈光依舊柔和,帶著幾分歷史的靜謐。
他的腳步在【Yongle Dadian】的展柜前猛然停下——心臟,在這一刻幾乎要從喉嚨里跳出來。
他看到了:攤開的古籍、泛黃的紙頁,正是《永樂大典》;而在《永樂大典》旁邊,靜靜躺著一張圖紙,線條繁復,標注著他看不懂的符號,與李君羨發來的照片一模一樣,甚至連圖紙的折痕、紙張邊緣的破損都分毫不差。
張偉的呼吸驟然粗重起來。
他下意識地掏出手機,顫抖著打開相機,對著展柜一頓猛拍,然后撥通了李君羨的電話,聲音因激動而變調:
“君羨!我……我看到了!是真的!全是真的!《永樂大典》!蒸汽機圖紙!就在我眼前!”
電話那頭,夏大寢室。
李君羨開了免提,張偉那因激動而有些失真的聲音清晰地回蕩在小小的空間里。
李浩然與其他室友的表情像是被施了定身法,徹底凝固了——懵了,徹徹底底地懵了。
如果說孫軍一個人的照片還可能存在作假,那么此刻來自同學的現場第一手確認,就像是一塊巨石,狠狠砸碎了他們心中最后一點僥幸。
“真……真的?”李浩然喃喃開口,聲音干澀。
“千真萬確!”電話里,張偉的聲音依舊亢奮,“我現在就在大英博物館東方展廳,錯不了!旁邊還有英文標簽寫著 Yongle Dadian!”
李君羨掛斷電話,寢室里陷入一片死寂。
窗外的蟬鳴似乎也消失了,只剩下彼此粗重的呼吸聲。
“這……”一個室友艱難地吞了口唾沫,“這他媽的……歷史書要炸了啊!”
與此同時,華夏互聯網上,因孫軍那條動態掀起的巨浪,正被更多從倫敦傳回的“實錘”推向新的高峰:
“坐標倫敦,剛從大英博物館出來,親眼所見,永樂大典旁邊的確有蒸汽機圖紙,已拍照,稍后上傳!”
“我是倫敦留學生,被國內朋友十萬火急叫去大英博物館,我作證,是真的!圖紙和網上流傳的一模一樣!”
“排隊進東方展廳的人突然變多了,好多都是亞洲面孔,大家好像都是來看那個《永樂大典》和圖紙的!”
越來越多的現場照片從不同角度、由不同人拍攝,涌現在各大社交平臺。
每一張新照片都像是一記重拳,捶打在質疑者的臉上,也捶打在每個關注此事的人心上。
之前將信將疑的人再無懷疑,堅決不信的人也陷入沉默——鐵證如山,來自異國他鄉博物館的、冰冷的、不容辯駁的鐵證。
江南大學考古系寢室里,李君羨和李浩然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難以置信與莫名的激蕩。
“給……給孫教授打電話吧。”李浩然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李君羨重重點頭,再次撥通了孫教授的電話。
電話響了好幾聲才被接通。
“孫教授,是我,李君羨!”
“是你小子!不對,你小子是不是還想跟我掰扯那個明朝蒸汽機的事情?我告訴你們,再胡鬧,我就……”孫教授帶著沒好氣的聲音傳來。
“孫教授!我們有新的證據!不是一張兩張照片,是很多人在大英博物館現場拍到了《永樂大典》和那張蒸汽機圖紙!”李君羨趕忙打斷。
“胡說八道!什么證據!這種低劣的謠言你們也信?我之前是怎么教你們的?治學要嚴謹!要有考證精神!”孫教授沒好氣道。
“孫教授,我知道這難以置信!”李君羨沒有爭辯,只是迅速將手機里匯總的、來自不同網友的現場照片,以及張偉剛傳回來的視頻片段,一股腦發給了孫教授,“教授,您先看看這些——拍攝者不同、角度不同,但內容都指向同一個事實。”
電話那頭,孫教授原本更加惱火,此刻郵箱正好彈出新郵件。
他微微蹙眉,還是點開了附件——看著看著,他一下子失聲了,雙眸也猛地瞪大。
“這,這!”孫教授聲音帶上了顫音。
猛然,他似乎想到什么,趕緊拿起手機撥打了一個電話。
“嘟嘟!”電話很快接通。
“老孫,我知道你要說什么。”沒等孫教授開口,對面就傳來低沉的聲音,“目前這東西確實是真的,大英博物館那一冊《永樂大典》中的確有蒸汽機圖紙。我正在和博物館方協商,看能否提取原件進行研究。”
“什么?是真的?”孫教授忍不住驚呼。
“對,千真萬確。至少那些照片不是假的,我親眼所見。現在唯一無法確定的是,這個《永樂大典》是否為偽造。”
電話另一頭的身影鄭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