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教授,他說的不會是真的吧
- 開局歲月史書,我編的野史成真了
- 太乙的逍遙人生
- 2049字
- 2025-05-27 06:03:00
網絡上伴隨著帖子持續升溫,關注的人越來越多,爭吵也越來越激烈。
就在這一片爭吵之中,杜康的第二個帖子也橫空出世了。這一次,杜康所描述的不再是單純的蒸汽機,而是在講述一個可能隱藏在歷史之中、從未有人發現的大明王朝。
慣例地,杜康貼上了各種似是而非的材料——這些材料自然有的是真的,也有些是假的。
然而,夾雜著他那極具煽動性的話語,瞬間再度在原本就已經沸騰的輿論場中添了一把火。
江南大學考古系。
“快,快!那個 up主又發文了!”
伴隨著一聲驚呼,下一刻,考古系四名學生趕緊蜂擁而來。
“真的假的?”
“又發文了!”
有人開口,而有人已經迫不及待地看向了帖子。
“鄭和下西洋寶船,很可能是蒸汽驅動,你認知中不一樣的大明!”
“正如前文所說,瓦特改良蒸汽機,改良誰的?查一查,根本經不起考量。事實上,大明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很有可能使用了蒸汽機。前一個帖子 up主已列了不少證據,不過很顯然這還不夠,up主今天再梳理一下證據。”
“第一,明永樂年間,解縉所編著的《天潢玉蝶》中對鄭和下西洋的寶船是這樣描述的:‘和所乘之寶船,其棟如樓,底尖上闊,鋼(應為“剛”)制其骨,水炊其動。’‘水炊’二字頗為耐人尋味。傳統意義上,‘水炊’或‘水碓’常指利用水力驅動的機械裝置,多用于糧食加工等。可若將其與船的動力聯系起來,是否意味著寶船有可能利用了蒸汽動力呢?”
“第二,明朝的《冬官記事》有著這樣的記載:‘三殿大石長三丈、闊一丈、厚五尺,派順天等八府民夫兩萬造旱缸拽運,每里掘一井,以澆旱缸資渴飲。’旱缸拖拽、掘井澆旱缸,諸位說說,什么樣的東西需要每日澆水,還能拖拽物品?是不是蒸汽機呢?蒸汽機的原理無非是水排和風箱,而恰好華夏無疑是最早使用水排和風箱的文明,沒有之一。相比之下,歐洲幾乎到了近現代才擁有水排與風箱。”
“要知道,任何器械都不可能一拍腦袋就想出來,而很顯然,蒸汽機卻是這樣的。根據記載,蒸汽機的雛形是古希臘數學家希羅于公元前一世紀發明的氣轉球,而這個氣轉球卻并沒有絲毫實際用途。之后,很多西方科學家就根據這個氣轉球‘發明’了蒸汽機,最后瓦特改良了蒸汽機。沒有技術積累,沒有運用場景,蒸汽機就這樣突兀出現——他們甚至因為冶煉技術極為落后,不存在風箱、不存在水排,甚至不喝熱水,是怎么想到用蒸汽機做動力的呢?”
……
“嘶!”
“臥槽,又來了,又來了!”
“快,快找《天潢玉蝶》!”
“對,對,還有《冬官記事》。”
“還有,還有水排、風箱!”
炎熱的宿舍中,一道道聲音此起彼伏。很快,一份份資料被找了出來。而當這些資料出現時,李浩然等人忍不住再度瞪大了雙眼——特別當他們看到風箱與水排的構造,又對比了蒸汽機的構造,頓時四人都感覺到頭皮一陣陣發麻。
“我尼瑪!這簡直一模一樣!”
在頭皮發麻中,一人忍不住爆出粗口。
“浩然,這、這要是真的,會不會是本世紀最大的考古發現!”
猛然,一道身影似乎想到了什么,視線忍不住看向李浩然。而伴隨著他開口,其他兩人也不由瞬間瞪大了雙眼——對啊,他們怎么沒有想到?若蒸汽機真的是大明發明的,那么這必然是震驚整個考古界的發現啊!
“等等!再等等!別著急!我們再查一下資料!對了,君羨你不是有孫老師的電話嗎?我們要不要問一下?”
一人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閃爍著光芒開口。聽著他的話語,李浩然等人一下子躁動起來。四人對視一眼。
“打!”停頓片刻,一人猛然開口。“好!”很快有人應聲。隨后,三人目光匯聚到一人身上——李君羨一咬牙,還是很快拿出手機,找到一個電話撥打了出去。
“嘟嘟!”電話忙音片刻后,很快被接通。
“孫教授,我是考古系一班學生李君羨,我想請教您一些問題,您看您有時間嗎?”
電話一接通,李浩然等人趕緊拉拽李君羨。李君羨深吸一口氣,趕緊開口。
“李君羨同學,你有什么問題?我現在還有些時間。”聽到是學生,電話那邊孫教授的話語瞬間柔和下來。
“是這樣的,孫教授,我最近翻看到一份關于大明的信息,說蒸汽機可能來源于大明,并且對方還舉出了歷史文獻記載。”李君羨開口,神情帶著小心翼翼。
另一邊,孫教授原本正在翻閱資料,身形都不由一頓:“大明?蒸汽機?什么鬼?”孫教授一臉懵逼。然而,還沒等他反應過來,電話那邊學生后續的話語就已經傳來。
“打住,打住!你們在做什么?這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孫教授猛然反應過來,惱怒的聲音響起。
“教授,這、這有問題嗎?”寢室中,李浩然等人嚇了一跳,李君羨趕忙開口。
“有問題?這是有問題嗎?你們是不是沒好好學?蒸汽機,虧你們想得出來,還大明蒸汽機,你們歷史怎么學的?”孫教授沒好氣地說。
“可是,教授,那些都是歷史記載啊!”李君羨忍不住開口。
“記載?你們以為有本書就能當考古證據了?大明寶船用蒸汽機,你們簡直不學無術!對于寶船,早有記載:大明宣德六年《天妃靈應之記碑》,鄭和親自寫的,其中就有內容‘余由舟師累駐于斯,伺風開洋’,你說他的船是什么動力的?再看看永樂大帝寫的‘海舶往返,駕長風,馭飛帆’!還有,你們高中沒學過洋流嗎?這些問題還來問……”
孫教授的聲音帶著惱火。寢室中,眾人幾乎被罵得狗血淋頭,最終只能悻悻地掛了電話。